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偏要大學才能學醫呢?以前中醫不是從小就跟隨學習嗎,讀書讀那麼多,不累嗎?

橋千千


山東中醫藥大學在30多年前就曾經辦過中醫少年班,成效非常顯著,70%畢業的學生都成了現在中醫院校的專家教授,不知道就辦了幾屆停了。感覺這才是中醫教學的出路。



風清氣正96


現在當中醫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你只要門上掛個牌,有患者來你就可以行醫治病,現在要有執業醫師的證才可以開業,而且每年都要考核。

我兒子是初中畢業,然後自費去中醫大學讀的書,中醫大學畢業文憑到手以後,然後又拜師學徒三年。連讀書帶學徒,差不多十年的時間,然後受聘去醫院上班,八年前我自己有了門市房,我兒子才自己開中醫診所。

要學習中醫,必須要讀書,沒有書本知識,只是靠學徒,現在不可能考下來執業醫師文憑。手續不合法,行醫就是非法的,非法行醫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要當一個醫生,急功近利,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讀書。


劉井隆


應該把英語換下來作為選修課 ,把中醫頂上去必修,小學三年級就學習中醫,八段錦等系列健身操融入課間,效果一定不會差,人人都懂健身,懂藥理,小災小病不再有。這樣既能減輕我國老百姓就醫壓力,減少不必要開支;又能傳承傳統文化精髓;同時,符合毛主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語文課培養塑造人的品格,數學課提升人的邏輯思維,中醫體操課內外兼修人的體魄。我個人認為很好!


明月幾時有157228612


西醫一定要大學才能百分之百學成。但,中醫中草藥就不一定了。只要你喜歡學中醫藥科的,小學畢業文化就可以了!中醫,只要你背熟古傳中醫湯頭,讀懂背熟中藥藥性,不違背中醫的十八反,十九畏,學會中醫的五珍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中醫生!比大學畢業還管用。我也小學畢業,但一般常見病我也能醫治。


勤善非是夢皇天祐我圓


中醫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嚴峻的,希望能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一是在認知上,要麼大多數人把中醫當做醫無可醫時的救治稻草,希望中醫能力挽狂瀾起死回生,希望一劑藥或者一根針就能馬上見效;要麼是醫治效果較慢或醫治無效後的大罵中醫是招搖撞騙。

二是在中醫教育和培訓體制上,這才是最為要命的事情。中醫盛行時,多采用學徒制,即從小便跟師學習,從最初的湯頭歌開始到疑難雜症的研究和活體試驗,是在長期實踐摸索和學習指導下逐漸掌握中醫技術,領悟中醫的辯證方法和治病思路。起初做學徒做些草藥的辨識,慢慢可以負責抓藥,再後來嘗試看些常見病症,接著做個坐檯大夫,最後走上專科大夫和疑難雜症的研究等等,並在過程中不斷的修行醫德和醫道,由淺入深,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學習中醫和傳承中醫,這才是真正的中醫教育。

為什麼會盛行這種中醫教育和培訓體制,因為中醫太過博大精深,要學有所成必須要漫長的過程,大量的理論要學習,大量的要點要背誦,大量的病例要觀摩,大量的臨床要實操,大量的藥草需要認知,大量的炮製手段需要練習……要想學好中醫不是件簡單的事,既要勤奮好學又要時間積累,更要有較強的悟性和博學多才。所以學徒年幼時偏重於背誦和記憶,長大些偏重於跟師觀摩醫治和常見病的嘗試治療,再成熟些偏重於對八綱辯證的領悟和對醫書藥方的批判吸收,自成一家後偏重於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和求證。

這種教育和培訓體制很好地培養了各個階段的醫者,將醫師和學徒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邊醫邊學,邊學邊醫,既解決了漫長學醫路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又為醫館解決了人員招聘問題。很好的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中和思維。

