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中國式父母”

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以及希望孩子聽話,是“中國式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特點。總量個特點歸根結底,就是對孩子的控制。

很多父母,嘴上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一邊要養育獨立的孩子,一邊卻在步步為營地“引導” (不如說是干涉)孩子,殊不知,有意或無意的讓孩子依賴自己的父母,他們將來收穫的是一個對父母不滿、甚至憎恨父母的、叛逆的孩子。

的確,作為父母首先應該明確養育的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其次,獨立不能指望孩子自己學會,也不能指望著整日包辦的養育中孩子長大就自然獨立,獨立的孩子都是用心養育出來的。

獨立不僅僅是從小會自己做好日常事務,更是成年後具有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的能力。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以及缺乏對生活的激情

在街頭巷尾的散語閒談之間,我們總是會聽到互相吹捧別人家的孩子或者是自己家的孩子是個“特別聽話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從小看起來,一直沒有什麼問題,但他們長大後,往往活得很不快樂,因為他們活的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按照父母與周圍人的期望而活。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strong>不要讓孩子太聽話

曾經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班裡老師讓每個人報名一項自己喜歡的樂器,參加課外特長班,老師告訴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

第二天學生們都興高采烈地報名了自己喜歡的樂器,只有一個小男孩有些悶悶不樂,老師問他為什麼,他說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就讓媽媽幫自己選了小提琴,老師問“那你喜歡小提琴嗎”,男孩說“我真的不知道,我是聽我媽媽的話才選的”。

後來,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確實不喜歡學小提琴,而且也並不適合。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大家看,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案例,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好孩子根據父母的喜好做出選擇,結果卻並不理想。如果這是讓孩子選擇大學專業、選擇自己的工作領域呢?

沒有主見的孩子,遇到事情不知道自己拿主意,過分依賴父母,真的不是 一件好事!

<strong>當家長對孩子的人生過於干涉的時候,孩子很可能會推遲叛逆期的到來

太聽話的孩子,可能因為叛逆推遲,要走更多的人生彎路

胡慎之曾經說過:叛逆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

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出現叛逆的表現,這是為了完成必須自己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而那些過於聽話的“好孩子”,由於父母的控制慾太強,一直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壓制孩子的“叛逆”。於是一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

曾經在《金牌調解》的節目中,有過這樣的一個孩子,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從小都是班長,平時聽話,成績優秀。但上了大學後,他開始變得無所適從,因為之前都是被父母安排的,現在忽然父母不在身邊,很多事情沒有辦法自己搞定。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雖然他依然擔任班長,但大學的班長與中小學的完全是兩回事。

他發現很多事情不僅自己應付得焦頭爛額,還因此經常和同學而鬧矛盾,遭到了同學的排斥和老師的批評,他感覺到內心疲憊不堪,很有挫敗感。網絡遊戲成了他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

到了大二,他開始常常上課睡覺甚至開始逃課,有一天,他打電話告訴媽媽要退學,因為在大學呆不下去了。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媽媽極為震驚,繼而堅決反對。在兒子以“不退學就自殺”的相逼下,她勉強同意讓他回家休學一年。

兒子回家後,整天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媽媽心中無比焦慮,她為了不浪費兒子的時間,自作主張地給兒子報名了一年的英語培訓班,理由是以前兒子喜歡英語,這也是在讓他做喜歡的事。

沒想到兒子只學了半個月,就放棄了。媽媽發火、打罵兒子,遭到了兒子強烈的反抗。無奈的媽媽放棄打罵,試圖說服兒子,兒子卻把自己關在房間,拒媽媽於門外。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媽媽因此感到非常委屈與痛苦,向欄目組哭訴求助:曾經聽話懂事的兒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兒子說,以前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安排的,自己什麼都不用想。上了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很無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一切變得越來越糟糕,所以呆不下去。

至於之前“喜歡”英語,其實是因為父母的控制慾太強了,他認為學好了英語就可以出國,遠遠地離開他們。所以,他的內心並不是真的喜歡英語。

這就是叛逆期推遲的一種體現。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再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父母應對此有所警覺,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減少他的依賴。

<strong>特別聽話的孩子還有另一個不好的後果,那就是缺乏對生活的激情

這樣的孩子從小看起來,一直沒有什麼問題,但他們長大後,往往活得很不快樂,因為他們活的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按照父母與周圍人的期望而活。這導致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內心常常感覺疲憊,因為缺乏內在的動力,都是被外力逼著走。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他們就像是一個提現木偶,只是被線繩牽著走,當終有一天,繩子斷離,他們甚至就連走路都無法做到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很多父母只讓孩子聽話,不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由於他們覺得自己有經驗,知道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什麼才是孩子長期所需求的,所以,總是忍不住要代替孩子做選擇。

不要替孩子搞定一切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不要試圖替孩子搞定一切,否則孩子會失去努力的動力和方向。很多孩子因為有父母為自己搞定一切,或安排了後路,便覺得不再需要努力,甚至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義是什麼,放棄了對自己人生的追求。一個人真正的動力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要什麼,能做什麼,並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培養孩子獨立的品質就格外的重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對孩子的陪養需要從小開始,推薦家長們看看忍住!別插手系列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並且,這套書是來自日本著名的家教網站,裡面的錦囊都是日本和美國的育兒專家的思想精華,非常實用接地氣。整套書非常的適合我們3歲+孩子的爸媽們來讀。

《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成長,讓孩子們能夠“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掌握正確的金錢觀”。 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他們在家的狀況,適當地教會孩子們去做這些事從這些方面去培養孩子獨立的品質。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針對每一個方面,都是從生活中列舉各種各樣的小事情,然後具體的給出指導性的建議,並指出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給出方案去解決。比如,看如何利用表格來實踐讓孩子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書中還提出了15種對孩子培養時間意識和管理的訓練方法。幫助孩子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太聽話的“好孩子”,將會有兩個惡果:叛逆期推遲和缺乏生活激情

82元一共3冊,提醒我們不要做一邊抱怨一邊幫孩子收拾的父母,而是要學會用直達孩子心靈的溝通方法來讓孩子真正的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真正的人。

點擊商品卡即可直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