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導讀

在全國紡織百強企業排名中,擠進前20強的山東企業就有山東魏橋、魯泰紡織、德州恆豐、山東如意、臨清三和、淄博銀仕來、山東岱銀、德州華源等8家之多,可以說佔據了中國紡織經濟的半壁江山。其中山東魏橋以其規模雄居亞洲第一,位於山東淄博的魯泰紡織以其精湛的染織技術獲盈力能力頭籌。其他企業也各具特色,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各顯其能,為中國紡織和山東經濟做出重大貢獻。山東紡織經濟的發達原因,除了山東省抓住改革開放機遇、大力扶持紡織產業、各紡織企業勇於創新、銳意進取外,還與齊魯大地,特別是原齊國都城臨淄周邊的久遠紡織歷史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繫。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讓我們拂去2400年來的歷史塵埃,從出土的絲綢製品、各類古籍記載來探究這段輝煌的歷史,筆者將從先秦時代齊國獨到的染織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對當時及後世影響三個方面來分開闡述。

一、琳琅滿目的絲製品及先進的染織技術

<strong>1.齊國織物分類及主要品種介紹

齊國絲綢門類繁多,品種多種多樣,據史料記載,當時有絹類、綃類、素類、縞類、紗類、紡類、皺類、綈類、綢類、綺類、錦類、羅類、葛類等等,各大類中又有若干品種,筆者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織物簡述一下。

:紗是經緯密最小、經緯絲特別纖細的一種絲織品,特點是稀疏、輕薄。周代已作為禮服在周天子和各大國諸候中服用。紈是紗類織物中的精品,因其清薄、色澤亮白被稱做“冰紈”,現在我們常說的“紈絝弟子”,就是穿著這種高檔面料製作的衣物炫於市井當中,引起大眾羨慕嫉妒恨的貴族子弟。這裡要普及一下紡織行業裡一個基本概念——經緯密,按當前國家標準規定,是指在機織物中,每10cm織物中所包含的經紗根數或緯紗根數,按英制規定,則是每英寸中所含的經緯紗根數。例如八九十年代我們的大路棉布品種多為6058,意思是每平方寸中,也即長和寬均為2.54cm織物中,經紗有60根,緯紗有58根。折算為公制,則為10cm見方布樣內的經緯紗根數,經紗236根、緯紗228根。單就織造過程來說,密度特別大的織物和特別小的難度都很大,密度大了,緯紗不容易打緊,經紗張力要大,易產生斷經;密度小了,紗與紗之間的稀密均勻度不易掌握,如果產生不勻就會產生一段密一段稀的檔子,在業內叫作稀密路。作為諸候或者身份高貴的重臣如果穿著稀密不勻的禮服,顯然是很丟份的,這就需要織造過程中織機的製造精密不說,操作過程中打緯力度也要精心把握。

山東綢:綢通紬,平紋織物,以其質地優良、堅韌耐穿、原料獨特被稱作山東綢。禹貢記載:

“惟東萊為此絲以為繒,其堅韌異常,萊人為之山繭。”

東萊屬於齊國領地,是柞蠶的起源地,這種以獨一無二的原料資源壟斷市場的產品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資源。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錦:據考證,錦原做帛,以其價格比黃金還貴重,後世加金字旁以專門突出其服用價值和商品價值。錦是齊國當時最為華麗的絲製品之一,其色彩絢麗鮮明、用彩色的經緯色絲織出不同的幾何圖案,平面細緻平挺,表裡兩面顯示出不同顏色的花紋,這在當時鐵製材料尚不能精細切削加工、以木製架構為織機主體的情況下,尤其難能可貴。

1970年稍後期間,在山東淄博郎家莊東周古墓發掘中,發現了一批絲織品和絲編織物,其中就包括一塊錦緞標本。該標本為經二重組織,經絲密度為1120根/10cm,緯密為320根/10cm;經絲直徑為0.2-0.25mm,緯絲直徑為0.13-0.2mm;經絲是兩根、兩根並在一起使用的。進一步分析標本發現,是用兩種或三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織成的表裡經雙重組織,順著經絲方向看,可以發現表裡經都是在正面顯現兩個浮點後,繞過連綴緯絲,再在反面顯現兩個浮點。標本殘片已完全碳化,我們已經無從知道其原來的本色。

筆者無緣見到這珍貴的標本,但可以結合織造的一般方法來還原一下其織造原理。在織造前,生產者先染好兩種不同顏色的經絲,將這兩種經絲分別纏繞在兩根經軸上,再安裝到織機後面,將兩個織軸上的經絲頭引到機中繒絲中,按兩根表經、兩個底經分穿到前後兩個繒眼中開始織造,每提一次綜框,投入兩根緯絲,再將上面一綜框拉下,提上另一綜框,再織入兩個緯絲。循環不斷往復,織成織物,由於經絲密度遠大於緯絲密度,無論是在正面還是反面,緯絲只在中間起連綴作用,所以在正反兩面形成顆粒型花紋,並且雙面呈現不同主調色彩。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strong>2.練漂技術