可如今的中醫教育制度卻是在大學時才能選擇中醫專業,大學3-5年畢業,研究生進修再2-3年,即便是研究生畢業也不過學習中醫最多8年而已,而這8年還多是理論,進入社會後還要再開始實操,所以有很多大學畢業走上社會後,連常見草藥的優劣辨別和針灸準確位置都還找不準,更別說什麼辯證治療根據古方做加減,整個一紙上談兵,根本就沒辦法給病人信心。所以就只能用西醫儀器來給自己撞膽,用所謂的中西醫複合藥方來治病,這就像是考場作弊一個道理。我雙管齊下,各種辯證方法都給你用上,各種中藥西藥都給你用上,總會有藥能蒙對,即便不能除根也能緩解症狀。

而像中醫炮製,藥材培育,保健理療等這些相對簡單的技術,其實培養起來並不難,可偏偏沒有專業人士從事,為何呢?因為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為何我要從事這些既耗費大量體力又不體面收入又低的工作呢?可這些專業人才不從事的話,那就只能由其他低學歷的小白來做了。所以才會出現現在的藥材,明明是同樣一味藥,可偏偏不治病,因為培育和採摘的方法不對;明明炮製出來了藥材,可就是不起作用,因為炮製的方法不對;明明同樣做了保健理療,可總會不時冒出來醫療糾紛,因為所謂的保健理療師有些半路出家偏偏又膽大心不細。

而民間的中醫多是從祖上傳下來,或是自學成材,其中的中醫水平良莠不齊,有混水摸魚者,也不乏很優秀的中醫者,可都因資格證的問題被攔住了。甭管治好了多少病人,甭管幫助了多少家庭,動輒查封罰款,動輒非法行醫的帽子扣下來,連診所都沒辦法開下去,談何收徒傳授醫術呢?

中醫的發展早於科學發展800年,它的博大精深也遠超於科學的發展。中醫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相整合的科學知識體系,融合了古代醫學,古代哲學,天文學,歷學,地理學,農學,生物學,植物學,礦物學,解剖學,心理學,易經等多學科知識。可現在卻用科學的標尺來評判中醫的對與錯,是與非,顯得很是滑稽和可笑。至於中醫是否有效,舉個很直觀的例子。李清雲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歲,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中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國醫大師千祖望,我國中醫耳鼻喉科學創始人,2915年去世享年104歲;雲南國醫名師張震,現年90歲,如今仍是雲南中醫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如果你關注中醫的話,就會發現中醫從業者長壽者居多,且晚年生活質量很高。對比下西醫從業者,長壽者我們很少聽到,倒是西醫醫生猝死或英年早逝的新聞層出不窮。

中醫中有句話叫“人參殺人無罪,大黃救人無功”。套用在現在中醫西醫的關係上現在也很恰當,西醫殺人無罪,中醫救人無功。西醫在中國的絕對控制地位帶給中醫的打壓,已嚴重影響了中醫的繼承。很多國醫大師都在呼籲,再不保護中醫,中國也就將沒有中醫了。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今天開始注視中醫,重視養生,重視現行醫療制度,莫要讓中醫這顆明珠繼續蒙塵。


大象愛養生


西醫有巨大的利益鏈,不能讓中醫發展。一個感冒可以花掉上百上千的錢,可中醫就便宜了,阻止中醫發展的人就是,利益背後的,醫院製藥醫療機器的直接受益者。


一葉舟79243969


中醫不是靠讀什麼大學就能學到的,中醫是靠傳承實踐總結而掌握的,主要是家族傳承師徒傳承,說明一下,過去的師徒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中醫是幾千年傳承的文化瑰寶,什麼是科學知識,前人經驗不斷總結創造可重複的,現在很多人否定中醫,到底為什麼不知道,他們是否真正瞭解和體驗過,建國初很多人看過中醫,我體驗過比如骨折,中醫很簡單就治好而不留痕,現在西醫鋼板螺絲兩次開刀,最疤痕累累好了我們就否定西醫不行嗎,過去身邊很多人得怪病,現在西醫是看不好的,比如癲癇,紅斑狼瘡,牛皮癬中醫都能看好,中醫幾幹年,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做出貢獻成為當時人囗大國,而醜陋的不孝子孫詆譭他們的祖先,否定自己的文化,到底為了什麼。你們看的中醫,是假中醫還是偽中醫,這些內奸願意做洋人面前的下等人,也不願意做挺直腰桿堂堂正正中國人,真是人賤命賤一生賤。


