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月底日产口罩200万只,对此你怎么看,口罩能否跟上消耗?

琅琊榜首张大仙


很快就够用,因平时很少有戴口罩习惯,可能少数人戴。这次人人戴。


李287275412李泽祥


暂时来看还不能跟上消耗,试想中国14亿人口,而且口罩还是消耗品,总体来看至少在本月很难跟上消耗,毕竟现在一些药店依然是没货。

就算富士康来了,事实是中国的口罩生产量并不大。比如2019年我国的口罩产量只有45.4亿而已。而同时期的日本就生产了53亿左右的口罩。日本自己一年生产的53亿只口罩基本都自己消化了,要知道日本才1.26亿人,一年人均42只口罩。中国有14亿人,假设一半人每天外出需要口罩,一天一换,那么一个月就需要210亿只口罩!需要中国的产能全开3年才能供给这个非常时期1个月的消耗!

假如按规定10号开始上班,全国14亿人,三分之一上班每人每天戴一个,就且算每天消耗5亿个口罩,中国自己肯定供不了。医生说普通口罩只能戴2-4小时,N95又买不到,那得用多少.....现在别的国家也开始戴口罩了,外国也会消耗,咱们能买到的会比之前要少。如果不好转的话,完全不够,现在市场上的口罩只剩少量,即使全国企业立刻全力生产,也仅能保障2000万只每天,这些还不够主要疫区使用,何谈全国?根据工信部介绍,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如果全国14亿人每天都使用口罩,这样的产能肯定是不能满足全国需求的(只相当于全国人口总数的七十分之一)。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口罩真的不够用,除非高密度接触患者,否则普通人真的没必要一天一换。


科技之窗


据5日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的情况是,全国目前每天生产量达到了1480万只,其中N95达到了11.6万只,其他的口罩998万只,普通的口罩达471万只。现在是鼓励多生产口罩,疫情结束以后,富余的口罩由国家统一收储。

这是现在这几天的水平,还是在有部分企业无法正常开工的情况下的日产量。但是目前我们在市场上买口罩还是比较困难,估计有以下几点原因。

1,目前的疫情来的太突然,包括人员,设备等短时间内企业难以调整。

2,刚好遇上春节,大多企业无法正常复工,而且也货源无法保证,产量还未恢复正常。

3,国人大多数没有戴口罩的意识,突然爆发的疫情导致前期盲目抢购。造成了“一罩难求”的情况。

随着这场“战疫”局势慢慢被扭转,随着有关部门的调控力度越来越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可以说,口罩这种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的医用品,绝对会供给充足的。

因此,我相信,富士康月底口罩日产量达到200万只,这个速度肯定是能跟得上消耗的,疫情结束后,口罩的购买量也会逐渐回落到疫情前的水平。

但我更相信,在近期,这场“战疫”会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结束的。

这时唯一要考虑不应该是生产多少口罩,而是考虑众多临时调整的口罩生产企业恢复正常或者转型的事情了。

毕竟,要培养国人养成储存口罩的习惯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小小风哥


日产200万,这对于拥有14亿多人的中国来说,太少了,一个医用口罩能用4个小时,一天的消耗量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希望国家能以战备需求,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一批,现在我们县里根本就买不到口罩


我z刘先生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日产200万口罩肯定也不够用的,必竞疫情短期来讲还不能完全控制的住,现在很紧缺的,尤其是口罩,全国十几亿人用,200万口罩日产量也只是冰山一角,必竞口罩是消耗品,为了防护安全的,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而且一个人或许一天要换几个。






随缘则心安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对于当前的疫情来说是个好事,必竞疫情短期来讲还不能完全控制的住,各种防护用品现在都是很紧缺的,尤其是口罩,全国十几亿人用,即使200万只日产量也只是冰山一角,必竞口罩是消耗品,为了防护安全的,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而且各大医院一个人或许一天要换几个。


江西六哥在广东


因目前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服装厂,临时更改为生产口罩,以本地为例,杜克普服装公司,大年初三召集员工复工生产口罩,于初十正式投放当地各大市场,售价40元左右,因该口罩可以反复使用,故减少一些无必要的浪费,全国各地加紧口罩生产,优先供给疫情一线及奋战在一线的执勤人员。


腼腆的情感小哥


相信中国在制造业的实力,没有哪个国家敢和我们国家比的,不但我们能自给自足,别的国家需要口罩我们也能帮助他们!中国已经雄起,中国加油!中国人民最棒!同意的点赞吧老铁!


丶漠然阿


答,月底200万只应该够了,国家全力在控制预情,各地方都在努力把预情控制到最低,举全国之力再抗战,传染力应该会大大的降低,慢慢都会控制的,所以200万口罩应该够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800019d974e2652ed\

佳郝


这是好事,为了国家的需要这种行为要大力提倡,只要符合标准就没问题。大企业就要有担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