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五年级了,喜欢看《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皮皮鲁传》等,是不是阅读能力低?

weiyali123


这应该看兴趣,我五年级时迷沈石溪的书和写狼的书,买得到的就买,买不到的就在网上看,直到现在随便提起一本,我即使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而这些书我的同龄人很少有读的,我不喜欢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推荐书目从来不爱看,只喜欢写动物的书,所有动物里最喜欢狼

今年十五岁,高一了,依旧这样。天生的兴趣改不了,语文阅读能力高低也看天赋


愿为你走过千山万水


我儿子马上五年级了,《装在口袋里爸爸》和《皮皮鲁传》也是四年级看的,这个年纪看这种书其实也是挺正常的,他们同学大多也是看这类书。

我去年给他买的《父与子》《小王子》他也挺喜欢看的,但儿子最爱看的是《三国演义》。他读三年级的时候,我买了几本名著给读初中的女儿看的,谁知他看到这本《三国演义》就爱不释手了,一有时间就翻看,刚看的时候经常问我里面的人物关系,因为人物太多我有时候也回答不出来,弄得我又仔细看了一遍,才能回答。后来他看懂了一些,就直接是和我探讨里面的情节了,会问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什么还要让马谡去坚守街亭?会问刘备死了,为什么诸葛亮宁愿去扶持阿斗也不自己去当皇上?会问张飞那么厉害为什么在睡觉的时候被杀了等等一些问题,我经常被问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和他一起翻书找答案。现在基本上三国里的人物事件都滚瓜烂熟了,很多问题直接就是他告诉我了。因为买的是名家精读版,比较通俗易懂,他说看的不过瘾,要我买古文原著版,我怕他看不懂,暂时还没买,打算吊一下他的胃口,毕竟马上也要接触古文了,等兴趣最浓的时候再看最喜欢的文章就会爱上古文了吧?



去年还买了一本《少年毛泽东》,他也是非常喜欢看,毛泽东简直是他的偶像。有一次散步他跟我说,毛泽东的故乡韶山是舜帝听歌的地方,我说没听说过呀,他跟我急了,回到家就翻开书给我看,果然有一段写了舜帝南下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后来人们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我夸赞儿子很棒,看书没有囫囵吞枣,这样看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其实和孩子一起看书,我们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孩子的视角和成人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独特的见解会让你耳目一新。


三国吴


不用担心,这很正常。

我儿子上初一了,今天还把《皮皮鲁传》《舒克贝塔传》拿了出来,说是里面有很好看的地方。就连小时候的绘本有时也拿出来看看。

我同事的孩子,今年也是五年级,看的书里面也有《口袋里的爸爸》。

只要孩子喜欢,又是健康的书籍,就不用担心是否阅读能力有问题,孩子的阅读层次是逐步提高的,只要喜欢阅读就是好的,要鼓励他。

现在的高考非常重视阅读,语文除了阅读就是作文,孩子喜欢读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阅读层次,可以引导看一些符合年龄的书,在当当网上都有,也可以领着孩子去书店,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这样他也就阅读了。




田野的小屋


这是什么想法?孩子愿意自主读书,只要不是违禁书,你就该偷着乐。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愿意看书,他现在能看这些书,慢慢的就会喜欢看别的书,我儿子这么大的时候还看马小跳哪,六年级下就开始看照片上的书了。十宗罪,东北往事他都看完了,有些家长说小孩子别看这些书,但我儿子说看了这些书,他才会知道什么是善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心态要好1314


生字极少、词语较普通、修辞较初级,内容轻松故事结构简单,这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类书籍的特点,比较适合低龄学生阅读,确实不再适合处于小学高段的五年级同学阅读。

无论从写作的字、词、句、段等哪个方面的要求看,《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类书籍都几乎难以给小学高段雪深提供有效的帮助。

推荐给孩子一些合适的书籍,供参考。


中国部分(20本)

1.《稻草人》 叶圣陶

2.《蓝鲸的眼睛》 赵冰波

3.《蓝调江南》 金曾豪

4.《骑扁马的扁人》(诗歌) 王立春

5.《寄小读者》 冰 心

6.《三国演义》 罗贯中

7.《水浒传》 施耐庵

8.《论语》 孔 子

9.《少女的红发卡》 程 玮

10.《青铜葵花》 曹文轩

11.《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

12.《第三军团》 张之路

13.《今天我是升旗手》 黄蓓佳

14.《芝麻开门》 祁 智

15.《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

16.《e班e女孩》 张 弘

17.《呼兰河传》 萧 红

18.《中国出了个邓小平》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着 《七彩的分光》 王大珩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着 《悠长的岁月》 贾兰坡

《神奇的符号》 苏步青着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

《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

20.《少年全球通》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外国部分(20本)

21.《骑鹅旅行记》 [瑞典]拉格洛芙

22.《夏洛的网》 [美]eb·怀特

23.《希腊神话》 [德]施瓦布

24.《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

25.《王子与贫儿》 [美]马克·吐温

26.《苦儿流浪记》 [法]埃克多·马洛

27.《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

28.《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

29.《鲁滨逊飘流记》 [英]丹尼尔·笛福

30.《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31.《哈利·波特》系列 [英]j·k·罗琳

32.《爱的教育》 [意大利]亚米契斯

33.《蓝色的海豚岛》 [美]斯·奥台尔

34.《福尔摩斯探案集》 [英]柯南·道尔

35.《做个快乐少年人》 [澳大利亚]安德鲁·马修斯

36.《昆虫记》 [法]法布尔

3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38.《外国历史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9.《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英]查尔斯· 兰姆、玛丽·兰姆

40.《世界上下五千年》 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大裴看教育


首先不能给孩子轻易冠以阅读能力低的标签,我记得有本绘本叫做《我讨厌书》,讲述一个家里有很多书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给自己的堆积成山的书中产生了巨大的厌恶感,根本不喜欢读书。但是有一天,当她打翻了书山,从那些书中蹦出了不少动物和王子公主之类的人物角色,为了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中,她打开一本本开始读,无意中感受到书中的有趣和迷人之处,从而欲罢不能......

