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過捱餓的經歷?說說感受?

天涯武銘


我捱過一天的餓。那時還在讀大學,打牌輸光了,好像還剩了一塊錢樣子。算了一下,頓頓饅頭勉強可以應付。於是啃了一天饅頭,餓慘了,餓得晚上睡覺都睡不著。

第二天,同宿舍跟我一起輸光的哥們也受不了了,於是張羅著借錢,走了倆小時,找他親戚借了五十……後來找了家蒼蠅館子,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不過分……

後來自己定了個規矩,無論如何,先把飯卡充了,打死再也不餓肚子


善良之子86


我是1947年生人,對於我們那代人,受盡了飢餓的折磨,能夠過到現在簡直太不容易了。公元1959年和1960年,吃樹皮,吃草根,凡是能吃的樹葉全都吃過,梨樹底下掉下的小幹梨也都撿吃了,要說起那什麼,三天三夜說不完。現在生活太幸福了,但有人還不知足。


L藝峰


7o年代當兵,有一次執行任務,在張家口的一個小山村,我們停車吃飯帶的是午餐肉和饅頭,圍上來不少人看還有伸手要的,給了一點,孩子們都伸手了,沒辦法都給出去了連晚飯都給出去了孩子們吃的好高興,大人有的邊吃邊掉眼淚。我們三車六人一直第二天中午回部隊才吃上飯,餓壞了現在想起來,那些農民一年到頭都是餓肚子。


湯圓2019


看了評論有些人說五,六十年代捱餓了,何不問一問你們的父輩,爺輩在解放前是怎麼捱餓的,過著家破人亡,連當時地主惡霸家養的一條狗的生活都不如的生存,要知道五,六十年代的餓是為什麼嗎?先問一問你們的長輩在評論,除了有些當時的地主惡霸以外。


中醫心


我曾經有過,68年下鄉時,在蘇北農村,糧食不夠吃的,冬天只吃兩

頓飯,上午9點吃早飯,是胡蘿蔔,地瓜稀飯,午飯3點吃,是剁碎的胡蘿蔔,摻上一點大米的乾飯,晚飯就免了,五點半睡覺,我們五位男知青,餓得睡不著覺,就輪流講故事,結果越講越睡不著,我才知道,肚子餓了,是睡不著覺的。老大隻好叫老五起床,從床下埋紅薯的地窖裡扒了五塊紅薯,生吃了才唾著了。貧下中農的生活還要苦一些。


老虎蠶


我老家是魯西南地區.59年春天開始餓死人.直到63年.你想想那種情景天連雪.雪連天.萬里冰霜.人蹤滅.鳥飛絕.魯西南大地一片淒涼.成家餓死的不在少數。能吃的樹葉全部吃光.村裡的樹皮全剝光吃掉.活活的一個人餓的一頭災倒地下就在也起不來了.這是年輕人被餓死時..老年大都是餓死在自己家裡.....'


鋼鐵41017381


我人笨,記事晚,小時捱餓的事不曾記得了。而留在記憶裡不能磨滅的是八三年生兒子的月子裡。

兒子生在玉米苗該鋤的季節,由於兒子早產半月,不好生,整整在鄉醫院生了三天三夜,因此而耽誤了鋤地,草已瘋長!所以出院後他要抓緊時間乾地裡的活兒。記著是孩子出生的第七天,一早他下地了,忘了挑水,婆婆看沒水嘟嚷著沒人挑水她就不做飯。到了快十一點,年邁的奶奶說起了三弟:咱不吃飯中,你嫂做月子不吃不中啊,你挑水去吧!三弟手插口袋晃盪著走了。這邊的我頭天晚上吃的飯早被吃奶的孩子消耗盡了,餓的前心貼後心!無奈來到堂屋,找到有黃瓜番茄,不管三七二十一,洗都沒洗,抓著就吃!先填飽肚子再說!回想自己,真是命大。

幾年後看到婆婆也會自己挑水,扳指一算那時婆婆五十多歲,還是可以挑動水的。說出來,並不記恨,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衷。看著老去的婆婆還是心疼,還是會給她買各種衣服。


