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四線城市,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30000一年讀個私立小學,也不願讀公立?

藍創ps


在三四線城市,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30000一年讀個私立小學,也不願讀公立?

對此我有切身的感受。我的孩子沒有進過私立學校,但我曾經有過這個念頭。後來經過幾番比較,才覺得孩子讀公立與私立沒有多大區別。

不過,許多家長們的心態並不一樣,而且容易受某種宣傳和現實的影響。

首先,在學校的硬件設施方面,私立學校一般要強過公立學校。

這是他們吸引學生家長的一個主要因素。而且有的地方不願意加大教育投入,樂得引進一批私立學校,既給自己教育發展長了面子,又給財政省了經費。當年我的孩子讀公立中學,本來這所中學是有相當教學實力的,排名老大,可是硬件設施已經有些破敗,實在不能想象這是一所老牌實力學校。

而且私立學校在方便家長方面有許多措施,比如封閉式、寄宿式等各種條件,方便了一些無法無時間管孩子的家長。

其次,私立學校將應試教育發揮到極致,注重在升學率方面加大宣傳。

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軟實力。畢竟這樣的事情在公立學校有許多禁止,但私立學校自有自己的辦法,否則何以招到那麼多學生。

實際上據有的教師講,私立學校不一定比公立學校的升學率高,只是私立學校在招生的門檻方面有考慮,公立學校是不能設門檻的,只要義務階段都得接受。這樣生源有了基本的保證,就為升學率打下了堅實基礎。

固然教師的水平、能力會有一些差距,但關鍵在於學生的基礎,以及學風的養成,生源是最為重要的。何況有許多私立學校,其師資力量是不如公立學校的。所以有的私立學校不得不請求地方的支持,藉助政策資源,幫助他們解決師資的問題。

第三,在小的城市,優質學校比較短缺。

一方面地方不願意投資建設更多的優質學校,另一方面又熱衷於引進民資建設優質學校。所以導致優質的公立學校越來越少,即便符合入學的條件,也往往讀不了書,差的公立學校又不願意去,只得轉投私立學校。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策略。

另外,私立學校都比較注重宣傳,慢慢在家長和社會當中形成了一種“貴族”品牌,你看看,既要花那麼多錢,還不容易進來讀。


碧翰烽


我的表哥來自農村,夫妻倆在市區上班。每個月收入不高,但是支付了家庭所需費用,還有一定的結餘。夫妻倆是非常節約的人,因此,一年下來也能存幾萬元錢。侄女上初中時,本應該在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中學上學,但是表哥毫不猶豫的將侄女送進了市區的一所私立學校,每年花費近4萬元。當時我很不理解的問他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他的回答很簡單:希望可以通過讀私立學校讓孩子成功升入本市的重點高中(現在多花錢,以後可以少花錢)。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三年以後,侄女真的考上了我們當地排名第二的公立重點高中,今年也成功地考上了重本學校。

在三四線城市,很多人願意花三萬一年送孩子讀私立學校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當地教學成績比較好的公立學校孩子進不去,即便通過考試也不容易考上。一般情況下學生在戶口所在地就近入學。

2.私立學校具有比較好的環境和教學設施。

3.大多數的私立學校教學質量好,升學率較高。(當然也有少許的私立學校教學質量一般,家長將孩子送去私立學校只是為了有人幫忙照看孩子,但是這種學校生存很困難)

4.大多數的公立學校不允許分快慢班,而私立學校設置有實驗班和平行班,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學習和進步。


無憂草lucky


我發小月薪3000卻讓兒子上一年40000的私立小學。

我們都在四線弱的城市居住。

今天夏天一起喝酒的時候,酒過三巡,我說:最近也不見你出來玩了,每次約你都不出來,發小說:最近省吃儉用供學生,你不知道,我把瑞瑞送到xx國際學校,一年學費都40000,還不帶其他的費用,我一聽,都有點懵圈了,發呆了半天。我說:你一個月發3000塊錢工資,你把瑞瑞送到一年40000的學校,你一個月工資都不夠他一個月的費用。

他說:我當年借錢全款買的房,這些年也還的差不多了,不還有你嫂子麼,我們省著點。我是看中私立學校這幾點。

第一:私立學校是寄宿式的,在學校他能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

第二:私立學校除了完成上級安排的教學任務外,會按每個孩子不同的愛好和性格,再分不同特長班或者興趣班。

第三:私立學校和家長有一個很良性的溝通方式和次數,每週每個家長都可以面對面的接觸到每個孩子的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每一個細節。

第四:私立學校班級人數比較少,一班只有20多個學生,老師也可以關注到每個學生。

可能每個人看的側重點不一樣吧,我還覺得公立學校更適合孩子,公立學校有穩定的教師隊伍,雖然學生多,但會讓孩子懂得要努力爭取才能進步,也能讓孩子接觸到多元化的孩子。

你覺得的?