在各類天然紡織原料中,其纖維表層都附著有一層膠質,象棉纖維表層,附著一層臘質果膠,這種果膠親水性差,在染色過程中不易得色;古代大量應用的漢麻纖維是非常短的,大約在5-10mm以內,靠著果膠粘連在一起,形成長纖維束,在紡紗之前要進行適度脫膠,既不能將膠質全部脫掉,形成一堆不可紡的短纖維,也不能不脫膠就用纖維束來紡紗或織造,這樣織物厚重不說,還有很強烈的刺癢感,不利於服用;本文重點介紹的蠶絲表面則附有一層動物蛋白質,親水性也很差,對要求不高的素白織物,可以不脫膠,而對於需要進行染色的精品,為了增加其服用性能,也為了染色牢度、均勻度,則需要進行脫膠,這在染色學上叫做練漂或精練。經過練漂後的絲織物明顯感覺到其柔軟、光滑、細膩,著色效果好。

在《考工記•巾荒氏涑絲》中詳細地記載了練漂的工藝過程:

“幘氏涑絲,以浼水漚其絲,七日。去地尺暴之。晝暴諸日,夜宿 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涑。”

先將蜃灰、生石灰或草木灰等含鹼類物質浸在水中,待其溶解以後,再將殘渣濾去,製備好練漂液,再將生絲或生絲織物浸於鹼溶液中,要漚泡七天,然後撈出來放在太陽下暴曬,晚上再放在清水中繼續浸泡,這樣反覆進行七天,就完成了練漂過程。在浸鹼液的過程中,經過七天七夜的長時間鹼性作用,生絲表面的動物膠質充分與鹼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鹼性離子,到期以後放在清水中洗滌,將草木灰等雜質洗去,放在太陽低下曝曬的過程,是一個進一步氧化的過程,促進鹼離子再生成,以剝離動物蛋白膠與絲的附著。經過反覆洗泡、曝曬,達到良好的練漂效果。

先秦時代的齊人未必知道用鹼與有機膠質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但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則是難能可貴的。從練漂時間和反覆浸泡、曝曬過程來說,勞動量也是相當大的。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strong>3.染色技術

當時齊人主要採用草染和石染兩種工藝。所謂石染,就是應用礦物質染料,將赤鐵、硃砂、石黃、堊土以及含銅化合物礦石當作染料來染色。先將這些礦物石進行粉碎研磨,製成細顆粒,再與粘合劑與之充分混合,用於印染、浸染或描畫。用石染技術難點在於礦石物與織物沒有親和力,著色牢度低,因此需要添加粘合助劑。齊國是用粘度較大的丹秫來作為粘合助劑的,將硃砂等礦物質染料與丹秫粉長時間浸泡,有的學者推測在三個月左右,秫粉分散成極細的澱粉離子,然後再加溫焙烘,使兩者充分混合後再進行染色。在出土的絲織品標本中有用硃砂染色的絲帛,著色純正,色牢度也很好,說明當時石染技術已相當成熟並進行了廣泛的應用。

草染又稱植物染色,染料來源於帶色植物的花、莖、葉、根或果實。齊國用於染料的植物也很多,主要有茜草、藍草、黃櫨、紫草、藎草等。其中藍草應用比較廣泛,將藍草中所含藍甙水解溶出,在空氣中氧化縮合生成靛藍即可應用於染色。從出土標本來看,齊人還掌握了多次染色,由藍變青的深染過程,青色就是經過多次藍染得到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加註鋁鹽、鐵鹽作為媒介劑的多次套染法。《爾雅•釋器》中有如下記載:

“一染謂之源,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縷。”

用茜草或紫草作主染料,再加上明礬作為媒介助劑,第一次得到淡紅色,第二次得到淺紅色,第三次成為黃紅交雜色。通過不同次數得到的染色效果,在色相和明度方面也得不同的效果。

筆者之所以將工藝和絲製品介紹的如此詳細,一方面在慨嘆先秦時代的齊國人是如此聰慧和精巧,另一方面也為了下面探究其技術背後的管理、政策引導方面的支撐。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二、齊國發展紡織經濟的背景、措施

<strong>1.初期情況

周朝滅商以後,周武王將功臣姜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姜子牙分封到齊國。據《史記》齊太公世家和貨殖列傳記載:

“太公之封於齊地,亦為方百里也,地 非不足也,而儉於百里也。”“地舄釓人民寡。”

足見開始時不僅地面狹小,人口數量少,而且多為鹽鹼地,不宜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居民普遍貧窮,一片荒涼景象。

《史記•太公世家》記載:

“太公至國,修政,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候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都營丘。”

姜尚在進行鹽鹼地改造、發展農業的同時,根據齊國所處地理位置,大力發展魚業、鹽業,重要的是根據東萊人種桑和養蠶的傳統大力發展了絲織業。後來得到周王的尚方寶劍以後,有了經濟基礎和征伐能力,開始大刀闊斧地開疆闢地,建立了以臨淄為中心,東臨東海、西到黃河、北止黃海、南至泰山的千里之國了。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strong>2.大發展時期

