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寄生蟲》能得到東西方不同國家觀眾的共鳴,而《戰狼2》《流浪地球》則做不到?

衰默


要探討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考慮影片背後的背景。

《寄生蟲》

北京時間2月10日,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韓國片《寄生蟲》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大獎。

這些獎項無疑是對一部電影拍攝水平、劇本和所講述故事的最大肯定,《寄生蟲》能獲得這麼多的大獎肯定是從某個方面打動評選委員會。

故事劇本起源於2013年,電影講述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基澤(宋康昊扮演)成天遊手好閒,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基宇(崔宇植扮演)靠著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樸社長(李善均扮演)的家應徵家教,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因而被捲入一連串意外事件中……

這部影片帶給人們很多的思考:

(一)在這個階級高度固化的世界窮人怎麼樣才能跨越階級的壁壘,從而改變自身的命運?

(二)政府應該作出什麼努力來促進階級流動,讓窮人也能靠自身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三)社會應該怎樣給予窮人更多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我想這些才是這部電影讓全人類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

《寄生蟲》所講述的故事是全人類所面臨的問題,無關東西方的陣營,也無關東西方意識形態的對立。所以能取得東西方的一致的共鳴。

《戰狼2》《流浪地球》

在個人看來《戰狼2》和《流浪地球》的故事並不算完整,且有眾多的bug,至於能取得這麼高的票房就不得不歸功於“天時”與“地利”。

《戰狼2》“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是中國人的愛國熱忱,且影片中存在與美國的對比。所以種種原因造成了《戰狼2》的影響力只會在中國,自然也無法引起西方觀眾的共鳴。

《流浪地球》的確是中國拍的最好的科幻題材影片,但與那些美國科幻大片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就光從票房來看,《流浪地球》的海外票房的確少的可憐。

期待有一天也有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精神的影片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觀眾的共鳴,能夠在國際舞臺上一展“中國風彩”。


開懷傻樂


首先西方主流的價值觀認同。這部電影,基本思想與西方的叢林法則競爭法則大體相似。不得不承認,這種心計和不斷出現的強中更有強中手以及不斷以命撕逼的生存競爭的劇情進展,強烈的打動吸引了奧斯卡評審們的心。所謂狼性,在此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西方文化中,狼性是最重要的靈魂所在。如今美國上層社會中,很多甚至是大多數人的家族發跡史都是屌絲庶民心計血拼之後成功。吃人不剩骨頭,正是西方價值觀的核心所在。所以,韓國電影最巔峰的作品,以這樣的價值觀征服了奧斯卡,不得不說是一種成功,也是一種完敗。沒有人性,毫無底限,不知廉恥,無所顧及。這片子的殘忍程度,比起那些暴力恐怖片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把自己丑化到這一步,醜化到連西方人都瞠目結舌的地步,換來了所謂"勝利",真的值得羨慕?所以,中國人真的做不到這一點,也不可能會憑這一點來獲得所謂西方世界主流電影文化的認可。戰狼反應的是中國軍人在世界大舞臺正在扮演的角色,正義有禮卻也不失兇悍,有責任有擔當,不搞強盜小人之類的事情。這是中國軍人在國際上的形象之作品,是大中華氣度的體現。流浪地球,那更是中國文化的精妙之所在:帶著故鄉去流浪,讓故鄉與我們一起生存亡。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在這一部科幻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流浪地球,或者說帶著地球去流浪。在關鍵時刻,整個華夏民族甚至於整個世界守望相助,成為一體。這是真正偉大的作品,反應是一個偉大國家高尚的民族精神。從這些方面總體講,寄生蟲一類的電影是韓國人犧牲掉本土文化徹底西化並且是徹底無底限西化的產物,沒有了自我,附和了別人,換來所謂認可。這樣的認可,戰狼和流浪地球確實做不到,但我們不會為之感到自卑,而是無上光榮。








90後電影愛好者


不請自來

您好,我是望百,一個專注於影視內容的小萌新。

為何有人說《寄生蟲》能得到東西方不同國家觀眾的共鳴,而《戰狼2》《流浪地球》則做不到?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向入手。


為什麼《寄生蟲》那麼受歡迎

《寄生蟲》說的是什麼?

是對富人的鞭撻?還是對窮人的諷刺?

都不是,這就是一個荒誕的故事。一個經過精巧設計構建出來的二元社會的故事。

它甚至沒有給出一個明確完整的中心思想。

它所反映的不旦旦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某一個人。

而是一群人,一類人,是整個國家和所有國家都呈現的社會形態。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寄生蟲》足夠好看。

步步緊逼的敘事節奏,在眾多奇幻,動作片中夾雜的足夠冷門的現實主義題材

做人嘛,誰不圖個新鮮呢?

