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书生与“妹妹”成婚,生个儿子却改变中国百年历史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对于李鸿章的是非功过,百年来早已有万千的学者进行了评价。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讨厌他的人则说他是“宰相合肥天下瘦”。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李鸿章的能力很大。

由他主导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并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清朝一书生与“妹妹”成婚,生个儿子却改变中国百年历史

纵观读者们的评价,绝大多数读者几乎都只着眼于李鸿章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软弱,以及主导洋务运动时的铁腕,却极少关注到李鸿章的家庭。因此,笔者的这篇文章就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李鸿章父亲母亲身上的故事。

李鸿章的父亲叫李文安,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家中排行最小,但却最幸运。他并非那种天生就聪明过人的天才,可他绝对是最刻苦用功的听话孩子。当别人4岁就能上启蒙课,13岁就能考上秀才时,他才刚刚掌握了“四书五经”。不过,别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进士及第的梦想,却奇迹般地发生在了李文安这个瘦弱的“病秧子”身上。1838年,李文安荣登道光戊戌纽福保榜进士112名,从此开始了他的官场之旅,而那一年他37岁。

清朝一书生与“妹妹”成婚,生个儿子却改变中国百年历史

在此之前,他已经娶了妻子,并生下了孩子。这个妻子,比较特殊,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妹妹”,虽然也姓李,但彼此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原来,李氏本是同县李鸿谟的女儿,只因家中太过贫困,李鸿谟便将浑身长满天花的李氏遗弃在了路旁。待到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路过时,正好见到她啼哭不止,浑身发烫。李殿华虽然也是个普通百姓,但他不忍一个小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况且他还略微精通一点医术。于是,他便将李氏带回了家中,并细心调治,最后居然奇迹般的康复了。

康复后的李氏,由于实在无处可去,只好选择留在李家,成了李家的一分子。李氏知道李家老太爷对自己有恩,所以她在李家一直非常的勤奋,一得闲便抢着干活。李殿华对此,深以为意,在他心里也早已将其视为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

清朝一书生与“妹妹”成婚,生个儿子却改变中国百年历史

令李殿华没想到的是,李文安也早已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长着满脸白麻子的善良少女身上。长大后,李文安慢慢的便将这份心事表现了出来,加之李氏的容貌实在无法找到一门合适的婆家。李殿华略微思索一番后,便命他二人结为夫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氏与李文安的结合确实是妹妹嫁给哥哥的行为。不过,鉴于二人并没有血缘关系,且李氏也只是李文安父亲领养的孤儿,因此,二人的结合是绝对不能视为近亲结婚的。

也许是李氏这个贤内助为李文安带来了好运,自李文安走上仕途后,他的几个儿子也相继走上了仕途,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李鸿章。

清朝一书生与“妹妹”成婚,生个儿子却改变中国百年历史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虽然存在很大的非议,但赞赏与辱骂并存的现象,不更可以说明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之深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