这当然是一个有趣的童话,现实生活中我们根本不可能等着这样一个机会在面前出现,然后让孩子爱上阅读,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成年人往往很容易忽视的道理:孩子不爱阅读,或爱读一些浅显轻松的书,其实是他没有在阅读中收获到应该有的快乐。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口味是根据故事的趣味性、阅读的难易程度来自己确定的,当我们把提供给他们的课外读物摆在他们面前时,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想打开,因为不是他们选择的书。所以,我们实际上应该做好的是在适当的年龄段,把那些可以阅读的书都提供给他,摆在他的桌上,书架上,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告诉他是根据某本书改编的,在去某处旅游的时候无意中说起这个地方被某位作家写进了某本书里......这样,暗流涌动,孩子说不定哪一天,就自然打开了那本看上去跟平时自己读的书不一样的书了;也说不定,就从那一刻开始,他爱上了读更多样的书,更难的书......


七彩绘本蓝山闲读


个人觉得这种书确实不适合五年级的孩子看了,五年级的孩子大都看哈利波特这样的书了。可能是孩子独立阅读的太晚了,对书籍没有多大的兴趣,五六年级马上就快要和初中衔接了,到了初中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欠缺这一点成绩有很大影响,阅读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我觉得是有关联的,看好书以及检验阅读效果,就是读了这本书到底理解了多少怎么理解的,让孩子写篇读后感就能看得出来。如果孩子能从自己的理解视角把事件人物前因后果叙述出来,能把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前因后果表达清晰,叙述自己的感悟,那这本书就理解的很好了。反之,如果只能写出今天看了本书,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我学到一个道理什么什么的之类的这样的作文,那这本书就是等于没看,我看过好多小学生写的读后感,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只会写后面这种作文,这也就是为什么学霸只能是极少数的原因,大多数孩子学习能力有限,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出众的只是极少数。阅读不仅仅是对学习语文有极大好处,它培养的是整体的学习能力,初中以后的数学物理都在考量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题目都看不懂怎么做题?


加拉德瑞尔


在孩子的阅读上,我基本上都由孩子自主选择,在一年级的时候,米小圈,小豆豆是她最喜欢的。到了二年级,基本就被郑渊洁的全套书籍吸引了。三年级,她基本上把曹文轩的所有小说都看了一遍,四年级突然迷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几十本都读了,写起动物故事一套一套的。现在五年级,开始阅读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以及一些古典文学,如《西游记》原著等。当然,《口袋里的爸爸》一整套也都看完了。个人感觉,孩子只要喜欢阅读,慢慢的,应该都会由浅及深吧。


乐不逾矩0924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孩子通过阅读书籍学习的一种行为习惯。

阅读过程有包括:游览,提问(质疑)?阅读,复述表达等。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有自己的情感,思考,思想,疑问,认知等情感在里面。

因为喜欢阅读,哪怕少出去玩,也愿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就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在阅读时,学会了对书籍中文字和符号的感知与辨认能力。孩子的识字量,阅读速度能力也会提高。

对于你说的阅读能力的高和低。

这要看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对阅读过得书籍有一个"评价能力"。通过故事,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观点?孩子自己是怎样的观点?从书中,孩子学到了什么?比如聪明的方法,正直,毅力,地理知识,历史……

同时孩子可以"质疑"书中的观点,是否对?这种"质疑"方法,总会开阔孩子的思路……

如果阅读只是看看"哈哈"一笑,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对错分析判断。那么这种阅读只能说是"看看书"。不能称之为"阅读能力"。

我认为《口袋里的爸爸》等书籍,能被选入全国青少年畅销书,肯定有他的优点所在……

一本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要看这本书籍的内容是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有时书籍里,有不足之处,就需要我们家长稍微给孩子提示引导就好。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是非的分析判断能力"。

孩子现在上五年级了,家长更应当和孩子互动讨论书中"思想观点"。有时家庭氛围的好坏,也是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静不下心来。

周末多领着孩子上"图书市场"。让他看看其他的书籍。比如《沈石溪动物系列》《哈利波特》《福尔摩斯》等。

就写这些,希望有用!






海涵看教育


一点都不是阅读能力低下。

五年级的孩子,个人意识已经觉醒了,他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感知世界,因为他要思考。小孩子的思考欲望是很强的,但是童年没有什么问题让他思考。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开始想要寻找问题,得到自己的答案。阅读是他感知世界,寻找问题的一个途径而已。阅读能力也并不可以通过书籍种类或者阅读速度来进行简单量化。

皮皮鲁是郑渊洁的作品,我现在还很喜欢看,成年人之所以觉得郑渊洁的作品幼稚,是因为这里边是真正的孩子视角。所以小孩子看来要比大人看到亲切的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说这两本书都是非常合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