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謀:隱瞞真實意圖,引誘對方入坑

鬼谷子智謀:隱瞞真實意圖,引誘對方入坑

民間有“好漢不吃眼前虧”的說法,這是說,要想成就事業,建立功勳,必須認清時務,隱藏自己,相機而動,如果一味死拼,不講策略,硬逞英雄,非但無人喝彩,而且最終也將一事無成。

因此,許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對手的時候,往往不能採取“短兵相接” 的辦法,因為直接撞擊常常會兩敗俱傷。

鬼谷子智謀:隱瞞真實意圖,引誘對方入坑

鬼谷子同樣認為,想要使對方的心理充分暴露在自己面前,就必須要講策略,做好隱蔽工作,儘量不要暴露自己的內心,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套更機智的應變之術。

正所謂“人在明處,我在暗處”,這是所有的謀略家所追求的境界。在暗處進行的“暗渡陳倉”就是利用這一思維定勢,以貌似原形的假象麻痺對方的判斷,掩護自己,關於這一點,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齊貌辨是齊國的遊說之士,投奔了齊國的靖郭君田嬰,做了他的門客。過了幾年,齊國的國君齊威王去世了,齊宣王得以即位。田嬰因為與齊宣王的關係不融洽,就辭去了相國的職位,去封地薛城。臨走的時候,大部分門客都不辭而別了,只有齊貌辨跟隨田嬰來到薛城。

在薛城住了不多久,忽然齊貌辨也來辭行。田嬰便問:“先生離開我,準備到哪兒去呢?”

“我準備去都城臨淄,去見齊王。”齊貌辨回答道。

“先生還是不去的好。大王與我有些隔閡,先生又是我的門客, 我恐怕先生此去凶多吉少啊。”田嬰勸說道。

齊貌辨果斷地說:“我本來就不怕死,請君侯允許我前往。”說完拜了拜就走了,根本不在意田嬰進一步的勸說。

齊貌辨果然來到了臨淄,請求晉見齊宣王。齊宣王早就聽說齊貌辨是田嬰跟前的紅人,聽說他來求見很不高興,但也想聽聽他準備說些什麼,好尋找機會殺掉他。

齊貌辨進宮,對齊宣王行禮已畢。齊宣王便說:“先生是田嬰的座上客,田嬰對先生恩寵有加,言聽計從啊。”齊貌辨恭敬地說:“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田嬰對我有恩是眾所周知,可對我所說的話並不是言聽計從啊。”

鬼谷子智謀:隱瞞真實意圖,引誘對方入坑

齊宣王一聽,頓時怒氣消了一半,又問:“先生何出此言,可有實例嗎?”

“想當初,在大王還是太子的時候,我曾經對田嬰議論過您的相貌,說您耳後見腮,這是不仁之相,日後必定會背叛齊國。不如將您廢了,另外立衛姬的兒子郊師做太子。田嬰當時沒有聽從我的意見,並哭著對我說,他不忍心這麼做,因為他和您是親兄弟啊!當初田嬰如果聽了我的意見,也不至於落得今天如此境地,這是第一件實例。

再就是,田嬰躲避到薛城後,楚國的大將昭陽君派人告訴田嬰,如果他將薛城送給楚國,楚國願意封給田嬰比薛城大10倍的土地。我勸田嬰聽從昭陽君的意見,可田嬰又一次拒絕我的勸告,說薛城是先王封給他的,即使他現在得罪了今天的齊宣王,也不會這麼做。再說先王的宗廟在薛城,他怎麼能將先王的宗廟拱手送給楚國呢?這是第二件實例。”

齊宣王聽到這裡已經被深深地感動了,臉上現出慚愧的表情, 嘆息道:“田嬰對我竟是如此的一心一意,我年少不懂事,錯怪兄弟了。現在我誠心誠意地請先生為我請回田嬰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運用語言是為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服務,如果在特定的環境下能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引誘對方進人自己的思維模式,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文中齊貌辨不顧自己的性命,把自己完全放在齊宣王的對立面,通過自己對齊宣王不利的觀念把田嬰“藏”了起來,取得很好的效果。


鬼谷子智謀:隱瞞真實意圖,引誘對方入坑

反之,如果從正面勸說,則很難消除齊宣王先入為主的觀念,很難分清自己與田嬰的立場,也就失去了說客的身份。以自己轉移齊宣王對田嬰的猜忌,吸引齊宣王的注意力,是齊貌辨成功的關鍵。

的確,在說服活動中,在不便或不宜直說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自己在暗處的優勢,運用含蓄的方式,迷惑對手,這就是“暗處行事”的妙用之處。把自己藏起來,讓對方迷惑、不知所以然,然後在無聲無息之中達到自己的目的。

消除對方對自己的戒備,這無疑對我們在現實社會中做工作、開展業務有相當大的益處,也是機智的生存、發展手段,正是競爭者對自己不同程度上的藐視而使自己尋得新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