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新大风歌


目前,我国养猪业主要有三种业态:其一,集约化喂养,单个养殖场规模较大,年出栏量在数千乃至万头左右,集中于养殖的头部企业,约占全国养殖量的8%;其二,专业户养殖,年出栏量在数百至数千头之间,约占全国养殖量的70%左右;其三,农民家庭散养,随着城市化发展,养殖量快速下降,目前约占全国养殖量20%强。

从养殖技术、防疫、效益等方面来看,规模化养殖竞争力强,无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还可以拿到国家的养殖补贴;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如肉质下降、运输成本增加、治污难度加大等。

结合我国土地公有的实际和目前的养殖水平,我更推崇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其一,有利于提高猪肉品质;其二,防疫压力较小;其三,农作物副产品喂猪,猪粪肥田,实施循环农业,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生产健康、有机食品,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四,分散喂养,废物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其五,扩大就业,增加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及留守老人、妇女收入。


北大屠夫陆步轩


种养结合的模式是近两年比较受农民朋友欢迎的一种复合种植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养殖所需的场地,一方面也能节省一些养殖所需的饲料成本,还有一方面就是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提高种植农作物的产品品质,来获得种植和养殖双向的效益。

1、节省养殖场地。传统的农业养殖,都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即便是小规模的散养,也需要一定的场地。比如说我们自己养的鸡、鸭,也都需要场地。但是通过种养结合,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现在的鸭稻,就是在稻田里放养鸭子,就节省了鸭子养殖所需的场地问题;比如说果园里放养土鸡,也能解决规模放养土鸡所需的场地问题。可以说,种养结合的模式对于降低养殖所需场地的投入还是比较突出的。

2、节省饲料成本。农田的生态是比较多样化的,特别是在种养结合的地块,基本不会存在使用农药的情况。这样的化,农田里的杂草、害虫、地下生物等都能成为养殖的鸡、鸭、蟹等附加值相对高的经济动物的饲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饲料的成本。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养殖的鸡、鸭、蟹等经济动物的品质也是很高,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比如说我们黑龙江农垦推广的鸭稻种养模式,每只鸭子的饲料成本大概只有10元钱,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3、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种养结合,主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在田间增加养殖的经济动物,来提高有机或者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因为田间有了经济动物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农民朋友施用一些农药的情况,也能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所以,种养模式下的田块种植的农作物,在品质和质量方面上更有保证,因为农田里的经济动物就是一个证明。特别是在农田里放养虾、蟹,对农药的施用更加的敏感。

4、提高经济效益。种养结合,效益是复合的。农作物的产品,是一种经济效益;种养模式下的经济动物,也是一种经济效益。虽然说,种养模式下农作物的产量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但是品质提高了,价格也提高了。比如说我们农场的蟹稻种植户,2018年的水稻是1.8元/斤的价格出售的。同时,还有大概40-50斤/亩的河蟹产量,又是一份收入。想对比单纯的种植水稻,效益增加在60-80%左右。据说有一些在稻田里养殖泥鳅的农户,每亩地的效益能达到1000元/上,但是技术难度要求比较高。

所以,种养结合模式在现在来看,对于规避农产品价格低、难出售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种养结合也需要结合科学的种养模式来进行,控制放养的数量、使用科学的养殖技术以及做好市场调研等,都是需要做的功课。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方式到底有哪些好处?这一提问对某些农村地区很具现实指导意义。

例辽西地区,人均山地只有一亩多一点。丰收年景平均亩产1500斤,每斤卖0.80元,亩毛收入1200元,完全靠自家完成种收全过程,亩支出也需450元。亩收1200元减支出450元,纯收750元。一般家庭4到5口人耕地也就8亩地,种地纯收入每年最多也就6000元,这还是丰收景。

6OOO元收入对于4到5口人家庭一年必须开支例米,油盐,衣服,医药费,人情份子等必花费用,是怎么也难以应付,不要说富欲,保持正常生活水平也很艰难。这还是丰收年景,灾年生活水平之低下想而知。

在完全靠农业致富道路走不通情况下,逼迫农民除农业种植之外还要另增收入来源。但在辽西农村无工业可言。除年轻人进城打工之外,唯一能增加收入只有殖业。

养殖业中养什么呢?最先发展的是养猪,但在养殖实践中以失败而告终。最初开始大户也不少,其中一户一年就赚了20万。

利润刺激下,养猪开始掀潮。挣了2O万这户借贷又筹一百万。买地皮兴土木,买猪崽都到了山东。可这一年猪行情大跌,他也已赔80万而告终。

在养猪潮中,部分农户开始养牛羊。这种养殖业开始並不显眼。以养牛为例,买好母架子牛两头就一万多,投资大。当年牛虽长的水灵,可並没产犊。

五年以后,再看当年只买两头牛的人家,卖掉的架子公牛不计,每家都有4到5头价值15000到20000的大乳牛,还带有4到5头价值5ooo元的幼牛。算一算仅五年这二头牛给农户带来了多少年农业也挣不到的钱!

