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什么意思?豆腐不可以下酒吗?

老张谈三农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我还真是打小就经常听到,很多年搞不明白,为什么豆腐就不能下酒了?豆腐那么好吃,本是穷人的肉食?


都说好奇害死猫,可我就是好奇心重,搞不懂的偏要去琢磨个道道出来。再早会时常当豆腐下酒菜,始终没发现什么不正常。无论是炖豆腐,烩豆腐,烧豆腐,还是鸡扒豆腐,酒桌上都会和其他下酒菜一起消耗,没见谁个吃豆腐有异常。只是感觉不能就豆腐一个下酒菜,单调还寡淡,要配其他荤菜凉菜,最低要陪个花生米。

后来经历多了,慢慢知道这句俗话的真的含义了,确实是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也确实是过去老人们的说法。如今的老人一般就不这样说了,一桌菜,当然有豆腐,爱叨叨,不爱叨还有其他菜供选择。再不能说一口豆腐下酒会怎么的了。


道理不说还好,有神秘感,说出来比屁还松。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两个含义:

第一个,豆腐不是待客的菜。

尽管豆腐是穷人的肉食,千百年来无人不爱吃,便宜营养还美味。但是过去规矩,自己家人吃着是高端美食,就是不能用来待客。也知道客人同样喜欢豆腐,客人在家一样经常吃豆腐。

这个现象有点绕。为什么明知道客人喜欢吃豆腐,却不能用豆腐待客?道理是这样的。中华民族美德之一,就是对待客人比对自己还要好。光山传统就是这样,客人来了,要拿最好的食物招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整一桌好菜。当地有句老话:“没钱了,脱裤子也要弄块肉待客。”说的是来了客人,家里没钱买肉做菜,把裤子脱掉卖了,也要买来肉,尽情招待好人家,不是脱裤子卖那个换肉。

根据这个民俗民风,就知道为什么不能用豆腐待客。因为弄个豆腐菜显着不尽心,对客人不重视,不尊重。换位思考,做客人的也是这样认为,会明显觉得受了怠慢。因而就有了这句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喂给狗吃,狗还知道个好,花钱请吃还得罪了人家,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第二个,豆腐下酒多费酒。

招待客人喝酒,都愿意主客尽兴,喝好不喝醉。但也有个不便说出口的原因,就是酒不能浪费了。

尤其是喝酒人,见不得美酒抛洒浪费。酒鬼更是了,一顿酒喝好为算。可是酒场上就有很多浪费现象,大多发生在斗酒中。偷偷抛洒酒、把酒倒掉水换酒。这里要说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扩大酒量的事情。本来能喝半斤酒的,却喝半斤多不醉;本来一次就喝好的,却过会清醒了还能接着喝。如此现象,做主人的再舍得,再大方,心里也会有小不舒服,不高兴看到这样的场面。本来我一瓶酒一顿饭就尽到地主之谊,这搞得上顿喝完接下顿,费了酒也费了时间。所以说这个想法还不能明说出来,只好心里不舒服。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喝酒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场酒喝下来,晕了爽了,来碗糖鸡蛋,或者酸汤面,然后一杯茶没喝完,酒意好像过去了,还能接着喝。这就是冰糖荷包蛋的功能,直接的解酒。豆腐就有这个功能。不信可以试试,你平时半斤的酒量,喝完晕乎乎。你炖个豆腐下酒,最低可以多喝二两。这多出的二两哪去了?确实是被豆腐化解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高蛋白食物有分解吸收乙醇的作用。这就知道为什么花生米是最好的下酒菜了,香味足,体量小,一粒花生米就能和缓口腔的酒精刺激,喝下去的酒能完全体现,不像豆腐下酒,喝半斤体现三两。


普济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意思是喝酒的时候,如果用豆腐来下酒,不如不喝酒呢,拿豆腐喂狗好了。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俗语。

记得在以前,很多人都会做豆腐,我妈就喜欢做豆腐了。其实豆腐也很好做的,而且吃了又有营养。在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但豆腐又可以自己做,如果有客人来了,用豆腐招待也不为过。很多人都知道,一般农村人聚在一起,是免不了要喝酒的。就像别人来我家做客,也是酒肉招待。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是豆腐和相克吗?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其实不是的,而是因为豆腐能解酒,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蜂蜜水、茶是经常用来解酒的,但豆腐也可以解酒哦。为什么会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个俗语。我觉得应该是人们一边吃着豆腐,一边喝着酒,那都解酒了,还有什么意思呢,岂不是白白喝酒了?喝酒就是要喝得有点劲头,但又不能真正的醉了。



