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適可而止——生命最好的禮物

人的一生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得不到回報的付出,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打擾了別人傷了自己。

別人幫你,那是情分;不幫你,那是本分。

人心貪婪,總是進了一步,還想再進一步,懂得適可而止,才能存長久之道。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掌握一個度。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木頭燒大了不叫炭,而是灰,聰明的人懂得乘風而上,大智的人知道適可而止。

得不到回應的熱情,就適可而止,不要糾纏在別人的情緒中,不要拿別人來折磨自己。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給的。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

花開一季,人活一世;適可而止,濃淡相宜。得到時不自喜,失去時不抑鬱。

留一點好處讓別人佔,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故事1

鄰居家生了一個孩子,是早產。鄰居擔心孩子帶不活,就一天到晚給孩子吸氧。結果,孩子無緣無故地雙目失明瞭。

鄰居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是,孩子失明是因為長時間吸氧,造成氧中毒。

鄰居無法理解,吸入氧怎麼會中毒呢?人每時每刻都在吸入氧,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氧,氧是維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質,它怎麼會有毒呢?

醫生說,氧沒有毒,但多了,就成了毒。

醫生的話,讓我想到,世事大抵如此,再好的東西,對生命再有益的東西,多了,就會走向它的反面。比如,愛太多,就成了溺愛,樂太過,就會樂極生悲。也許,這就是貪多必失、過猶不及的道理吧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故事2

我家的後園有兩株小樹。一株是楊樹,一株是柏樹。因為我對楊樹情有獨鍾,所以對那株楊樹也就特別關照,天天為它澆水,時不時為它施肥。而對於那株柏樹,看也難得看一眼,更不用提為它澆水施肥了。

這一年,天大旱,由於用水緊張,不能再給楊樹澆水了。楊樹斷了水後,生命變得十分脆弱,葉子一天天干枯下去,最後整棵樹都枯死了。而那株被我忽視、被我遺忘的柏樹,卻奇蹟般地捱過了大旱,生存下來,長成了參天大樹。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有時,人生的成長也是這樣,過分的溺愛,不但不利於人生的成長,反而使人生的成長變得畸形,甚至夭折。

而那些平時被我們忽視、不被我們關注的人,卻依靠自己的“根鬚”,吸收生活土壤的營養而成長起來,成為棟樑之材。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餘地,得到時不自喜,失去時不抑鬱。留一點好處讓別人佔,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

人生,糊里糊塗的過著,沒心沒肺的活著,挺好。

真的不需要太明白,太清楚。世界很大,個人很小,沒有必要把一些事情看得那麼重要。

人生是一條河,順流也好,逆流也好,沒人願意停止;人生是一趟旅程,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沒人願意退出;人生是一道風景,有風也好,有雨也好,沒人願意錯過。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免得傷人傷己

盡心了,盡力了,無愧就好;得到了,失去了,知足就好;緣聚了,緣散了,隨緣就好。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留不住,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