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那些保電的“小我”

2月10日,黑龍江綏化供電木蘭縣公司機關黨支部的16名黨員,已經持續一週蹲守在電業花園、電業鑫區、老供電所小區,在零下20幾度的嚴寒下,全天候值守,為疫情防控,實現小區封閉管理。

“疫情不消,我們會一直值守,不撤崗!”綏化供電公司變電值班的黨員們誓言錚錚……

2020年的這個春節,當病毒、感染、疫情突如其來地肆虐蔓延的時候,“眾志成城”打著加重符號寫在每個中華兒女握緊的拳頭上。綏化供電的保電員工,舍“小我”為“大我”,默默履責行動,與其它行業無數的抗疫勇士一道,書寫著擔當奉獻的新篇章。

疫情面前,那些保電的“小我”

“各級主要負責人要以上率下、靠前指揮,堅定站在疫情防控一線。廣大黨員要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勇挑重擔、敢啃硬骨頭,當好疫情防控的‘排頭兵’”……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國網黑龍江綏化供電公司黨委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了紅色倡議。

有紅色的引領,出現了“領頭羊”,又有了溫暖的傳遞。

“為了盡最大可能減少接觸、感染的機會,保證我們大家健康、保證電網運行穩定,我湛軍、呂紅偉、王博,我們三人共同申請,持續職守不休班,直到非常時期結束。”2月3日,在公司倡議書發出當天,綏化供電公司變電運維工區慶安變電站3名共產黨員、值班員工,共同相約,在一份“請戰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

持續職守,意味著他們三人把下班休息的時間和居家隔離的安全都讓給了同事,留下了堅守電網責任以及忍受那份孤獨與寂寞。不僅要按時巡視監測變電設備,還要自行消毒、做飯。一呼百應,2月7日,變電運維工區黨支部戰疫情微信聯絡群一枚紅色炸彈炸出。“為了公司保供電安全任務,我們申請連續值班直到非常時期結束!”發出這枚炸彈的是220千伏康金變電站值班人員黨員孫波和黨員郭利民。他們在220千伏康金變電站內,每日三次巡視、測溫,每日三次消毒、通風……

疫情面前,那些保電的“小我”

而在另一個專業,這種責任與溫暖也在悄然傳遞著。80後年輕的黨員、配電運檢室一線搶修尖兵、初為人父的馬劍喬和家有幼子的於博文向公司申請:從2月4日開始,申請值班搶修一直到疫情結束,從三班倒班制變為每日上班24小時值班制,並立下“疫情不散,不下火線”的誓言。一直到10日,馬劍喬、於博文連續值班7天168個小時,共同完成了30餘個大大小小的電力搶修任。

這樣,公司將有19名員工因此可以安全隔離在家。

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綏化供電的一線黨員,在紅色基因的感召下,行動擲地有聲!

疫情面前,那些保電的“小我”

“1號主變油位正常,接點測溫正常” 2月4日,負責工區11座66kV變電站運維管理的運維二班班長、黨員丁彪帶領值班人員邱繼忠、王冠龍對66kV南郊變、西郊變、星火變等重要變電站開展了一次設備特巡和紅外測溫工作。不管外面寒風凜冽還是飛雪交加,他們都要定期到設備的現場進行踏查,全力保證節日的供電安全穩定。

“奇哥,我到你家樓下了,現在室外零下24度,你多穿點,戴好口罩”。2月2日綏化市北林城區實行交通管制後,空蕩蕩的大街上,這輛黃色皮卡車顯眼又孤單地穿梭於220千伏新立變和城市市區各個角落之間。運維工區運維一班班長、黨員王立敏為了減少同事自行上下班路程中的風險,主動請纓,兼職通勤司機。每次接人,對車輛的內部、外部乃至自己全身上下,都要進行全面消毒。

“220kV青岡變是我們班唯一的無人值班智能變電站,承擔著兩個縣城供電任務,要是真出事,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特殊時期,保供電更為重要,臨近退休的59歲運維四班班長王輝放心不下,特辦通行證,親自到變電站看一看設備才放心。

堅守一份責任,傳播一縷溫情,送出一道光明。在疫情面前,黨旗飄揚下的這些“小我”,堅守崗位,抗疫保電,“踏雪留印,抓鐵留痕”,一步一個腳印堅定走來,足以讓病魔怯步!

(蘇業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