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論語易解」6.8 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原文】

6.8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從政嗎?”孔子說:“仲由果敢決斷,讓他從政有何困難?” 又問:“那端木賜,可以讓他從政嗎?”孔子說:“端木賜通權達變,讓他從政有何困難?” 又問:“還有冉求,可以讓他從政嗎?”孔子說:“冉求多才多藝,讓他從政有何困難?”

【註釋】

(1)《朱注》引程子曰:“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長。能取其長,皆可用也。”

(2)《錢解》:“果:有決斷。何有:何難義。達:通達。藝:多才能。此章見孔子因材設教,故能因材致用。”

【解讀】

孔門弟子眾多,各有所長,此三人更是從政的一時之選,故而孔子贊之。李澤厚說:“可見搞政治,主要仍在才幹、能力,而並不是心性修養或‘內聖’。這是孔子不同於程朱處。”(《論語今讀》)說得有道理。

孔子這裡關於“果”“達”“藝”的論述,在某種意義上顯示了孔子所推崇的從政者應該具備的某些重要條件。《周易》蒙卦《大象》有“君子以果行育德”之說,“果行”即“勇決其行”也。子路“片言可以折獄”,“無宿諾”(12.12),真“果行”之人也。子貢天縱之才,或已秘聞孔子“性與天道”(5.13),故能通權達變,此與《周易》所謂“通變”或“變通”完全一致,如《繫辭上》雲“通變之謂事”“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繫辭下》雲“通其變,使民不倦”等等均是。而所謂“藝”,是指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在內的一切技藝,蓋從政者涉獵不能不廣,故孔門向來重視“藝”的培養。冉求曾為季氏宰,據說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理財,孔子在14.12也曾讚揚過“冉求之藝”。《周易》古經是一部百科全書,據李鏡池統計,其卦爻辭如從內容上看,大概包括行旅、戰爭、祭祀、飲食、漁獵、牧畜、農業、婚媾、居處、疾病、刑賞、訟獄等十二個方面(《周易探源》)。很顯然,無論是從事哪個領域的職業,特別是無論從事哪個領域的管理工作,要想做到“趨吉避凶”,都需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故而“冉求之藝”的確是從政者需要學習和追求的目標之一。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於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程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並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程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程教育百詞辨析》、《遠程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特稿」「論語易解」6.8 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於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於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