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看《中国诗词大会》是什么体验?

蓝家三哥


我个人认为学霸会从诗词大会的题目中发现更多考点,他们不会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理解上面,而是发现诗词的别样的美,比如说诗词的其他含义,和诗词的运用于生活


胡昱阳


请看另一篇

本人也算是一个学霸了,平时的诗词储备量也不少,但诗词大会的选手还是让人惊叹。

首先是对诗词记忆的准确程度。时间久了,有些诗词记得会不准确,加上一些歌词和俗语的流行,更让人容易混淆。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就跟那个百人团选手一样,记成了在地愿结连理枝。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本来我是知道应该是更尽一杯酒,但被选手解释一番后,我也有点不确定了。

然后是诗词的储备量。相比诗词大会的选手,我的储备量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我只是记得上学学过的和比较熟知的一些诗词,选手们随口说出的一些句子,经常觉得似曾相识但想不起来,诗经离骚里的句子根本就是闻所未闻。

第三是对诗词的敏感程度。这充分体现在康震老师临场题图猜诗词的环节,只有对诗词充分理解,对诗词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才能在第一时间猜到答案。这点最佩服陈更,往往康震刚画了几笔,她已经猜出答案了。有一次康震画了一棵树和半艘小船,她马上猜出是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四是对诗词的熟悉程度。在飞花令中和超级飞花令中,我有时候也能对出一些,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为过度紧张只能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只有对诗词极其熟悉,才能在第一时间说出答案。

有人说诗词大会是有题库的,但了解一下一整季的节目中,诗词覆盖的范围,你就会知道所谓题库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素养和积累。就像大学老师之前,大家都等着老师划重点说考试范围,但如果老师说考试范围就是整本书,临时抱佛脚的学生一定是欲哭无泪的。







文化综艺荟


学霸……我这个我们班垫底的学渣来说说吧!顺便说一句,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说句实话,我个人觉得比赛难度不大,如果你高考之前认真复习了必背的那些古诗词,你已经能应对百分之六、七十了,剩下你平时多积累一点的话,除了飞花令和最后一场决赛的题目,你应对起来不难。

如果你能系统的接受几年传统文学方面的教育,只要你能适应答题方式和类型,到百人团前五名不成问题。



飞花令,画图猜诗词的题目,提示题等这些需要一点点机敏与技巧。

个人觉得这比赛太过于偏重知识类型的题目,没有理论型的题目,比如古代的文学批评,诗词鉴赏之类的。不过,鉴赏这种东西主观性太强,没法出题目。

背书背诗词特别多,你能力强我确实佩服,我记性就不好。但是,检验一个人真正的水平可不止这些记忆的内容。

当然了,武亦姝妹妹在场上说她对诗词的感悟,我听了觉得还是挺舒服的。她说的很有生活气息,确实不是死记硬背。

现在有很多厉害的这方面高手,写诗填词水平都很高,只不过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普通大众不理解罢了。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


半卷


这次陈更没有来算对了。但是彭敏来比赛有失公平,他都参加过好几次了,还取得了挺好的名次,这次又来,把新手都挤的出不来!下一季诗词大会应该有新规定,凡参加过比赛,获得过名次的选手禁止报名!


贺兰山上一棵树


中国诗词大会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识,每期节目出现的诗词都是我们伟大的诗人,词人的经典作品。

我不是什么学霸,但是,我也喜欢看这类的节目,就像之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样,总是喜欢边看边答,看看有哪些是我不会的,还有那些我还没有接触过的。

看到节目里头的那学霸,觉得他们很用功,对古典作品的掌握和了解真的是太多了,就像要我说出带有什么的诗句,我最多就想到中学学的那几句诗歌,更不用说课外的了。

总之,看到节目里的大神,我真的是深深地佩服他们。


小哥爱动漫


最励志的冠军还是外卖小哥~~~雷海为,彭敏眼中的扫地僧


寒含


什么学霸不学霸,学渣不学渣!只要你有一颗爱好诗词的心,静下心来捧起书本去学习,所有人都可以。



这次节目里很多人,比如白茹云,比如那位修自行车的大爷王海军,送快递的老曹,他们都不是学霸,但是都能走上诗词大会的舞台!


江山华图为君守


玩儿飞花令的才子佳人


隐居探花


《诗史篇》

仓颉造文字,开启蒙昧衣。

上下五千载,文明贯东西。

艺术宝库里,中华好诗词。

源远起甲骨,风雅颂诗集。

六国分歧义,始皇复统一。

先秦传汉晋,又兼歌赋遗。

吟哦即享受,唐宋风行之。

元曲及杂剧,甘之如化饴。

明清再延续,国粹来京畿。

锤炼至今日,纯青属第一。

奇文共欣赏,异义相与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