不过我觉得酒桌上有豆腐挺好的,因为有的人真的是拼酒太厉害了。放一盆豆腐在那里,他们要是吃了豆腐,顺便解解酒,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不然一直喝酒,万一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毕竟酒精对我们身体的伤害也不小呢。我反倒觉得豆腐和酒一起吃,一举两得呢。


壮乡小美


从前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豆腐,说豆腐就是他的命。有一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特意为他做了各种豆腐,还上了一盘红烧肉,但他就没有吃那个豆腐,拼命吃那盘红烧肉,主人就很奇怪,说你不是喜欢吃豆腐吗?他说我是喜欢吃豆腐呀,豆腐是我的命,但是我一看到这个红烧肉,就连命都不要了。

这本身是一个笑话,但拿吃豆腐来调侃,确实说明用豆腐下酒挺没面子的。豆腐在我们这儿,的确不是用来下酒的。农村办丧事,乡里乡亲凑一起,我们这儿叫办“豆腐饭”,所以,就不怎么吉利。再说了,平时开玩笑,老吃人家豆腐总不太那个啥吧?

习俗是座山,不能随意翻。入乡随俗,入国问禁。而且,伦理和道理不一样,两者各管一摊,习俗就是一种伦理,恰恰是管不做什么的,管做什么的叫道理。比如到有些国家见面拥抱是一种习俗,但到了另外一些国家,就是耍流氓了。作为地方习俗,有时也没啥道理可讲,既然沿袭下来,相信楼主这边肯定也会有类似的讲究吧。


葛柏浩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豆腐真的不适合下酒?

以前小时候家里是做豆腐的,爷爷继承着家族的老豆腐手艺,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每年的十一月份冬至前后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忙着做豆腐过年,所以这段时间家里的豆腐活生意也特别的忙。每天晚上放学回家至少也得等到半夜十二点才可以吃饭,偶尔饿的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只能吃点豆腐脑先垫垫肚子。



由于家里的豆腐活实在太忙,奶奶平日里根本就抽不出多余的时间去菜园里摘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晚饭吃的都很凑活,今天、明天和后天我们天天晚上吃的都是豆腐。虽然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的贫苦,但是爷爷的生活心态却非常的乐观。每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不管再累他都要喝上二两小酒,爷爷说要不是这几天家里的豆腐活忙,晚饭没有什么菜我还可以再多喝一点。天天吃豆腐,说实话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以后可能连酒我都喝不下去,豆腐下酒实在是喝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说了这么多关于我家以前豆腐活的故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回归今天的主题: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明白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喜欢喝酒?酒对于那些喜欢喝酒的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酒对于我们大部分喜欢喝酒的人来说就是一种感觉,长时间喝酒他喜欢那种迷迷糊糊半醉半醒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他感觉很舒服很享受,简单点来说就像是毒品用来麻痹人的神经让人上瘾一样。每次一到饭点他就不由自主的想喝一点,下意识的想拥有那种大脑逐渐被麻痹的感觉,我喝酒就是为了卖醉,我就是喜欢那种晕乎乎的感觉。



在简单的了解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常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道理了。众所周知喝酒的时候吃豆腐可以使酒精迅速的排出我们的体外,这样具有很好的解酒的效果。但是如果喝酒吃豆腐是这样的一个效果,那么对于我们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是千万不可以有的,那是因为大多时候咱们喝酒就是为了寻找那种晕乎乎的醉感。假如喝酒的时候一旦没有了这样的感觉,那么喝酒的本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很有意思,看起来有点简单粗暴,但是细细品味之后里面蕴含有些道理。

豆腐在以前的农村,那是非常好的菜了。也不是随时能买得到豆腐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卖豆腐的都是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到处卖的,在村口吆喝着,村里洗衣裳的农妇人赶紧起身去买豆腐,不对不是买,是换豆腐。那个时候做豆腐的是用农家黄豆做的豆腐,豆腐是可以用自家黄豆换的,然后再给点加工费几毛钱就可以吃上豆腐了。那个时候卖豆腐的也是辛苦,挑一担豆腐出去,挑一担黄豆回来。



那豆腐是好的下酒菜吗?要我说豆腐是很好的下酒菜。因为那是的农村能吃上肉很难,就是吃上豆腐也要家里来客人了才去换点豆腐吃的,客人来了炒几个菜园里的素菜加上那个时候所谓的荤菜豆腐就可以招待客人了,客人来了怎么少得了酒呢?吃豆腐喝着小酒,也就高兴了,关系和谐了。虽然说,豆腐属于碱性能解酒,我们喝酒的目的不是喝倒,不是喝醉,而是喝得刚刚好,而对于哪些嗜酒如命的人,当然不喜欢豆腐下酒了,他们还想着狗肉下酒呢?你信不信?

