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每天一本书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原著 | 陶尚芸

解读 | 云晞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静下来,一切都会好》,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当今世界,人人都活得很忙。忙碌仿佛成了现代社会的众生相,它吞噬着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消磨着我们对生命的感知。


忙碌确实有好处,但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从繁忙之中抽身后退一步,让心灵回归安静的状态。


就像《静下来,一切都会好》的这本书中说到的一句话:心静,才是最美的生命姿态。


本书的作者陶尚芸,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多年来致力于女性励志课题的研究,出版过多部畅销作品,而且有着超群的心理学知识与经验。


这本书从静心与幸福的关系出发,以人生修养哲学为立足点,目的是为启迪读者的心灵,静下心来感受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体验这趟静谧的时光之旅。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下来生活,不必太追求完美


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很多。


这样的人,他们容易患得患失、畏手畏脚。他们担心的事情也很多,害怕犯错、害怕遗憾,不允许有任何一点缺陷存在。


但实际上,对生活过于苛求完美是一种极其不现实的态度。毕竟,生活从来不完美。


接受不完美,让自己更加完美,只是生存的智慧,也是获得幸福的法宝,更是快乐人生的源泉。


从前,有一个农民,他偶然间捡到一颗大珍珠。珍珠虽然很美丽,但光滑的表面却有一个小斑点。


农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此他深感遗憾。他想方设法要去掉珍珠表面的斑点。


第一次,他刮去珍珠的一部分表层,但斑点还在。第二次,他又刮去一层,可斑点依然在。他不甘心,于是一层接一层地刮下去。等斑点刮完的时候,珍珠也没有了。


农民从此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才醒悟,懊悔自己当初不该奋力追求完美,不然珍珠现在还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极端的错误。这样做不仅会错过很多美好,更会失去眼前的生活。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即便是月亮,都有阴晴圆缺的时候。


遗憾和缺陷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过于执着不懂变通,只会陷入完美主义心理的误区,错失机会。


我们所谓的完美,是相对缺憾而言的。接受不完美,然后做出努力去改变,才能让自己更加完美。


毕竟,不完美也是一种美,人生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才得以精彩纷呈。


当你真正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当你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真实简单的快乐与美好。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下来感受,

想象一下自己有多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


一份心仪的工作、一份舒适的生活,好友两三、家人常安。


但我们往往最容易忽视这种细微的幸福,也许是因为不满足,又或许是看待事情的态度太过悲观。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是大同小异、相差无几的。但即便是一样的经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看待,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看到同样的半瓶酒,悲观的人却只会抱怨,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只剩一半了呢?而乐观者却会这么想: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作为当今社会中的人,这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是不可或缺。


不管未来的路途多遥远、过程多么坎坷崎岖,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个美好的信念,怀揣一种积极的希望,就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积极乐观的心理及人生态度呢?


首先我们可以增加掌控能力,指的是因地制宜,为适应环境做出的有效的自控能力。


这种自控能力,是一个人自我激励的重要因素,拥有自控能力的人,做事效果甚佳,越能应对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还要保持保持正面的情绪。


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我掌控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保持积极的思想。比如,在遇到困境时,我们可以多多回忆过去的一些美好经历,而不是一味沉溺于眼前的窘境。


因为当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被爱,自身拥有可以自我满足的关爱时,才会愿意去关爱身边的人。


当我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加上积极的心态,彼时我们就懂得如何驳斥负面思想,植入正面思想,进行自我调节和鼓励,自然而然将自己的心态扶正过来。


虽然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单凭我们个人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让我们内心充满更多正能量。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下来思考,扭转人生不是传说


思考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我们放弃原本盲目的固执,从而选择更加通达的通道;它可以让我们的思维产生改变,做出正确的决定。


古代圣贤孔子有一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思考和学习两者之间的重要性。勤奋学习固然是好,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同样的,如果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荒废了头脑,因为没有知识补充能量。


只有当两者结合,勤于学习的同时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行动能力,以此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标走近。


善于思考的人一般也善于发现,善于发现的人才能从同一件事情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转变思维,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放弃原本盲目错误的执着,舍弃固有思维的束缚,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所以,当你碰壁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也许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向你招手。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也许下一个路口就是出口。


静下来,认真地想一想吧。思考是成本最低却最见成效的智慧。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人生中有太多事情需要思考衡量,作出决定。有些事可以想得通,有些事却百思无解。


想不通的事,不妨顺其自然放过它,也放过自己。


思考是一种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智慧。经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就逐个击破。


倘若无法想通,就顺其自然。这样,人生才不至于被那些无谓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也不会让自己深陷那些无谓的纠缠中,从而与本该美好的生活渐行渐远。


当你终于放开那些想不通的问题时,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经过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身心都豁然开朗,看世界的双眼也会更加澄澈透亮。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静下来计划,失败了要懂得自省


计划是人们行动的蓝图,是量化了的人生梦想。


人生目标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有了目标,人生才更有意义。目标明确,行动起来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无数成功学家对成功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成功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实现既定计划的过程。


机会面前,人人可以争取。想要的成就,也得自己去争取。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他就会比没有目标的人更加努力。即使失败,只要梦想还在,只要不忘初心,只要继续勇往直前,梦想总有实现的一天。即便最后没有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也将受益匪浅。


当计划失败的时候,你也应该第一时间静下来反省。


反省失败的原因,反省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反省自己的情绪,反省自己的态度。


培根曾有一句名言:“凡事不可急于求成。放慢些,我们才能更快。”


现实中很多人往往都会为了追求速度,把原本可以轻易做好的事情搞砸,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当一个人在心乱如麻,急于求成的状态下,他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不良情绪,快速静下来呢?


作者说,最简单的是敞开心扉,保持心胸开阔,正确对待压力,继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乐观处世。


遇见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人和事,不要害怕,不要胆怯退缩,正面接受他的存在,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会慢慢成熟起来。


凡事多往好处想,你就会拥有比旁人更稳定的情绪,更愉快的心情。凡事多往好处想,你就会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希望,从而产生更大的行动力。


生活中不会全是让我们笑逐颜开的日子,人生也不总是处处艳阳天。有时候,困难和逆境总是跟你如影随形。


相信自己,给自己一点鼓励,给自己一点儿掌声,你也能战胜困难,跨过逆境,拥抱美好的生活。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以上就是本书的全部精华内容。


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心静时,过往的纠缠都可以搁置在一边晾晒,而你独享此刻宁静的光阴。


所以,停下来,静一静吧。


静静地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吃一顿饭,走一段路,看看路边的风景,关心身边的亲人。于喧嚣中体会世界的静谧,于繁忙中感受生活的静谧。


静下来生活,珍惜当下;静下来感受,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静下来积累,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静下来反省,乐观处世,改善日常焦虑。


就像古印第安人流传着的一句千古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与Pexels


*文:云晞,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