微觀一物


三四線不太熟,我在二線城市,目前也遇到了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孩子五年級,眼看著就是要決定是去私立還是公立學校就讀。因為今年秋季私立就開始報名了,如果想去就得趕早,否則可能就沒名額了。

我們這裡的以國內考學為目標的私立學校學費基本上是3-5萬之間,3萬的那種基本上都是剛成立的,5萬的屬於搶破頭進的;至於以出國為目標的國際學校費用就更高了,是普通私立學校的2、3倍甚至更多的學費。

<strong>因為不清楚題主所有城市的具體情況,所以我只能以我所在城市為例進行分析了,而且是以我個人的想法為分析依據。

選擇私立原因有二:

一、公立升學率、升學質量差。

我們本地公立是純電腦就近派位的入學方式。

以我家為例,公立派位的時候有一定的概率會派入一所奇爛無比的初中,一旦孩子派位進這所初中就基本意味著我家孩子以後只能靠課外輔導班學習了!——這是因為根據過往成績,這所學校中考成績稀爛!普高率遠遠低於全市的50%這個原本就不高的錄取率,只有大概20%多一些。而考入重點高中的人數還是在政策的幫助下才能勉強進入幾個!

所以在這種學校裡對於那些希望孩子未來能上個更好的高中的家長來說,學費是便宜了,但是恐怕會花重金在孩子的課外輔導班上的!而這塊錢就目前來看一節課最少200起,算下來的話,比上私立也便宜不了多少——儘管上了私立很多孩子還是要上輔導班的,但是畢竟基礎還是不同的,在私立校內部分的學習只要自己肯學,那麼基礎部分一定不差,而上的輔導班更多的是以提高為主。

二、我要去的私立初中一群學校的中考成績可以碾壓一個區的總成績!

這是什麼概念呢?

這個概念就是在我們的這幾所派位學校裡,集全校實力看出來的成績還趕不上人家一個班的成績好看!一個是上重點的人多的要命,一個是個位數……

這種情況,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雖然有人會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孩子肯學在哪都一樣”……

但是別人說可以,你自己說的時候是否真的有這個底氣呢?


反正我這底氣不是很大,儘管孩子現在成績非常好。

我說的這個情況畢竟是太特殊了!可能在很多地區是沒有可比性的。

事實上本地也有非常不錯的公立學校,但是因為是電腦派位,而且是面向全市的電腦派位,我是不太敢賭我的這個運氣……

因此基於這些原因我會傾向於選擇去私立就讀。

不過除了以上的兩個原因之外我還會考慮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

1、經濟條件、生活條件是否允許

學費就不說了,還有一個是接送孩子或者就近陪讀的問題,方不方便、代價能否承受!而且除了學費,其他的輔導班等支出也不會少了,所以這個賬要算清楚。

2、孩子特點尤其是心理特點

之所以先說“心理”而不是“學習”是因為我認為這個問題更重要一些!心理素質不太好的不建議去私立!否則各種壓力真的會讓孩子身心疲憊的。反之,私立是可以去的。畢竟私立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孩子抗壓能力比較差,心理素質比較脆弱,那麼我建議不要去私立。

3、學習能力和特點

如果孩子主動性比較強,能坐得住,那麼去公立私立都沒問題的;如果孩子能力有,但是屬於“不趕不走”類型的話,去私立比較好。反之孩子自主學習能力不弱,那麼在哪影響應該都不是很大。

4、公立質量如何

不是所有公立都不如私立的!就算是一般的公立雖然考入重點高中的少一些,但是畢竟還是有的不是嗎?

因此,到底是去私立還是公立這個既要從學校考慮,也得從自己孩子特點考慮!不能只看學校是“公”還是“私”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謝謝!你說的不對!我在三線城市,一個是私立學校學費沒有那麼貴,二個是大部分孩子還是在公立學校上學。

去私立學校有這樣的幾部分人。

1.父母做生意的,沒有精力管孩子,錢也相對來說比較充餘。

2.學習不太好的孩子,公立學校不願意接收的,家長為了給孩子換個環境,去了私立學校。

3.偏科的小孩。語數外都一般情況,可他在音體美幾科比較好,或者家長看學習不好,就向音體美髮展吧!我的鄰居有兩個孩子在私立學校上學,一個上初中,一個上高中,一個月回家一次,有一次,我有機會和他們交流了一下,他們告訴我:他們學校,學音體美的孩子比較多。

4.中考高中沒考上的孩子,拿錢去私立學校上高中的。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初中的孩子大部分在公辦上學,中考後學生就分流了,上國立高中的,上私立高中的,上中專的,上技校的!學費都沒有那麼高!

謝謝朋友們的美評!我國這麼大,各地情況不一樣,上什麼學,在哪裡上學,是經濟決定的!我說的是我們這裡的情況!是山東經濟落後的北三區!此問題不再討論了!謝謝!