在示范户带领下养牛己成为种地外辽西地区养殖业主体。也有一部分养羊户整体效益都很高,都强于养猪业。

当地有一牧业公司,以养羊为主,屠宰销售一条龙,羊肉供应到天津北京。内蒙的很多羊贩子收了羊拉到这里屠宰场卖。这个公司带动了一些农户养羊。但它们饲养方法很独特,不养基础母羊,只养育肥羊,买后3个月出栏,每只羊利润在100元左右。

在耕地少山区走种植与养殖结合道路是实践证明完全正确。如果地本来少,不能发展高效农业,特色产品或其它渠道致富情况下,种养结合是农业收入极少地区唯一可走之路!




海纳百川21210


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种养殖结合有多方面的意义,能够帮农民实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促进农业进一步的发展,给农业带来新的活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经历和体验与各位共同分享几个观点:一是种植业为养殖业业提供优良的养殖环境,比如果树林下养鸡;二是养殖业产生的家禽粪便为种植业提供很好的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三是种养殖结可以使农民有效地规避风险,种植业受气候影响大,养殖业受疾病影响大,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所以合理的种养结合很重要;四是种养殖结合是一个简单的生态链,是一种循环农业,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使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产生更高的综合效益。五是种养殖结合可以降低成本,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而增加农民综合收益;六是种养殖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改善土壤结构,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收。以上是本人生活在日常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时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


多彩贵州哥


种养结合,顾名思义,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的养殖模式相比,不仅养殖业污水、污粪排放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再利用于种植业,一举两得。这叫充分利用资源获得利益最大化,还也是生态养殖的一个方向,国家在一块都有补贴政策支持的。前段时间国家环保政策的施行,关闭的大批的养殖场都是比较落后的,养殖方式,环境污染很大,而得以保留的都是一些进行深入思考,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要求,进行种养结合模式的养殖场。

那么,要种什么,养什么呢?其实,种啥、养啥都要因地制宜、适应当地土壤、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资源利用合理化、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

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中草药、果木类,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养殖什么品种才能跟种植匹配上,这个你自己要琢磨好,研究透,最主要是两者完美结合。种养结合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肥水资源种养结合能够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和历来畜禽生产中尿液和冲洗水处理的难点,做到了资源化利用。而且粪尿无害化处理肥田技术是种养结合家庭模式重点主要推行的技术。畜禽产生的粪尿流入收集池,经过处理可以使其变成具有一定肥效的肥料,这样既可以节约肥料和水,还能减少环境污染,解决畜禽粪尿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

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化经营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由于是农户自己经营,其在生产经营时会根据自己农场的条件,选择适宜生产的产品,同时会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管理,可促进农业生产向精细的专业生产方向发展。

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水平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其经营模式也会随之而改变,即由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变,最后会向农业企业转变,最终注册成企业。

④促进生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实行农、林、水、草合理的农田布局,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减少无机肥及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并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生态农业综合营体系,大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


种子种植


种养结合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粮食就地转化,提高种田收入,同时,还能够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乡村发展产业打下基础。

首先,发展种养结合,可以改善种植结构。可以根据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安排种植计划,比如,发展养牛养羊等,就可以拿出部分土地种植牧草,这样就有利于改善种植结构,丰富种植品种,解决种植结构单一,土地使用时间高度趋同等问题,可以对部分土地实行错时使用,提高种植效益。

其次,实行种养结合,可以实现粮食就地转化。这样避免低价出售粮食,种粮亏损情况出现。比如,可以针对城镇居民消费需要,大量养殖鹅、鸭、鸡等家禽产品,直接喂养粮食,这样的品种比饲料喂养的产品,能够卖出高价,更比卖粮收益更高。

第三,种养结合,还能催生新的生产力。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尝试稻鳖鱼虾混养模式,这种种养模式是生态农业的一种新趋势,通过混养,建立微型生态食物链,最终生产出生态大米,生态鱼虾和鳖,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道理很简单,稻田放养鱼虾鳖,正好建立食物链,老鳖在稻田爬行,又让虫子🐛被撞落,鱼和老鳖食虫虾生长。值得借鉴。


可以说,种养结合粮食未来农业生产的一种趋势,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无梦到天明


大家好,我是天义,专注于三农领域。题目中所说的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模式,在很多地方已经实行了,像我老家这边,种植的果园里面养殖鸡鸭等家禽,两者发展的也比较和谐。

那么种养结合的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呢?

