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屠呦呦是用乙醚低温提取出来的,你觉得古人能提炼出青蒿素吗?

大雪如涛风如刀


1.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按照《肘后备急方》的绞汁法是不可能得到足够药理浓度的药剂。

2.青蒿素60多摄氏度就分解了,熬制中药也是死路一条。

3.而古人根本不懂用酒精(有机溶剂)萃取提高青蒿素浓度。即使假设绞汁法直接获得饱和青蒿素水溶液,为了每日摄入足够青蒿素,就要喝20多升青蒿素饱和水溶液,而且要求100%吸收。光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4.青蒿素进入人体后,半衰期只有4-8小时,单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病情极易复燃。世卫组织早在上世纪末就禁止单用青蒿素治疗疟疾了。这也侧面证明,古人没有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因为假设古人会用青蒿素,那么现在疟原虫早就有抗药性,青蒿素就无效了。

5.中医古籍中常常强调,药用青蒿是香蒿,而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是臭蒿,臭蒿一般只是用来烟熏驱蚊虫的。

6.按照最初屠哟哟的说法,并不是《肘后备急方》启发了青蒿素的发现,而是受了毛主席语录的鼓励,一直坚持没有放弃才发现青蒿素的。

7.屠哟哟为了证明黄花蒿就是青蒿,还特地写了一篇论文,“证明”黄花蒿原来也叫青蒿。另外,青蒿素最初叫黄花蒿素。

8.屠哟哟说是《肘后备急方》提醒她不要高温,要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青蒿素。事实上,523工程本来就要”水~酒~醚”的研究流程,根本不需要《肘后备急方》提醒。我记得523工程另一个研究小组在几个月后同样用汽油萃取了青蒿素。

9.屠哟哟研究中药的方法就是本质上废医验药,这就是为什么在屠哟哟拿诺奖之前一直评不上院士的原因之一。按某位领国家特殊津贴的老中医的话:“屠哟哟的道路,就是灭绝中医的道路。”

青蒿素的发现,没有用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医治等等中医理论,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研究出来的。

10.葛洪《肘后备急方》里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反而是那些荒诞不经的巫术,葛洪盛赞其“立愈”、“无不瘥”。

例如:“禳一切疟。是日抱雄鸡,一时令作大声,无不瘥。”

“破一大豆(去皮),书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

最近总有傻傻的中医粉回帖,不胜其烦,特此贴神图一张,中医粉见图滚。(2020.02.02)



毛驴208888582


青蒿素可以用来治疗疟疾,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很多人争吵青蒿素到底是中药还是西药,答案其实非常清晰,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包装盒上就写得清清楚楚。可以找两个包装盒看一看。

包装盒上的批准文号上明确的写着国药准字号,都是以H开头的,H开头的药品就是化学药品,也就是俗称的西药。故青蒿素不是中药,是化学药。

有人之所以乐意把青蒿素归为中药,或者把发现青蒿素认为是中医药的胜利,无非是因为在东晋葛洪整理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治疗疟疾的一种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需要说明的是,青蒿素并非是从青蒿中提取的,是屠呦呦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黄花蒿和青蒿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不仅在是否含有青蒿素上有差异,两者在形态上就有很大的差异。如下图,左为青蒿,右为黄花蒿。

退一步,即使古人分不清青蒿和黄花蒿,把黄花蒿绞汁入药也是不能治疗疟疾的,因为浓度远远达不到。用葛洪的那种方法,不论是用青蒿还是黄花蒿,都是不可能治疗疟疾的。

青蒿素早已投入到国外治疗疟疾,在上市之前经过了经过了严格的检验,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都有系统的研究,双盲对照试验、不良反应更是基本的流程。而中药或中成药没有这样的严格程序,甚至在药品说明书对不良反应这一项也会写着“尚不明确”。

至于古人是否真的能够用草药治疗疟疾,翻看一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能够知道个大概,里面的方子要么是荒诞的巫术要么是给人喷尿灌屎之类的笑话。那样的巫书值得信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如果是中国人最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克隆出一只动物,会不会有很多人争着吵着说是从孙悟空那里找到的灵感?