“不如喂狗”其实是说,那些喝起酒来很亲热,一口一个兄弟,一口一个大哥,转身之后,没有什么好处拿了,就翻脸不认人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农村很多农民都喜欢喝上两杯。像我奶奶也是经常会喝点小酒。我奶奶房间里就储存着几罐自己泡的酒。泡有桑葚酒、红枣酒、捻仔酒。特别是遇上过节的时候,家里人多热闹。他们更是要喝上几杯小酒来谈谈家常。



为什么会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农村俗语的出现呢?这主要也是农民生活实践得出的经验。为什么农民都喜欢喝上几杯小酒,特别是小聚的时候餐桌上更离不开酒?


我奶奶说晚上喝完酒之后能睡个好觉。这主要是因为酒可以促进人们的血液循环和有去风湿的作用。很多老人家血液循环不畅,筋络容易疼痛而且大都有风湿病。所以,偶尔喝点小酒也是有好处的。但是酒这东西不能多喝,喝多了就会对身体的内脏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不要选择在早上和上午的时候来喝酒,因为这时候喝酒容易损害我们的肝脏和大脑。

喝酒的时候都会有点小菜来伴酒,没有下酒菜,喝酒也是没有味道的。而素有“植物肉”美称的豆腐也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下酒菜之中。豆腐美味又廉价。豆腐做菜样式又多,可以说是下酒菜的不二之选。



虽说,豆腐做下酒菜好处多。但是,在农村人情方面来讲,亲朋好友来你家小聚做客,你却上几盘豆腐,就会让人家觉得你小气,不大方。招待客人上豆腐让人觉得你很寒酸。因为我们都知道豆腐价格是很便宜的,五毛钱一块豆腐,几块钱的豆腐就可以弄几盘菜了。同时,豆腐是一年四季也能品尝到,是很常见的。所以就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说法。


现在可没有以前讲究了,下酒菜最重要的是要美味,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很难都满足到。而豆腐是基本所有人都爱吃的。而且豆腐做法多,男女老少适宜,所以,现在下酒菜中会经常有豆腐的出现。


三农天地


喝酒嘛,就图个迷迷糊糊,要是怎么都不醉,就失去了喝酒的意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是指豆腐有醒酒作用,越喝越精神。

想想曾经喝过的酒,也曾闹过不少笑话。不过没有这些笑话,喝酒就少了很多乐趣。一次,我们哥几个去撸串,从下午6点开始喝,一直喝到了11点。我平时的酒量不太大,也就能喝8瓶。酒场上还没醉时,一般不主动出击,被别人捎几轮,就开始醉了。那天晚上,已经喝到10瓶多了。老板看我们喝得多就赠了块西瓜,他们还在喝酒,这块西瓜大部分就叫我吃了。又喝了一会儿,酒劲彻底上来了,那时已经酔大了,就开始吐,他们也喝的差不多了。一见我吐,过来一看,满地都是西瓜红。以为我吐血了呢。而我吐完就趴桌上睡了。他们可慌了,赶紧叫我。后来仔细看了看才明白是西瓜。好悬没把他们吓死。

这就是我在酒桌上的糗事,你有啥糗事没有?





旧红因提98


中国的农村俗语,既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农村的许多俗语,既有一针见血的作用,也能让人深刻警醒,能让人明知事理,就像这句话,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到底是什么意思?豆腐下酒有什么不好的?

1、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意思。

①豆腐可以解酒。

因为豆腐有解酒的功能,边喝酒边吃豆腐,按农村人的说法,喝酒图醉,讨媳妇图有家的说法,一边喝酒一边被豆腐把酒解了,没有醉酒的感觉,还不如不吃酒,把豆腐丢去喂狗更好。

②用豆腐下酒心里不舒服。

现在农村的生活也好转了,如果在喝酒过程中,没有猪肉鸡鸭鹅等肉下酒,还只是用豆腐做下酒菜,那会显得主人家非常的寒酸,喝酒的人就逗主人家,我们不吃酒了,豆腐让狗去吃吧,农村会有这样的说法。

2、农村做豆腐的方法。

先把准备好的黄豆,细细的挑选,捡去石头和霉了的黄豆,然后把挑选出来的黄豆放在盆里浸泡,浸泡1至2天以后,把黄豆和水放在石磨里推碾。

然后把黄豆浆放在大锅里熬煮一个小时左右,趁黄豆浆非常热时,放入石膏,这叫点豆腐,然后,用纱布过滤掉黄豆浆,把豆腐渣去掉,把剩余的豆浆放入盆里,待,豆浆慢慢冷却以后,豆腐就做成了。

总结

总之,农村这句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是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豆腐有有解酒的功能,让人喝不醉,还不如去喂狗去,二是让用豆腐下酒,什么年代了,还用豆腐下酒,不如把豆腐喂狗去,我认为就是这两方面的意思,你认为呢?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

以文温暖三农


豆腐作为下酒菜?农村里这样做,会说你不懂事的!