知足常樂666


五九年到六二年,是我國經歷的最困難的年月。由於天災人禍以及國際上對我國的經濟制裁,封鎖,導致糧食等生活物資極度短缺。本人是五零後,對那段歲月記憶尤深。五九年我八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是卻趕上了人生最難的時候。記得那時候的口糧是每月17斤也就是每天只能吃到不到六兩糧食。如果是現在,也許不會覺得六兩糧食不少,因為現在有豐富的副食,魚肉蛋奶和蔬菜,可是那個年月,一切都處於匱乏狀況。人們只能乾巴巴的吃這幾兩糧食。早晨在食堂喝一碗玉米粥,買一塊發糕帶著當午飯,課間由於餓,偷偷的把發糕塞到了嘴裡,中午餓的只好喝涼水,晚上還是一塊半發糕。那時候放學回家,走在道上,經常兩眼發黑,恨不得把所有能吃的都塞到嘴裡。課間,大家就去溝壑邊尋找那些草根,大家叫甜根,挖出來在身上蹭一下就放到嘴裡咀嚼。那時候的許多人由於營養不良,都出現浮腫。由於營養不良,手上稍微不注意,擦破一點就會感染化膿,許久不好。那時候,周邊的樹木野草都成了人們的食物。楊樹葉,榆樹皮,槐樹花等都成了人們的食物,成為大家爭搶的目標。冬天也是最難熬的時候,又冷又餓,沒有任何可以充飢的東西,唯一可以填肚子的只有涼水。上課時可以聽到大家的肚子咕嚕嚕的響聲,每個人都是面黃肌瘦,哪裡還有精力聽課。回家的路上,經常腿發軟,眼發黑,幾次都差點昏倒在路邊。春天來了,也帶來了生機,綠色的草,樹葉都成了大家的食物。那時候推廣增量法,就是把糧食在做飯時多加水,還有把菜剁碎,伴鹽攥成糰子,然後在高粱面上滾一下,表面沾滿面粉,然後上鍋蒸,用以充飢。過去的俗語所說的:三根腸子空了兩根半,前胸貼後背等,我們這一代人都深有體會。有人說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是不是很滿足?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應該是非常幸福,非常滿足,因為我們經歷過那段困苦的年月,與那三年的困難歲月相比,我們還有啥不能滿足的呢?


沉暮的雲雨


我出生於1949年,災荒年是59年至61年,名為三年自:然災害:那年我IO歲,生長在城市,從59年起,全國城市居民生活物:質供應便採用票證供應所需物品及食品,糧食供應採用從出身至就亡,不同職業,居民,學生敎師,不同供應不數量不同,如居民(18,5斤)學生28,5斤,(初中生)付食品,糖2兩,油2兩,肥皂4分之一塊,棉衣全年三尺,棉花半市斤食品奇缺,物質可得可憐,農村農民更是按工分評議,分配糧食,可以說,全國餓死的人上千萬,數字報導也是近年才有民間報導,官方從不提及,想必大家心知肚明,都有耳聞天災人渦一說。

歷史並不久遠,經歷過苦難的人尚在,對此,糧食有很深識知,因為我吃過芭蕉心,土沃林,野菜,掙扎中挺過,母親從水腄病中救活,爺爺餓死在老家山東的飢餓的冬天,


孫大哥21


提起捱餓,不由使我的記憶回到了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當時我是住校讀書,所以伙食學校全包,而且還發糧票等,因此沒有捱餓的經歷。可我媽就慘啦!她把家裡的糧食讓我爸和二個弟弟先吃飽,自己喝菜湯還說不餓。當我每週六回家她就向我要糧票.我才知道她捱餓了,從此我每週都會帶學校的饅頭回家給她吃,而且我要看著她吃下去,否則她又要奉獻了。現在想想祖國真好,國家再窮再苦她沒讓即將成才的學生捱餓。所以我們畢業後分到單位工作,從來不講條件與報酬,只知道努力工作,拿到工資後全部交給我媽,然後她再給我生活費,當初的我很容易滿足,因此天天都很開心,每天都有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