這更讓人有共情能力。

還有另一方面的,是《寄生蟲》的隱喻

足夠簡單,足夠直白。

你不說,但我知道你所說的是什麼東西。

這也符合各國觀眾的審美能力。

雖然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回味。但是足夠震撼,不就夠了嘛。


為什麼《戰狼》和《流浪地球》做不到共情

因為成片質量來看,

無論是《戰狼》還是《流浪地球》都沒辦法打的。

《戰狼》就很老套了

然而,對於中國觀眾的意義非凡,這是我們第一次的擁有好萊塢的製片工業一樣

“藝術就是爆炸。”

這種爆米花電影

對於其它國家來說確實很難達到達到共情

《流浪地球》就更加複雜了

我們先來看看imdb的高分評價吧

(我也不喜歡吳晶的《狼戰士》)

帶著地球逃離,多麼浪漫多麼新鮮的設定。

足夠強悍的特效團隊,燒錢如流水的大場面。

誰不喜歡?


我們再看看低分評價

這也是很多中國觀眾承認《流浪地球》的問題。

武戲有餘,文戲不足。

(吹爆的人都不覺得地球線的煽情戲很尬嘛?)

包括吳京的演技在這部戲也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


總結

如果想要作品走向世界

最根本的一點是

質量能打

說起來我覺得更適合和《寄生蟲》做對比的應該是《藥神》

這部片子豆瓣9.0,imdb8.0

在國內外的口碑都蠻不錯的其實。


望百


最重要的是:西方主流的價值觀認同。這部電影,基本思想與西方的叢林法則競爭法則大體相似。不得不承認,這種心計和不斷出現的強中更有強中手以及不斷以命撕逼的生存競爭的劇情進展,強烈的打動吸引了奧斯卡評審們的心。所謂狼性,在此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西方文化中,狼性是最重要的靈魂所在。如今美國上層社會中,很多甚至是大多數人的家族發跡史都是屌絲庶民心計血拼之後成功。吃人不剩骨頭,正是西方價值觀的核心所在。所以,韓國電影最巔峰的作品,以這樣的價值觀征服了奧斯卡,不得不說是一種成功,也是一種完敗。沒有人性,毫無底限,不知廉恥,無所顧及。這片子的殘忍程度,比起那些暴力恐怖片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把自己丑化到這一步,醜化到連西方人都瞠目結舌的地步,換來了所謂"勝利",真的值得羨慕?所以,中國人真的做不到這一點,也不可能會憑這一點來獲得所謂西方世界主流電影文化的認可。戰狼反應的是中國軍人在世界大舞臺正在扮演的角色,正義有禮卻也不失兇悍,有責任有擔當,不搞強盜小人之類的事情。這是中國軍人在國際上的形象之作品,是大中華氣度的體現。流浪地球,那更是中國文化的精妙之所在:帶著故鄉去流浪,讓故鄉與我們一起生存亡。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在這一部科幻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流浪地球,或者說帶著地球去流浪。在關鍵時刻,整個華夏民族甚至於整個世界守望相助,成為一體。這是真正偉大的作品,反應是一個偉大國家高尚的民族精神。從這些方面總體講,寄生蟲一類的電影是韓國人犧牲掉本土文化徹底西化並且是徹底無底限西化的產物,沒有了自我,附和了別人,換來所謂認可。這樣的認可,戰狼和流浪地球確實做不到,但我們不會為之感到自卑,而是無上光榮。


說叔


韓國電影《寄生蟲》反映的是貧富差距,階級固化,人性善惡的帶有諷刺性的主題,符合大部分資本主義國家的現象。階級沒有國界,貧富也沒有國界,所以更容易引起東西方觀眾的共鳴。《戰狼2》描述的是中國部隊海外救援的過程,影片基本上全方位的展現了軍人的熱血和精神,再加上打鬥的場面非常激烈,幾乎是以熱血開頭,以熱血結尾的一部軍事動作大片,觀看過影片的人都被影片所透出的愛國情結和軍人品質深深打動,這屬於我們中國人的愛國情懷,只有我們中國人才能體會。其它國家自然無法體會其中精髓,自然也無法引起共鳴。《流浪地球》題材是科幻片,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他是科幻題材的一個突破,是中國科幻片的先行者、拓荒者。無論情境還是場景都拍得很真實。影片講述的情感也是中國人秒懂的情感,中國式父子情。所以能讓國人看好!但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他們的科幻片拍攝水平不得不說已經遠遠領先我們,所以他們並沒有我們這麼強烈的共鳴。






zml無跡


一、這其實是中西文化的差異與不同。戰狼二和流浪地球有中國儒家文化獨特的大家文化,所以冷鋒會為了平民返回,中國會帶著地球流浪。相反的是,西方更注重個人英雄主義。

二、流浪地球本質上是特效災難片,說白了看它看的主要還是特效,共鳴則來自於國家認同感,同樣的特效災難片各個國家都不少,(當然流浪地球在國內很不錯了,在國內是里程碑)。其他國家眼中的《流浪地球》可能和我們看《2012》《極度恐慌》差不多。

