2020安徽教師招聘教育學專項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毛澤東稱“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是( )。

A.陶行知 B.楊賢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答案】D。

【中公講師解析】A項,陶行知被毛澤東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慶齡稱為“萬世師表”。

B項,楊賢江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和青年教育家。代表著作《新教育大綱》,是中國第一部關於馬克思主義的著作。

C項,徐特立被毛主席稱為“堅強的老戰士”。毛主席評價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D項,蔡元培被毛澤東稱“學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五育”並舉: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確將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並提出“以美育代宗教”。進行北大改革實踐,提出抱定宗旨,改變校風(改變學生的觀念;整頓教師隊伍,延聘積學熱心的教員;發展研究所,廣積圖書,引導師生研究興趣;砥礪德行,培養正當興趣。)提出貫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教學原則。提出教育獨立思想:教育經費獨立、教育行政獨立、教育學術與內容獨立、教育脫離宗教而獨立。故此題正確選項為D項。

2.近一個月,某班浪費糧食現象嚴重,班主任就浪費糧食為主題開展班會,使同學們展開討論和探討。這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

A.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B.及時性原則 C.集體中教育 D.疏導原則

【答案】C。

【中公講師解析】A項,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是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B項,《學記》中提出“當其可之謂時”強調教育要抓“時機”,提出了教育的及時性原則。

C項,集體中教育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學生集體,通過集體進行教育,以便發揮學生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學生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主體,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馬卡連柯指出:只有建立了統一的學校集體,才能在兒童的意識中喚起輿論的強大力量,這種輿論的力量,是支配兒童行為並使它紀律化的一種教育因素,特別是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品質,不能離開集體的生活與活動,而必須依靠學生集體和通過學生集體來實現。

D項,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題幹中,班主任就浪費糧食為主題開展班會,使同學們展開討論和探討,即在集體中教育。故此題正確選項為C項。

3.朱熹認為:“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 )。

A.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 B.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C.善於提問,引導教學步步深入 D.注重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啟發學生獲取知識

【答案】C。

【中公講師解析】題幹中,“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意思是讀書沒有疑問的人,須要教他發現疑問;有了疑問的,通過尋求答案,再達到沒有疑問的境界。這是指讀書是講求方法、不斷釋疑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故此題正確選項為C項。

4.受張老師邀請,在當地戒毒所工作的夏明爸爸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主題,在“家長一日教師”課上聲情並茂地講解了吸毒的危害及如何遠離毒品,並教育同學們要熱愛生活。這裡採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樣示範法 B.情境陶冶法 C.實踐鍛鍊法 D.說服教育法

【答案】D。

【中公講師解析】A項,榜樣示範法是指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B項,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薰陶學生的方法。

C項,實際鍛鍊法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D項,說服教育法是指教師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

題幹中,夏明爸爸講解吸毒的危害及如何遠離毒品的方式是以擺事實、講道理來提高學生對毒品的認識,這採用的德育方法是說服教育法。故正確選項為D項。

5.期末考試,平時學得好的學生成績高,學得不好的學生成績低,說明試卷的( )

A.區分度 B.難度 C.信度 D.效度

【答案】A。

【中公講師解析】A項,區分度是指測驗不同水平的被試者並加以區分的能力。學得好的學生成績高,學得不好的學生成績低。

B項,難度指測驗的難易程度。

C項,信度指測驗結果的前後一致性程度。

D項,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真實地測量出所要測量的事物的程度,主要看其是否能準確地測量所要測量的東西。

故此題正確選項為A項。

二、多項選擇題

1.以下具有個別教學特徵的教學組織形式有( )

A.複式教學 B.文納特卡制

C.班級授課制 D.特朗普制

E.道爾頓制

【答案】BDE。

【中公講師解析】A項,複式教學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教室裡,由一位教師分別用不同的教材,在一節課裡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的特殊形式。

B項,文納特卡制的代表人物是華虛朋,他把課程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指定作業,教學按學科進行,以學生自學為主,適當進行個別輔導,要求每個學生按自己的能力和可能的進度擬定學習計劃,並在工作薄上記錄進展情況,最後以考試檢驗結果,學生自己根據考試成績決定下一步學習方向;二是團體活動和創造性活動,分小組活動施教,通過手工勞動、音樂、藝術、運動以及商業、編輯、出版等團體活動隨機進行。前者通過個別教學進行,後者通過團體活動進行。

C項,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人數的班級,教師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有計劃地安排全班學生集體上課。班級授課制屬於集體教學形式。

D項,特朗普制又稱“靈活的課程表”,是美國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把大班上課、小班研究和個別教學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特朗普制具有班級授課制的優點,也有個別教學制的長處,但管理起來比較麻煩。

E項,道爾頓制的代表人物是柏克赫斯特。道爾頓制是指教師不再向學生系統地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指定自學參考書目、佈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完成作業,有疑難才請教師輔導的教學組織形式。故此題正確選項為BDE。

2.目前有的家長不顧孩子的成長規律,只重視孩子的學習而忽視情感等社會性的發展,片面追求所謂的神童,對上述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違反了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違反了身心發展的個體差異性

C.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相違背 D.與人本主義理論項違背

【答案】BD。

【中公講師解析】A項,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B項,個體差異性是指不同的學生在身心發展的方面有各自的特點,因此教育必須因材施教,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

C項,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D項,人本主義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角度闡述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曆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其肯定自我,促使自我實現。

題幹中,“家長不顧孩子成長規律,只注重學生學習,片面追求神童”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期許統一為學習成績好的“神童”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因此違背了個體差異性。“忽視了學生情感等因素的發展”違背了人本主義的理論。

三、判斷題

1.《樊遲問稼》的故事反映了孔子是主張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 )

【答案】×。

【中公講師解析】《樊遲問稼》的故事是指: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等樊遲退出去了,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這個故事反應孔子主張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分離而非相結合。故本題錯誤。

2.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靠教學活動本身的有趣因素所引起的直接興趣,吸引和推動他們的學習。( )

【答案】√。

【中公講師解析】學生求知的動機是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靠教學活動本身的有趣因素所引起的直接興趣,吸引和推動他們學習。

3.某小學語文老師在《挑山工》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設為“通過學習,讓學生受到挑山工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的感染,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繞著走”。這體現了德育的滲透性原則。( )

【答案】√。

【中公講師解析】所謂滲透性德育是指一個環境的人文道德氛圍通過思想感染、潛移默化的方式不斷影響學生,使其逐漸形成並確立先進思想道德意識的德育工作方法。題幹中,該語文老師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語文課文學習到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這體現了德育的滲透性原則。

4.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頒佈並且實行的現代學制是壬子癸丑學制( )

【答案】×。

【中公講師解析】癸卯學制,也被稱為《奏定學堂章程》,這是中國正式實施的第一個學制。

5.遺傳是影響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

【答案】×。

【中公講師解析】個體主觀能動性是影響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遺傳是人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文章摘自 http://hefei.offcn.com/html/2020/01/70463.html

地址 合肥市蜀山區匯金大廈7層(南一環路與肥西路交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