我的看法是有3点好处,接下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1,收入方面

在农业上,把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最为直观的好处就是增加收入了。同样一片田地,我光种植果树,而你在种植果树的基础上面,做了养殖项目,那这样收入会多一些的。同样在南方地区,将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结相合,最后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收益和利润。本身采用这样的农业模式,有时候两者也会相互促进的,对于减少成本,或者是种植类比的产量增加,也起到了一些辅助作用。

》》》2,土地利用方面

现在农村里面田地寸土寸金的,通过这样的种植养殖模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土地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是比较高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果园养鸡,稻田养殖小龙虾,像稻田养鱼,桔子树养鸡, 柚子等果园养鸡,或者种植树木和养殖金蝉,以及种植小麦和养殖牛羊相结合的方式,都是比较鲜明的例子。好多人印象里面,养殖的领域或者和种植有冲突,或者是有可能破坏掉我们种植的农作物, 但实际上通过科学管理是可以减少这样的风险。

》》》3,可持续发展方面

单一种植农作物,时间久了会造成土壤的肥力下降,或者容易出现病虫害。但种植和养殖结合起来,特别是像鸡鸭鹅这样的家禽,散养活跃在地里面,对于土壤的疏松调节作用是有一些作用的,包括一些小虫子也会成为了它们的食物。这样通过自身的食物链的调节,反而对于我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比较有利。之前我老家这边,有一户人家,光种植苹果树,栽种了很多,也不注意日常的施肥管理和病害防治,最近几年苹果产量也低,后来都换成种植地瓜,结果收获后很多果实被虫咬等,相当于种植环境被破坏了。


知识补充,在选择种植养殖相结合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方面是注意当地的自然土壤环境特点,以及气候变化规律,从而选择适合我们当地种植或者养殖的类别。举个例子,老家在比较寒冷的北方,冬天气温都零下好几度,这样我们外面环境下养殖小龙虾不太现实,所以反而南方一些四季温度都挺温暖的地方,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结合起来才会有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是注意日常的管理,本身光种植或者养殖某一个类别,就需要用心,现在两个方面都需要我们保持平衡。比如种植农作物防虫喷农药的时候,要考虑到给养殖带来的危险或者不便,施肥浇水同样要兼顾两方面的影响才好。同样在养殖方面,要提前防范给种植对象带来的破坏,做好监督科学管理才好。

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完整看法和观点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让我们一起学习到更多的三农知识。

天义说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种养结合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何谓种养结合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模式。有很多农民朋友觉得种养结合嘛,无非就是在稻田里养养虾,直接果树园里放点鸡鹅鸭嘛,很简单,事实是我身边很多种植果树的农民朋友也这么干了,结果就是非但没得到好处,反而还造成了土壤板结,果树病虫害滋生,然后武断得出决定:这个方式不可取!最后人的问题变成了这种模式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拿起半截就开跑,最后得到的就是“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这个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种养结合模式都能叫种养结合!

那么何谓真正意义上的种养结合?畜禽粪污的处理,环保的要求,畜禽粪便需要发酵后才能用于果树的特性,决定了种养结合模式必须是一套系统的工程!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种养这么简单。真正的种养结合模式一定是一种对的方式。

目前各地出现了很多好的种养结合模式,比如鱼稻共生,鸭稻共生,稻虾共生等。因为本人是从事林果业的种植,所以我今天想着重谈一下林果业的种养结合模式,林果业的种养结合,我觉得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1. 就一般种植户而言,林果业的种养结合模式一定是种植和养殖场结合的模式,种和养是独立存在的俩个个体,单纯的林下养殖绝不可能达到种养结合的目的,也无法产生效益。
  2. 适度规模化,问规模要效益,怎么种,养多少,提前都应该有一个预案,都要做到心里有谱,合理布局,达到种养模式的完美结合。
  3. 要有一套完整的粪污处理系统,沼气池,粪便堆放棚,污水存储池,固液分离机等设施都应具备,让畜禽粪便变成真正的有机肥,这个技术要求不高,但成本是比较大的。

如果我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种养结合,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1. 有效解决畜禽粪污的污染问题,使粪污污染无害化,资源化。
  2. 把养殖污染变成有机肥,不但改良了土壤,培育了地力,而且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3. 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畜禽粪尿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农民收入。
以上就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一点见解,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指正。