三、韓國人這次的片子《寄生蟲》正好性格了西方的胃口,共鳴則來自於它確實很符合奧斯卡學院派的價值標準,社會問題、階層對立以及社會背景下的人性透射,奉俊昊本來就擅長此類題材。


東葉景後生仔


《寄生蟲》之所以獲得如此大的成功,得到東西方觀眾的共鳴,個人認為除了電影本身精妙的情節設計,與緊湊的敘事方法外。更主要是因為它採用一種戲劇性的手法將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表現出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東方醜陋色彩。

另外,電影本身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觀點,闡述到底社會的寄生蟲是誰,這樣就足夠讓觀眾在看後,進行討論與思考,從而帶來更大的關注。

同時,在電影中給大家展示了不同階層人士的特徵,簡單來說,就是富人單純善良,窮人狡黠貪婪。這樣也在無形中討好了富人,而獎項與宣傳決策權恰好在他們手上,你說巧不巧。

而國產品《戰狼2》與《浪落地球》儘管在我們中國反響熱烈,叫好又叫座,可是它宣揚的是我們中國的愛國情懷與中國作為世界救世主超級英雄主義。

本來大部分西方國家就對我們抱著敵視態度,他們怎麼能接受一個東方面孔作為世界的救世主。

說到底,世界性大獎只要是由國家,地區或者組織主導的,都不過如此。

想想當年美國奧巴馬摘得諾貝爾和平獎,我就笑了,小布什真的為奧巴馬鋪路了。





老重


《寄生蟲》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用黑色諷刺手法,在討論一個社會敏感話題:階層。

社會的兩級分化,“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這個問題不論東西方皆存在。

電影中用寄生關係這個特殊的方式將兩者聯繫在了一起。

這兩者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會讓觀眾帶入角色,從而引發共鳴和思考。

《戰狼2》和《流浪地球》都是近年來我國的優秀電影。漂亮的票房成績和良好的口碑都說明了這點。

但這兩部電影為什麼只在中國有影響,國際上卻沒什麼水花呢?

《戰狼2》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它中間有宏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但這些也限制了它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流浪地球》也存在著同樣的情況,對於國人來說這是一部宣言愛國主義的影片,影片的也被稱作中國科幻片里程碑,但這些技術在國外已經有了,由於是末日題材的影片,內容也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好的電影只要和觀眾的思考與共鳴的。

這些正是《寄生蟲》這部電影的優秀之處了。





Ting婷tt


共鳴原因很多就看是否能夠引起我們內心那種罷了

這些就要以下兩點點說明

題材不同,受眾不同

首先從題材上來說,《戰狼2》《流浪地球》前者屬於是一部硬核動作戲,更多的是愛國情懷,可以說是家國情懷的元素比較多一些;另一部《流浪地球》也屬於此類電影,只不過它是科幻電影,開啟了我們熟知的國產科幻電影領域。而《寄生蟲》呢,它與這兩部電影的題材不一樣,則受眾群體也就不一樣。作為一部看似小眾題材的《寄生蟲》卻是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就是因為它接地氣。它反映的是我們熟知的生活周圍,因為就生活而言,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切合與實際。

內容走心,原生的困擾

我們熟知的原生家庭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了,但是在《寄生蟲》內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對於生活的一種苛求,或者是一種接近於“內心有些變態”的嚮往,畢竟富足的生活誰都會嚮往。在這樣的生活中,原本窮困的一家人一下就過上好日子,難免有些“驕傲”,這種驕傲源於內心上的驕傲。可以說這種原生家庭 更是底層形式的家庭風氣,在歐美和我們的身邊也是存在的。因為多數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波奮鬥,能夠引起共鳴是肯定的,就如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一樣,讓所有奮鬥的人都有共鳴。


娛咖說


首先,這三部電影我都看了。都是很好的電影。

我想題主想問的重點是《寄生蟲》作為一部韓國電影,為何能獲得奧斯卡2020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得到西方認同?

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東西方文化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巨大差別吧。也就是看電影主角做出選擇時,是單純個人角度出發還是摻雜考慮了社會,國家等集體主義因素。

《戰狼2》《流浪地球》,有體現很多國家意志,個人服從社會意志的情節體現。《寄生蟲》基本沒有這樣的情節設計,完全是在寫個人,為了生活甚至生存,完全是個人意志驅動。

1980年荷蘭學者Geert Hofstede在《文化的後果》提出四個跨文化緯度,其中體現東西方主要的價值觀差異。他的研究得到了世界人類學研究的廣泛認同,一直延續至今。

四個跨文化緯度的第一項,就是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差異。

文化價值觀只是不同和差異,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差異的確造成了東西方交流上的困難和障礙,也就是互相難以認同。具體回到題主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在國內大受歡迎的《戰狼2》《流浪地球》沒有獲的奧斯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