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这两天,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新闻一起接一起,“气溶胶传播”出现频次之多,引发了新一轮的焦虑和恐慌。据之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第五版指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此之前,就有专家怀疑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可一直未真正确认。

在2月8日在上海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宣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但疫情防控小组没有对这个结论作出过多的说明,从学术角度思考,由于时间短相关研究支持数据可能尚未充分,但气溶胶传播确有很大的可能性。今天,刘医生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关于气溶胶的相关知识。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一、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aerosol),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这些固体或液体小质点的大小为0.001-100微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分散介质为气体。

通俗地说,气溶胶就是空气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比如做饭时几米外能闻到油烟味,实际是人们吸入了空气中的油烟颗粒。这些颗粒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不沉降,1微米的颗粒能在静止的空气中悬浮1小时以上

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核直径在亚微米到微米之间,若环境适宜,也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

气溶胶传播也就是通过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小颗粒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到在说话、咳嗽或者喷嚏时,可以检测到亚微米、超微米级的更小颗粒。

由于对空气传播认识有这样的加深,科学家进一步提出气溶胶(aerosol)的广义概念: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 0.001~100 微米)。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二、生活中哪些场景容易产生气溶胶?

气溶胶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人为形成。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形成气溶胶,比如打喷嚏、咳嗽、说话、呼气、唱歌等基本生理活动中。我们排出的大尺寸颗粒物因重力沉降到地面,而较小的则可以在空中飘浮一段时间,此时就属于气溶胶。

更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操作场景下的气溶胶:比如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支气管镜检查时。还有在牙科和整形外科领域,使用大功率电动工具时,都会产生气溶胶。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三、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

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 0.1 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随风飘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

而对于非医护人员而言,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同样,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病毒量能致病的可能性不高。

极为细小的气溶胶质点能催化或摧毁病毒,因此害处不大。大直径的气溶胶质点,能吸附病毒,但只要配戴合格口罩就能防控。因此,对于气溶胶传播病毒,我们要重视,但不要恐慌。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四、气溶胶存在于空气里,家里还能开窗通风吗?

刘医生认为认为,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能开窗通风而且尽量开窗通风

据长江日报报道,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回应说,开窗透气是必要的,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气溶胶随之吹走,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

她建议,一天可以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3个小时。她认为,如果不是恶劣的生活习惯,比如随意吐痰,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李晓宁主任医师进一步说明,楼上楼下有隔离病患的情况下,需要灵活掌握。

例如点式楼房的窗户直接和邻居对开的,要错峰换气,或者不开那一扇窗;如果楼间距不大或者是老旧小区,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话,而且在已知周围有感染病人时,不建议频繁地开窗换气。

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李发久副主任医师也认为可以开窗通风,如果和患病邻居隔得比较远,应该没问题。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五、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除了开窗通风,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1、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访沪计划;

2、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3、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 75% 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5、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6、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7、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我们该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听听医生怎么说

总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的情况,我们需要足够的重视,但不必过度恐慌。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容易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比较好的措施预防,只要大家做好预防,相信病毒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的。

我是影像科刘医生,专注分享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或加个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