在农村时常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豆腐不能做为下酒菜?

相传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说:“古时候,有位友人拿着好酒去别人家做客,好友立马招呼妻子鱼肉伺候,两人吃喝正欢,酒劲上了头却没了下酒菜,就让妇人在做些,奈何家里只剩豆腐二两,便做好端了上去,好在友人并没在意,两人就着豆腐竟将一坛子酒喝完了,还越来越清醒,完全没了刚开始的乐趣”,后来,被后人相传豆腐下酒,食之无味,便在酒桌上禁止上豆腐,这也有了现在的“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俗语。



当然,这只是我听爷爷辈说的小故事,内容也许不真实,却也说到了现在,但豆腐确实有解酒的功能,豆腐是豆制品,含有大量豆蛋白和维生素B类,会和酒精反应,化解酒精,减少醉酒几率。现在也不太讲究,所以喝酒时可以点上一盘豆腐解酒哦!


这句俗语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豆腐的起源很早,是古代穷人家必备的食品,地位比较低,而一般有人来做客时,豆腐作为家常菜,不宜上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然得要好酒好肉招待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虽然俗语常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豆腐作为豆质良品,有养胃促消化的作用,也常常被人食用,也就不是太讲究了!

关注三农事件,分享三农知识,给大家讲解不一样的三农,如果喜欢,还请点个关注哦!


冒蓝火的小农民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是什么意思?难道豆腐不可以下酒吗?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挺纳闷的,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豆腐这种食材,大家可以说太熟悉了,一日三餐常常会食用豆腐制作的菜肴,即使过春节也要特别的准备一些豆腐的。

我记得在迎新年的顺口溜中还专门做了提醒呢。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由此可见,豆腐是人们逢年过节必须置办的食材,也充分说明豆腐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豆腐以营养丰富、物美价廉、食用方便、老少皆宜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历史上有关豆腐的传说典,故很多,不过目前人们比较认可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是豆腐的发明者。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都邑设于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名闻遐迩的八公山就在附近。

古时人们迷信,刘安为求长寿更是痴迷炼丹修道。为此、他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从事炼丹之事,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

因为刘安带着这些人,在寿春的一座北山造炉炼丹,希望可以制成长生不老的仙丹,故北山从此更名为“八公山”。豆腐就是在炼丹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


据说,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尝之竟滑嫩爽口,美味无比,遂取名“豆腐”广为流行。

我们今天食用的豆腐多用黄豆、黑豆等含蛋白质较高的豆类制成,比较我喜欢的还是黄豆磨制的豆腐,白生生的,很是养眼。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南豆腐用石膏点制,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故而豆腐味更浓。


豆腐好吃可口,其营养成分还很全面呢。不仅含着维生素、蛋黄素、烟酸等营养元素,以及镁、铁、钾、等矿物元素,而且氨基酸和蛋白的丰富含量,更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摄入组成。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常食豆腐益处多多。豆腐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让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能够达到95%以上。

豆腐还对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还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所以对于发育中的小孩子,也应适当的多吃点豆腐。

另外,中医认为,豆腐为清热养生食品,常吃可起到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等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 “豆腐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说了这么多豆腐的好处,为什么民间还流传着“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俗语呢?其实这也是豆腐的营养成分惹得“祸”。

人们之所以会醉酒,主要是乙醛的原因。而豆腐恰恰便是乙醛的克星,因为豆腐中的大豆蛋白富含半胱氨酸及维生素B1、B2,其中半胱氨酸能使酒精中的乙醛分解,迅速排泄出体外。

再者,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肽,与酒精相遇后,就会生成解酒的主要成分乙醇脱氨酶、自然豆腐吃多了,就不容易醉酒了。

也就是说,人们在喝酒的时候,把豆腐作为下酒菜,就难以感受到酒的浓烈魅力,失去了不醉不归的豪情,没有什么滋味了。


还有,过去生产力低下,酿酒的粮食更是珍贵,一般来说,3斤粮食才能酿出1斤酒,自然洒的价值更是看重的。如果因为吃豆腐而降低了洒的助兴作用,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

不过,随着时过境迁,“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俗语也不合适宜了。今天的酒桌上,豆腐做成的菜肴特别受欢迎,比如下酒的豆腐丝豆腐干等,再也没有人会提这句老话了。

因为,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人们追求的是健康饮食,喝酒不醉反而更会受到推崇与认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