語文萍


我兩個孩子都在私立學校讀書,都是從公立轉過去的,去私立學校都要考試,考過了才能錄取,小的上四年級,大的上初中。就私立和公立提出我個人看法,小學階段公立學校食堂都沒有,老師和孩子的相處的時間就那幾節課,除了講那幾節課的知識也不會教其它的,家庭作業基本都是家長輔導簽字,私立學校的小學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教孩子講禮儀,講文明,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小學就有很多社團了,這些都是公立不能比的,我家那小的轉到私立後比在公立習慣好了很多,有自信,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見人打招呼~

高中的話私立學校的估計很難和公立的重點高中比,我們市裡市一中,二中基本只招七百分以上的,生源好


2012108非漂


我家孩子就在三四線小城市的私立學校讀小學,一年學費是8000,加上每天16塊錢的伙食費(早餐+午餐+下午點心),雖然每年價格都會上漲一些,但是我還是可以接受的,相比公辦學校早中晚來回接送,私立學校早上送去,晚上接,一整個白天我都可以安心工作,最重要的是,我不用檢查孩子作業,只要孩子每天把作業完成即可,至於對錯老師會教孩子訂正,寫作業的時候我也不用大呼小叫,因為是計時制,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按先後寫完順序打卡,這樣磨蹭寫的慢的孩子打卡就晚,第二天老師會問孩子的,也會提醒寫的慢的孩子,慢慢的,大家速度都提快了


X薇兒


我們這算是五線城市,私立有錢成績不好進不去,高中更是精選,基本上公立初中年級前十名能進這所私立學校。我兒子為了進這所學校費了老大勁了,五年級開始請一對一的奧數老師,沒辦法雖然國家三令五申不讓學奧數,但是私立中學入學考試題40%都是奧數奧語題。兒子那兩年也辛苦,奧語英語奧數,週末時間都在補習,還好考進去了。初中進去也不敢鬆勁,原以為進了私立學校可以這麼高學費可以省了補習班費用,可是周圍同學包括學霸們依然在補課,我們不敢不補,高中時,還要刷掉40%的學生,也就是普通班差不多12名之後又要另選公立高中,但是進入這所私立高中 ,幾乎就算是半隻腳踏入了一本學校。學校每年高考一本上線率93%,二本99.3%,每年考上清北的也有二十多個,這個數據對於一個五線城市很是可以了,所以家長們趨之若鶩,擠破頭想讓孩子進入這所學校。學費每年33000,加上各種補課費,一年總支出得5萬,對於我們這些工薪階層確實有些惱火,但是有什麼辦法呢?


M鑰匙鏈鏈M


我以前看過一個故事,叫做劇場效應。

大家在劇場看戲,都坐著,結果前排的有人為了看得更清楚站起來了,後排一看,也跟著站起來,最後大家都站起來了,現在所有人站起來之後和都坐著的時候是一個效果,只不過大家都站著很累。

現在的公辦學校就是劇場管理員管的那些人,不準站起來,保持教育公平,但是私立學校提供了站起來的服務,就像劇場裡面那些先站起來的人,確實看得清楚。我想選私立的家長也是這個心態,孩子確實比公立的學的多,然後大家都選私立的,成為站起來的人,孩子很累,但是有可能最終比別人高。這不能說是私立學校的錯,畢竟有市場,家長急啊!

現在的人都很聰明的,有條件都選擇站起來,幾十年後也許發現和坐著一樣,最終受苦的是孩子。

總體來說大家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看問題,說這些也沒用,大家該幹嘛幹嘛。


幼兒園張老師


我在三線城市,目前這裡的私立小學剛處於起步階段。但是也擋不住人們願意就讀的熱情。

本地最火爆的私立初中已經壓過老牌公立初中的風頭。甚至連鄰市的家長都願意把孩子送來就讀。

從我們當地看,私立學校火爆原因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花點錢買省心。

當地私立小學都是校車家門口接送。省去家長來回接送麻煩。而且一所還是寄宿制學校。對於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家庭,放在這樣學校最合適不過。

至於私立初中更是如此。本地公立初中不上晚修,週末不補課。可是中考要成績。於是一放學、一放假。這些公立初中的家長就煩透了,到處打聽好的補習班,還須家長來回接送。

私立初中上晚修,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節假日網絡在線培訓。省去不少事情。

第二、省錢

上私立學校省錢?還真是這樣的。

在我們這,三年私立初中大概10到12萬的交費。私立小學在一年20000左右。其中包括還多其他費用。上公立小學和初中首先要買學區房。好的學區房基本都是二手房。一筆不小的轉讓費。而且學區房價格不菲。首付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住了幾年基本保個本。

此外孩子各門功課的補課費又是一筆花銷。要想效果好,一對一的花費更多。關鍵私立學校集體網絡培訓補課。效果一點不差,花錢還少。

第三、教學成績好

本地的私立小學長居考試排行榜第一名。私立初中更是碾壓其他公立初中。基本上初中進了他們的校門,大學也有一大半保證。

所以,每年私立初中和小學的招生擠破頭皮。想進去非常不容易。

目前自己孩子在公立小學就讀,也打算初中送入私立學校。但是困難重重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