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引言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時期,神醫扁鵲路過齊國,齊國國君齊桓侯(因齊桓侯將齊國都城遷往上蔡,故而史書中齊桓侯亦稱為蔡桓侯)熱情接待了他。誰知扁鵲一眼見到齊桓侯就斷定他有病:“

君有病在腠理,若不治恐將深”。齊桓侯一頭霧水道:“寡人無疾也” 。接待結束後,齊桓侯不悅的對旁人說道:“醫者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他認為扁鵲是在危言聳聽。

過了一段時間,扁鵲第二次見到齊桓侯,對他說:“君有疾在腸胃間,若不治恐將深”。齊桓侯不以為然的再次說道:“寡人無疾也” 。又過了幾天,扁鵲再次見到齊桓侯,對他說“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恐將深”。齊桓侯不耐煩道:“寡人無疾也” 。又過了一段時間,扁鵲第四次來見齊桓侯,齊桓侯剛想說:“寡人無疾也” 。誰知這次扁鵲什麼也沒說,對齊桓侯行了行禮,轉身便走。

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扁鵲見齊桓侯》

這便是著名的《扁鵲見齊桓侯》,也是小學教科書中的一篇課文。這個故事的結局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扁鵲一言不發的走後,齊桓侯大惑不解,便派人前去詢問。扁鵲對來使說:“疾病在表皮的時候,用湯熨的方法可以痊癒;如果疾病進入血液,用針石的方法可以痊癒;如果疾病進入腸胃,用酒醪的方法依舊可以痊癒;但是如今疾病已進齊桓侯的骨髓裡了,我也無能為力,所以無話可說了”。

果不其然,扁鵲離開齊國後,不數日,齊桓侯病重,非常後悔沒聽扁鵲的話,“使人召扁鵲,未果,桓侯遂危”。讀者們看完這則故事是不是覺得很有戲劇性了?然而這便是歷史上真實的事蹟,這裡的齊桓侯便是齊桓公。這時候可能就有讀者不理解了,齊桓公是公,而齊桓侯是侯,怎麼能是同一個人呢。要知道周朝的時候是非常注重等級的,侯就是侯,公就是公。

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使人召扁鵲,未果,桓侯遂危

在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週朝的分封制度。分封制源於商朝,成熟於周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鑑於自身實力難以控制如此廣大的疆域,遂決定下采納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無變舊新,唯仁是新”策略,開始大封諸侯。周朝分封制的基本原則是“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皆有等衰”。

以此構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森嚴的君臣等級隸屬關係。周初一共分封了大大小小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姬姓國五十三個,如魯、晉、燕、衛等國,異姓諸侯十八個,如楚、齊國等,以此來達到“眾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目的。同時,分封制還規定了這些諸侯國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不同爵位的諸侯所使用的器具、車馬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擅自僭越。

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分封制概況

各諸侯國的國君根據爵位的不同被稱為某侯、某伯。例如齊國晉國都是侯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被稱作齊侯、晉侯,鄭國和秦國都是伯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被稱作鄭伯、秦伯,而楚國和吳國是子爵國,因而他們的國君被稱作楚子、吳子。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齊桓公是侯爵,理應被稱為齊桓侯。其實不光是齊桓公,春秋時期的很多君主,爵位非公,但都被稱作公。

例如鄭莊公,鄭國是伯爵國,他的正式稱呼是鄭莊伯;例如晉文公,晉國是侯爵國,他的正式稱呼是晉文侯;再如秦穆公,秦國是伯爵國,他的正式稱呼是秦穆伯。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他們的稱號和自身爵位不相等呢,難不成他們僭越了,自立為公嗎。翻閱史料我們可以發現,整個春秋時期只有三個諸侯國僭越了,分別是楚國、吳國、越國,其中楚國早在春秋早期便僭越稱王了。

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熊通: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公元前706年,楚君熊通伐隨國,隨君說:“我無罪也”,熊通卻說:“我蠻夷也,請王室尊吾號”。兩年後,熊通得知天子周桓王不肯提升自己的爵位,大怒“王不加位,我自尊耳”,遂自立為王,是為楚武王。吳國和越國則在春秋後期由壽夢(吳王闔閭的爺爺)和允常(越王勾踐的父親)相繼僭越稱王。而其他諸侯國到了戰國中後期才相繼稱王。

例如齊國在公元前334年齊威王始稱王;秦國則在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始稱王。同時,查閱史料我們可以發現,縱觀整個周朝也只有八個公爵諸侯國,分別是焦國、薊國、祝國、陳國、杞國、宋國、虞國、虢國。如此說來,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人皆未僭越,況且即便要僭越也是稱王,誰會稱公呢。

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周朝的八個公爵諸侯國

其實,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稱為“公”,皆非爵位,而是屬於一種尊稱。這裡的“公”與很多貴族士大夫一樣被稱為某某“子”,例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墨子、韓非子等,都是同一個意思。在周朝,諸侯國的國君,都可以被尊稱為某某公,去世之後,在他們的尊稱之中加上諡號,就成了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然而僅僅只是尊稱,他們的爵位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而大多史書記載相對比較嚴謹,都是以爵位相稱的。例如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和弟弟共叔段爭奪君位,《左傳》記載為“鄭伯克段於鄢”。再如公元前630年,晉文公與秦穆公一道圍攻鄭國,因為鄭厲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鄭國有二心,一會依附於晉國,一會依附於楚國。史書中對這段歷史的記載為“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這裡的晉侯、秦伯,就是晉文公和秦穆公。

齊國、晉國明明是侯爵國,為什麼他們的國君被稱為齊桓公、晉文公

晉侯和秦伯便是晉文公和秦穆公

結語

由此可知,歷史上不論是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還是秦穆公,他們的正式稱呼是鄭伯、齊侯、晉侯和秦伯。在周朝,除公爵諸侯國的國君外,其餘爵位的諸侯國君被稱呼為“公”,皆是屬於尊稱。後來“公”又衍生出一系列的尊稱,例如“明公”,“主公”等等。甚至我們常常稱呼的“老公”,最開始也屬於對老年人的一種尊稱,出自《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參考文獻

劉緒義,《劉緒義讀春秋》,文史出版社,1982年

左丘明,《左傳》,中華書局,1995年

童書業,《春秋史》,中華書局,200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