齊國紡織業大發展時期從齊桓公即位開始,任用管仲為相,出臺了一系列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

首先是三國五鄙的行政區域劃分。將齊國劃分為21個鄉,其中包括專門的六個商工鄉在齊都臨淄城內或周邊,還包括鄙區境內的五個鄉,共十一個鄉由齊桓親自任帥主管,另外十個農業鄉由高氏、國氏分管。這種按專業分工來劃分治區的方式,大大促進了“子承父業、同業相聚”的技術繼承模式,不僅便於同行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也避免了技術的流失。在長期的共同生產中,紡織技術日趨成熟,技術成果也不斷在生產中得以應用,生產水平自然會不斷提高。另外,

“選天下之豪傑,致天下之精材, 來天下之良工。”

用優厚的政策和待遇召徠天下各類管理、技術能手,採購天下精良材料,也促進了齊國銅鐵業、皮製業、陶器業、紡織業的高速發展。

其次管仲還規定了“桑麻植於野”、田宅周圍不得栽利桑樹以外的樹木,如果別的樹木影響了桑樹的生長,則必須砍伐掉。同時對農夫一家四時勞作也作出詳細規定,在桑葉盛長的夏季,農家必須大力開展養蠶事業,為絲織儲備好原料;冬季農閒時節,民夫與民婦要聚在一起繅絲、績麻或織布。北方冬季氣溫較低,山東各地方有生火取暖的習慣,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操作,不僅可以節省烤火燃料,還可以節約燈油。

再次,在齊國還實行了“國營民營共存”的經濟模式。在農村,婦女們分散進行養蠶產絲、繅絲績麻、織錦織麻;一些小型手工作坊進行染色以供大眾化消費,國家再建有專業的大型染廠進行高規格的專業化生產。在國營作坊內,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質量標準,有專門進行調色、質量測試和把關技術人員。

最後是商業流通政策的保證。不管是姜尚開國立業時期還是桓管治理時期,也包括田齊戰國時期,齊國一直對商業持開放、鼓勵與支持態度。管仲認為,市場是交換的必然條件,沒有市場交換,人民就會貧窮。為了鼓勵各國商人來齊經商,管仲採取降低關稅和為客商免費提供食宿等措施;為了抑制商戶哄抬物價,囤貨居奇也制定了相關規定。另外還根據收成年景制定稅賦輕重不同的政策以達到物價平穩的效果。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三、齊國紡織業的影響

齊國紡織經濟在春秋戰國時間特別繁榮,形成了以齊都臨淄為中心的絲綢生產中心,大量的絲制、麻製品不僅滿足了齊國民眾的衣食住行需求,還通過各國客商的交流,讓齊國生產的冰紈、綺繡、純麗、織錦遍佈天下,各國衣飾皆以齊國以榜樣,帶領當時的服裝潮流。更重要的是齊紈魯縞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從臨淄經過定陶、洛陽、函谷關、咸陽,到達河西走廊,由此遠銷中亞、西亞及歐洲地區。另外從春秋時期,齊國已開通了通過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到達朝鮮、日本南部的海上交通航線,齊國絲綢也對東亞人民做出過較大貢獻。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田齊政權作為統治者被消滅,但發達的紡織事業並未停滯不前。特別到了漢代,朝庭專門在臨淄設置“三服官”以管理和扶持齊地紡織事業,所產高檔面料和服裝專門供應漢朝各級官員冬春夏三季服裝,現在稱作標誌服。直到東漢中葉,齊地一直是漢室貴族服飾供應基地。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的佳句正好詮釋了當時齊國大量的絲製品輸出天下、男耕女織的景象。宋末元初時期,棉花種植技術傳入中國,山東大地又成為重要的產棉區,象魯南、魯西北、膠東半島種植面積都是非常大的。齊魯人民利用原來豐富的絲制、麻織技術,繼續生產棉製品以滿足人們服用需求。新中國建立後,在計劃經濟時代,全國有名的紡織基地有“上青天”之稱,上是指上海,天是指天津,山東膠東之青島位居第二,僅青島國營棉紡廠就有十家左右,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建國初期,無疑對人民穿衣保暖作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成為世界紡織第一大國,山東紡織又在中國佔有大量份額,又為中國和山東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山東紡織強盛原因之一,來自於齊國“冠帶衣履天下”的昔日輝煌

結語

山東歷來就有植桑種麻、紡紗織布的傳統,在社會嚴重分化的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相對於三晉、秦楚是來說,沒有頻繁的戰亂之苦,姜氏和田氏齊國統治者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制定適應的經濟發展政策,使得包括絲織在內的紡織事業有了一個快速的發展過程,奠定了二千多年來的技術、人才和設施基礎,在歷朝歷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中國建立以後,山東也是憑藉著這一優勢,在紡織生產經營中迅速崛起,成就了山東紡織經濟居中國半邊天的大格局。

注:圖片取自網絡,如有侵權,即行刪除。

�\u0014\u0001�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