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一.水在唐詩宋詞中的應用

唐詩宋詞中的水意象,內涵博大而豐富。這其中, 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雄壯之水, 有“淡煙疏水畫屏幽”的柔媚之水,有“無限滄浪好景”的隱逸情懷,也有“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英雄之淚,有“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的思鄉之情

一.水意象的道德內涵

1.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

詞的上片寫“玉鑑瓊田三萬頃”的湖面,在皎潔月光的照耀下,湖水自上而下都是明亮而清澈的。面對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自己整個人從外到內也被照的光明而透亮,“肝肺皆冰雪”。作者以湖水之澄澈比喻自身人格之高潔,境與心會,妙不可言。

下片寫自己以廣大宇宙為家室,

以世間萬象為賓客,不以得失為念,不以寵辱介懷,放懷高歌,遺落世事,表現出物我兩忘 的冰雪情操,以及敝屣塵世、孤芳自賞的高潔人格。

由於隱士人品的高潔,水意象也往往被用來比喻隱逸之士。水體之清澈,比喻隱士的高潔人品;水流之自由,比喻隱逸生涯的自由自在。水意象中的“江湖”和“江海”這兩個水意象都 具有隱逸的象徵意味。譬如李商隱的《安定城樓》: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表達在做出一番豐功偉業之後,退隱江湖的意願。

崔塗《春夕》:“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表達自己想要隱居江湖卻又身不由己的苦悶心情。 “江湖”又稱“五湖”,典故出於范蠡功成身退後泛遊五湖的故事,是與“朝廷”相對的一種歸隱意象。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都是說自己有歸隱的志向。

“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范成大的 《朝中措》:“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晁補之的《滿江紅》:“便江 湖、與世相忘,還堪樂。”也都是表達歸隱的意願。

二.從詩詞中看情感內涵

1.水的流逝性,單向性和一去不返,象徵某些逝去的、無法重現、無法挽回的事物

水意象具有流逝性、間阻性、流通性,常常被用來 象徵對某些已逝事物的惆悵與惋惜,對某種情志受阻 的幽怨,對某種情志溝通的願望,以及對某一對象無盡的追求與思念。

水的流逝性首先被用來象徵時間和歷史。李白的 “前水復後水,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更把流逝的江水用來比喻滾滾滔滔的歷史洪流,由此引入對歷史人物的追懷。

辛棄疾的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同樣也是由滾滾的江水勾起對歷史往事的深沉回憶。歐陽炯《江城子》的“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感慨六朝的繁華景象已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無法重現。

王安石的《桂枝香》中說:“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該詞也是感嘆六朝的繁華如流水一樣一不回,登臨懷古,作者找不到一絲過往的遺蹟,徒留無限惆悵。

“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除了歷史,流水意象還常常被用來感懷無法挽回的往事和舊情。如李後主的《浪淘沙》中的“流水落 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感懷往事如夢,昔日的帝王生涯 再也回不去了。

還有許多詩詞是借水流的一去不返比喻兩人愛情的消逝,“覆水不可收,行雲難重尋”(李白《代別 情人》)廣綺羅君不見,歌舞妾空來。恩共漳河水,東流無重回”(沈佳期《銅雀臺》),用覆水難收、東流水無法倒流比喻兩人的感情已不可挽回。

2.水意象的阻隔性,常用來象徵某種情志 的受阻,以及這種阻隔帶來的苦悶和憂傷

水意味著阻隔,早在《詩經》中就已出現。《國風·周南•漢廣》中的“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用江漢的阻隔,表達主人公對心儀的對象追求不到的苦悶與憂傷。

《秦風 •兼葭》中的“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用水意象的阻隔性營造出悽迷如幻的意境和虛幻飄渺的伊人之形象,表達出作者在追求愛情或理想的過程中遇到的重重阻隔,以及對愛情、理想執著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

用水意象的間阻性來表達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障礙,這在唐詩宋詞中是很常見的。顧況的《悲歌其二》, 開頭連用四句來表達因現實的困擾,令自己的追求難以如願。杜甫的《寄韓諫議》中的,用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人,比喻自己觸摸不到的理想。