天山张果佬


种养业结构配置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优化种养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任务。长期以来,我国种养业失衡,资源利用没有形成链条,随着农产品产出数量的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随之剧增。南方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污无法就地消纳,造成面源污染;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能充分资源化利用,焚烧成灾。

要从源头上解决发展生产、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以生态建设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需应用中医的“治标先治本”的思维方式,推广种养业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循环农业体系,让废弃物变成资源,让资源变得有效益,缓解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提高农业收益。

国家农业部规定,到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而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正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

据农业专家介绍,以农户为单位推行“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实行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从经济效益来看,这是一条发展农业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当前农民种地大多依赖化肥,过去种养分离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质退化,使化肥利用率降低,用量增大,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实行种养结合,以动物排泄物替代化肥,极大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还可以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了农畜产品附加价值。农户横跨种养两业,在市场博弈中掌握更多的资源和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

从社会效益来看,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彻底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让农民懂得了农业生产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采用先进技术,讲究标准管理、规模经营,很大意义上增强了持续发展意识。

从生态效益来看,种养业相辅相成,资源充分利用,变废为宝,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土壤结构及耕作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周而复始,使自然界(水、肥、气、热、土壤)和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处于一个共生和谐的良性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目前,各地都已经对“种养结合”高效生态循环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市场瞬息万变,到底种多少、养多少,这个度也难以把握。

目前,套养模式虽然效益好,但大多以自产自销为主,规模较小,而一旦加大规模,因缺乏行业组织协会,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其销路和效益就会出现问题。虽有龙头企业联合,但农户与企业之间基本上都是松散型的合作形式,无法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部分龙头企业习惯于依赖政府和管理部门,基地建设的热情不高,信心不足,主动性不强,措施办法不得力,存在政府、农户两头热,龙头企业中间冷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模式的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目前,“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在全国各地都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还未完全显现出来,业内人士建议,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促进种养模式健康发展。

政府要加强种养结合模式的宣传推广,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一些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人回乡创业;研究出台相应的措施,引导和推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高效种养模式转变;结合现行水稻种植补贴及标准化水产养殖补贴标准,在水稻良种和特色水产苗种的引入、种养基地的建立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

现代农产品的竞争,最终是科技的竞争。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开发力度。引进的技术成果鉴定必须是当地需要的,特别是对培育各地的新兴优势产业有促进作用的技术;还必须是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结合省工节本综合配套技术。对适于本地实际的能提高农产品规模、质量和效益的传统技术,要通过送科技下乡、开展技术培训和鼓励科技人员下田、下车间进行技术承包等方法加快应用和推广。

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培训一批上规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着力建设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科技开发能力强、加工增值能力强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分门别类进行引导、扶持和指导。同时要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营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学会和社团的作用,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以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

各地在推广应用种养模式中,要根据作物、畜牧和水产的实际需要供给,严防过多过滥投入而影响环境,同时要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替代品的引进开发和使用工作;要大力推行畜牧业排泄物的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生物间的降价和利用作用,减少面源污染。

加强科技创新,拓展种养选择。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推动相关高校开展“种养结合”品种选择的技术研究;在相关区县设立“种养结合”的技术示范点,探索研究不同品种“种养结合”技术规模化推广的可行性;加快农业科技高端人才的引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确保高端人才对于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此外,还要利用媒体大力宣传水稻-水产“种养结合”模式,着重突出“种养结合”模式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充分了解其农产品和水产品的质量优势,以培育更为广大的消费群体。


航Sir


你好,你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种植养殖结合的话,他肯定能给,农户带来大一点的收益,其实,其实有条件的话,这两个结合的话,可以考虑一下,毕竟他能给农户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在我们老家这边,像这些都很多,打个比方就果园,养殖一些鸡或者鸭都可以,如果你想这样做的话,也要考虑一下你种的什么东西适合养殖什么东西。我给你举例说明一下吧

我们这边有一些葡萄园,他们就会在里边养着一些鸡什么的,但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鸡还可以吃果园里边的害虫,而且这个鸡子养出来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咋还能卖的高一些

如果是鱼塘的话,你可以养一些鸭子,也能减少很大的成本,这些都是可以的,我就不一一给你举例了,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多找一些相关的资料,看你打算种植什么,然后去考虑养一些什么动物。

近几年,无公害农产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而且价格卖的都还行,渠道也很多比如说像咱 都可以帮咱们销售,所以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考察一下,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好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您的提问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