刁博


一,药物的发现。

说青蒿素之前先说说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到底是什么药?柳树皮入药,无论中外也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人类是一步一步从柳树皮过渡到阿司匹林的,得益于现代化学的进步。只是这个过程是由意大利人、德国人等完成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青蒿素的出现,的确受到了中医古籍的提示。

但是其发现者所使用的技术理论或原理,具体的操作流程,无疑都是现代理化的成果。

不能否认屠呦呦是中国人,但是中药的定义是“中国人发现并使用药物”吗?这个概念显然不对。

二,药物应用前问题。

青蒿素大规模的应用于临床之前,是经过严格的程序检验的,包括随机对照、不良反应观察、药代动力学等等内容。

而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纯粹是归于现代药理学、生化、病理生理等等学科的。

三,药物的实际应用。

当疟疾患者就诊时,是不是经过号脉、看舌苔……等等检查?是不是根据阴阳五行寒热辩证等等理论对患者做了分类,然后用药?……

无疑答案应该是疟原虫的检验吧!当然,还有血图、电解质、肝肾功能等等基础性的检查,这个是应该归于现代光学(显微镜)、寄生虫学,以及检验技术的。甚至于“打摆子”,发烧、寒战,体温的测量,使用的温度计,也是建立在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上的。

四,药物的发展。

在青蒿素研制成功后,又利用现代理化技术搞清楚了其理化特性,还有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制,或者说合成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等等。

五,OK,那青蒿素到底是什么药,您有判断了吗?

更精确一点说,也许把它归于“现代化学药物”可能更恰当。“现代化学药物”、“中药”、“西药”,三个词如果务求精确的话,显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现代化学药物”,在我们日常的语境中,是更接近“中药”这个词呢?还是更接近“西药”?

六,讲点无关的话:

宋江领着弟兄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按朝廷的规矩办事,奉朝廷的命令出征,遵守朝廷的法律行事,接受朝廷的任免,获得朝廷的俸禄……。这个时候他们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应该叫“朝廷命官”,比“梁山好汉”更合适吧!虽然我们还是习惯把他们叫做“梁山好汉”。


梁培禾医生


你很纠结吗?

中医中药的发展就不能与时俱进吗?

现在的工业科技都是从西方开始兴起的,难道就不允许有中国制造吗?既使中国人以后按照科技思维创造出来的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有必要标明在思路上面仍沿用了西方的科技思维吗?

你真的觉得有必要吗?

你怎么能确定中国古老的发明,从来就没有被西方人借鉴过。这一点连西方人自己都承认,你又何必心生纠结。


双人鱼42891187


从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来看,这其实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确切来讲,青蒿素的提炼方法是西医科学的方法,但其产生的灵感以及理论来源于中医,所使用的药物原材料也是中医药中的青蒿。同时,屠呦呦之所以能够发现并提炼青蒿素,也是缘于她受到古人医药研究的影响。所以青蒿素的产生,是在中医的理论思想影响和启迪下,运用西医科学技术方法形成的提炼出来的医学研究成果。

从狭义角度讲,青蒿素用西医科学提取的单一有效成份,已经脱离的中医中药整体观思维,依据药的性味进行配伍的使用原则。所以青蒿素不是严格意义的中成药。但从广义中医角度角度讲,万物皆可为药。那么青蒿素也可以称之为中药。只不过青蒿素是现代医学技术提取的有效成份。可以作为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有效的补充。服务于社会大众健康。

以中医在古时候发展的社会状态,当时没有科学技术,但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虽然不能向现代科学做青蒿素的提取。但运用药物的性味和中医整体观思维,可以做到运用药物的合理配伍,通过古时的物理和化学的中药炮制方法,制配出解决今天传染性疾病的问题。

中西医在发展过程中各有存在的历史渊源,没有必要谁消灭谁,中西医结合只要能做到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原则,中医是可以把西医中一部分与中医不矛盾的理论和技术,融合于中医体系中服务大众健康的。