“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李白的《行路難》 中的慨嘆人生之路充滿障礙,坎坷難行,理想難以實現。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這裡寫湖水的阻隔,也是暗示作者渴望入仕從政而乏人接引的心聲。這些都是使用水意象的間阻性的很好的例子。

水的阻隔性,也常常被用來象徵某種情感的受阻,以及因情感受阻而產生憂思。歐陽修《踏莎行》的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表達因愛人分離而產生的離愁。晏殊的“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蝶戀花》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顓《黃鶴樓》泅故 鄉的被煙水阻隔而產生揮之不去的鄉愁。寫分手後天各一方,煙波浩渺,音信難通,現實的阻隔使得倆人的感情更加濃烈,也使得分手更加的痛苦。

三.水意象的流通性,表達作者期望達成的 某種情志和期望傳達的某種情感

水的流通性來自它源源不斷的流動,這種不息的 流動又常用來比方對某種意念或情感執著不懈的追求。

李白《渡荊門送別》也有相似的構思:“仍憐故園水,萬里送行舟。” 儘管故鄉遠隔萬里,但同一條熟悉的江水依舊帶來故鄉的氣息,連接著思念那頭的故鄉。看到連接故鄉的渭水,希望它能帶去自己對故鄉的思念。

水意象的流通性也常常用來比喻男女相思之情, 水在受到阻礙後仍能綿綿不絕地流動,這與男女情愛受阻後雙方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情具有相似性。因此, 詩人常用水來表現別後的相思

“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姜夔《鵬越天》),空間的阻隔隔不斷二人強烈的愛情,詞人的思念之情就像這奔流不息的肥水一樣,滔滔不絕,永無盡期。歐陽修《踏莎行》 有句:“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用春水的綿綿不絕比喻二人別後相思的綿綿不絕。李之儀的《卜算子》是水意象的溝通性的最好體現。

四.唐詩宋詞中的楚天楚水

楚天高遠,楚水浩渺,為詩人傳達心緒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對於居住或遊歷在楚地的詩人來說,這些意象對他們的影響尤為明顯。本文主要分析了唐詩宋詞中的楚天楚水意象,探討了意象的營構藝術,以充分了解楚文化的影響。

楚天楚水在成就楚文化的同時也陶冶了詩人的胸次。當詩人在特有的自然景觀中徜徉時, 雄奇的景色往往成為詩人抒發抱負、傳達心緒的最佳載體。

例如,孟浩然的

《臨洞庭上張丞相》這首詩起筆於洞庭之水,張揚了它的無邊無際、水天相接,浩瀚雲煙,撼天動地。漫天的雲氣是孟浩然經緯天下的雄偉抱負,欲扣關而入也是其仕途之門即將打開的寫照。在楚天楚水的意象組合中,情迫而內斂,絕無低媚山

“無限滄浪好景”: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水”在詩詞的意象表達

孟浩然詩中所展示的意象是楚天和楚水的組合,柳宗元筆下的楚天意象則是單一的。如在

《溪居》中,道出了清曠楚天中詩人那顆困厄之心。楚天意象的超曠對因被貶至楚地的柳宗元而言,成為了他排遣憂愁的最佳載體。

唐詩宋詞對楚天楚水意象的營構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盛唐詩人筆下的楚天楚水帶有屈子、 宋玉的悲愁,但更多的是不羈、雄放和悲壯;中唐詩人筆下的楚天楚水褪去了繁華、奔放的外表, 趨於清曠、清愁。這一變化不僅與詩人的個性相關,同時也與中唐詩風相關,轉折點便是杜詩。 這一轉變,為楚天楚水的意象營構指明瞭方向, 宋詞中的楚天楚水意象的營構正是在這一基礎上開拓的。

唐詩宋詞中的楚天楚水意象具備了屈子、 宋玉賦予的悲愁意緒,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作者的不同,也顯示出了不同的意蘊,如豪放、悲壯等。 在意象營構方面,大多都是以楚天楚水的意象組 所以對楚天楚水情有獨鍾,傳達出的感情也十分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