滾滾洪流874


學過醫學的人知道,不是擅長學習的小孩,根本沒法學下來。大學裡,醫學是理科裡最接近文科的,死記硬背的東西非常多,不花工夫根本沒法考試及格,也根本沒法畢業。學習不好的小孩怎麼學得下來?醫學又是非常講究邏輯推理的,到了臨床,病人情況千變萬化,根本不是書本上一二三四那麼標準。必須基本功非常紮實,又善於思考,膽子大,心眼細,才能看好病。所以國外醫學都是精英專業,不是精英沒法從事這個行業,相比國內門檻已經低多了。


撫琴秋心老


中醫典籍不多,但都是古文深奧難懂,而且中醫診斷是通過表象推斷內裡,所以中醫基本上沒有師傅從小帶、不經過幾十年經驗總結是很難成才的。西醫主要通過儀器檢查和手術解剖治療,相對簡單明瞭,後期再學有可行性,但是人體極其複雜,除了組織結構還有肉眼不可見的內分泌和各類平衡系統,所以西醫也是個窮盡一生去探索的職業。個人認為醫學就是經驗總結,中醫是幾千年經驗總結,不是西醫幾百年可以比擬的(但是西醫不封閉,有世界性組織可以互相促進)。中醫的經驗能轉化為具體理論的不太多,門戶封閉傳承少,民國戰亂和家族後人不願修習導致傳承斷檔的實在太多了!我們這裡就有好幾個原來當地的老名中醫把手藝帶到棺材裡,現在他們家族後人意識到了價值想學也沒得學,有兩個家裡有流傳秘方的也都靠此發家了(一般都是效果明顯的治吊斜風、皮膚病和不孕不育秘方)。同理中國武術混到這個局面騙子輩出也不是真的不行,一樣是傳承出了問題。


澤114073391


這個問題實際上和前些年爭議的“讀書無用論”類似,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大學上的會計專業,之後也考了證,但從來沒有做過一天會計,那大學有沒有用?我認為很有用!

談起中醫,很多人都習慣於“傳承”的概念,這種認知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大家心底實際上默認中醫是一門技術,對從業者的能力要求首重技術能力。然而現實中,大家越是強調傳承,中醫似乎越是萎靡不振,凋零衰落,為什麼?在我看來,是因為中醫不僅僅是一門技術,還是一門哲學!中醫知識學習到中後期,單純的技術能力已經完全不足夠,想要駕馭更高深的知識,擁有較高知識整合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所謂知識整合能力,直白的說就好比管理能力,懂技術你可以做打工仔,但想做老闆則必須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這種管理能力,可以來自人生歷練,可以來自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來自自我思考,但幾乎不可能來自學習中醫這個行為本身!所以,從小就學習中醫,並不意味著就能更好的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如果有誰不上大學就能成為優秀的中醫,那麼他如果上了大學,吸收到更多的養分,一定會更加優秀!

我自己還真有思考對比過這個問題,如果我沒有大學的經歷,一開始就直接學習中醫,我覺得估計在入門階段有可能就直接信心崩潰了。大學的經歷開拓歷練了我自身的眼界和思維模式,這讓我後來轉道學習中醫之後,一直深感受益。我已經不僅僅是在“傳承”老師的醫術,很多時候都有在主動優化完善老師傳承的技藝,如今部分醫術相比最初的知識版本,基本已經被我改得面目全非,我認為這是一個只知道“傳承”中醫的人很難做到的。

當然,凡是皆有利弊,如果從小就開始學習中醫,中醫的隊伍的擴大自然能夠更快許多,但如果想要更高的成長潛力,學習中醫並不需要搶跑,緩一緩,有了一定文化基礎之後再學,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