白癜风医生王变梅


青蒿素是中药。用什么方法提这是过程,还要进行提取分离。这是科学提取,不是混合物。


用户96512693526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每次爆发都会造成一片大屠杀。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这才是真正的传统西医,人家也有草药。我们现在说的西医其实是指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最著名的药物之一。当年毛委员在苏区得了疟疾,就是靠让人专门去上海买了奎宁治好的。

2015年,屠呦呦团队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有很好的效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称是受到了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从而引发了中医界的一片狂欢,被当成是中医有效的依据。对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到来,中国主流科学界对此的态度反倒是异乎寻常的低调。因为他们明白其中有两个硬伤:1、青蒿素的发现几乎与中医没有关系,没有哪条中医理论能指导人们认识到 青蒿可以治疟疾;2、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是对传统中药有效性的一次真刀真枪的检验,成千上万的中药无效是常态。

诺奖评审委员会发言人在回答中国记者时特别强调:诺奖并不是在奖励中医,而是奖励科研人员对一种药物的研究。

大多数人只听名字还以为青蒿素是中药,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也就是俗称的西药,中国药监局给它的是化学药准字号(H开头)。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但是青蒿素几乎不容于水,不可能用水泡出能够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来治疟疾,而屠呦呦是用乙醚提取的青蒿素,中医是不懂这些现代化学方法的。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是对检验传统中药有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青蒿素是40多年前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中草药才发现的。这说明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并没有派上用场,这和按照植物百科去查找有什么区别?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中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






未开化的野蛮人


中医的“博大精深”呈现出的是知其然;西医的平淡乏味表现出的是知其所以然。老子说“大道至简”,也许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才更符合“道”的秉性。🙏😂


众人昭昭吾独昏昏


屠呦呦的成功是废医验药的最好证明\u2028也是对中医药最沉重的耳光屠呦呦收集了2000多个治疟古方:全,部,无,效!青蒿素的发现来自于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这本书里写了其他20多条治疟疾的方子,包括:抱一只大公鸡然后大声喊叫、拿一个豆子切两半写上日月对着太阳把豆子吃下去、抓只蜘蛛配饭咽下去、头朝南边憋着气写一个鬼字等等,明显就是瞎编乱造,葛洪本人也只是个道士,并非什么名老中医。

唯一能碰瓷青蒿素的方子里,青蒿(香蒿)是不含青蒿素的,青蒿素在黄花蒿里(臭蒿),而中医是几乎不用臭蒿入药的。退一步讲,就算葛洪用对了植物,可是青蒿素遇热易分解,并且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都是用乙醚低温萃取才得到的,而古方的描述是用水绞汁喝。

——显然,古人照方是不可能摄取到足量青蒿素从而治得了疟疾的,换句话讲,此方连葛洪自己也未考实过,纯属这位道士虚构。2000多条治疟古方里一共提及了多少种动植物?难道只要误打误撞到了就能算作是中医的功劳吗?

两千年的中医历史下来,两千余个疟疾方子,没有一个有效。这难道不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就是中医真实水平的冰山一角。你可以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说法联想一下,中医为什么从来没有急诊科、牙科、烧伤科、妇产科等等(说好的整体观黑箱论呢),为什么全都要缓慢起效+千人千方+不可重复?为什么总要先用西药压制症状再用中药深入调理治本?“本”是什么,这么多年来你感受到过吗,从几十年前喝中药到今天的长辈怎么还没调好“本”?中医的威胁恐吓为什么都是“等你老了就知道了”、“再过十年二十年你就知道了”?谁老了不会比年轻时体弱多病呢?欧美发达国家既不调理这气那气也不治本,咋没变得瘦小短命呢?说到科室,为啥现代医学分类这么细,而中医直接几本古书搞定全科?


仰游的魚


青篙是中药,又名苦篙,有抗疟疾,抗肿瘤,抗真菌免疫调节功能。古代科学文化落后一些,没有医药化学,但是古人煎药,有挥发的中药可采取煎好后,后下冲几开就服的方法来解决。古人是没有办法提青篙素的,人类在发展,医学在前进,中药化学对提高中药材的运用,有重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