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華能新能源私有化解讀:打造世界級新能源航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月5日,華能新能源及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公告,公告稱H股收購要約的全部條件均已獲達成及H股收購要約已於所有方面宣佈成為無條件。同時,公告明確華能新能源已向聯交所申請自2020年2月24日下午四時正起撤銷H股股份於聯交所上市地位及申請已於2020年1月24日獲聯交所批准。H股股份於聯交所最後交易日將為2020年2月17日。H股股份將於2020年2月18日上午九時正起暫停買賣,直至撤銷H股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為止,及H股股份將自2020年2月24日下午四時正起自聯交所退市。

此公告的發佈,無疑標誌著華能新能源私有化的幾已完成。 並且此次交易的完成,在業界也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和地位——

本次交易是2018年香港證監會收購守則新政以來首個成功的私有化全面要約(超過90%的接納率)、香港上市能源行業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私有化交易(以交易企業價值計)、香港上市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央企/國企私有化交易(以交易企業價值計)、亞洲可再生能源行業近三年最大的併購交易(以交易企業價值計)。

其實,對於華能新能源能夠完成私有化,這個結局並無太多的意外。

“橫”的華能新能源

華能新能源的私有化之所以如此受業內關注,除其自身強勁的實力之外,其控股股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的影響力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華能新能源,官網顯示我國第三大風電運營商。 中國華能集團,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

華能新能源,全稱為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成立於二零零二年十一月的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十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東。

公司致力於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與經營,以風電開發與運營為核心,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

此前,2016年世紀新能源網曾經獨家報道華電集團要求在2017年底華能風電、光伏項目分別投產3GW和5GW目標。 但經過多年發展,華能光伏目標仍未達成。

華能新能源2019年年中財報顯示: 二零一九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裝機容量129.5兆瓦。 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公司總裝機容量 12,094.3兆瓦; 其中,風電裝機容量11,162.8兆瓦,太陽能裝機容量931.5兆瓦。 在二零一九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總髮電量15,196,334.7兆瓦時,同比增長11.7%。 其中風電總髮電量 14,422,845.9兆瓦時,同比增長11.7%; 太陽能總髮電量773,488.8兆瓦時,同比增長10.0%。

且由財報可知,2014-2018年,華能新能源淨利潤分別為11.2億元、18.6億元、26.6億元、30.1億元和30.9億元,年均增長率超35%。 同時,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華能新能源實現收入71.387億元,同比增長13.0%; 除稅前利潤人民幣36.964億元,同比增長32.0%; 淨利潤人民幣31.505億元,同比增長31.3%; 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淨利潤為人民幣30.936億元,同比增長31.7%。 新能源的主營業務利潤率達51.67%,淨資產收益率有10.3%。

“硬”的中國華能

俗語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華能新能源的控股股東,實力毋庸置疑。

中國華能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註冊資本349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為: 電源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金融、煤炭、交通運輸、新能源、環保相關產業及產品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銷售,實業投資經營及管理。

目前,公司擁有51家二級單位、460餘家三級企業,6家上市公司(分別為華能國際、內蒙華電、新能泰山、華能水電、華能新能源、長城證券),員工13.6萬人。 到2018年底,全資及控股電廠裝機17657萬千瓦,煤炭產能7760萬噸/年。 資產總額和金融管理資產規模均超過1萬億元,主要生產經營指標保持行業領先。 在國內發電企業中率先進入世界500強,17次獲得國資委業績考核A級和央企負責人任期考核A級,在可比企業中次數最多。

2019年華能集團新能源發展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新增裝機502萬千瓦,是2018年的4倍。 項目核准(備案)、開工、投產均創歷史新高。 低碳清潔能源裝機超過6100萬千瓦。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會上,董事長舒印彪如此說到: “提高能源清潔利用水平,要堅持把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主力軍。 ”

並且,加快綠色轉型步伐,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大力推進基地型規模化開發,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發展也被納入了華能集團“兩會”工作規劃中。

而事實也的確證明此種觀點。 相關數據顯示: 中國華能集團的2019年投資計劃中,風電、光伏佔比68%,其中風電高達239.54億元,而火電的投資計劃僅為41.7億元,佔比18%。 並且,2019年5月19日,華能集團與江蘇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作協議,雙方將投入1600億元打造華能江蘇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同時,中國華能集團與協鑫的合作進入實操階段,訂立首批光伏電站購股協議。

中國華能集團在未來的發展中發力清潔能源基調已定。 也恰是在此種大氛圍下,有了後續對華能新能源私有化的多種猜測。

“私有化”到底為何?

2019年9月2日,華能新能源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華能集團擬以現金全面收購公司H股股份。

此消息一出,在業內引起不小風波。 隨之而來的便是對於私有化原因的猜測。

在諸多種猜測中,有兩種猜測為更多人說接受。

其一,華能新能源融資能力受限。 此觀點認為,由於電價下調和補貼拖欠等因素,港股風電運營商板塊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導致相關企業融資能力受限,華能新能源自然也在其中。 通過港股股價可以發現,華能新能源的價格相較於其出色的業績,還是顯得有些“低”的。

也許正式由於此種觀點,後來衍生出華能新能源將回歸A股的說法。 如果僅從表面來看,此種觀點可以算是順理成章的。 雖然說H股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融資能力受限,但相較於退市後不再上市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所以,H股退市後迴歸A股,繼續“縱橫”資本市場,是較為妥帖的方式。 而登錄A股後,華能新能源的融資能力較之H股,其融資能力無疑要更進一步的。

其二,華能集團主要是為了統籌發展新能源,進一步提高公司清潔能源比重,私有化有助於解決集團旗下公司同業競爭問題。

此觀點的依據是,在2019年年初舉行的工作會議上,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為集團定下了“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新戰略,明確指出,今後幾年將風電、光伏作為華能做優增量的主攻方向。 而華能新能源作為公司重要的新能源板塊,其私有化在增強中國華能集團自身能力實力的同時,也避免了集團之間的同業競爭。

此種觀點衍生出的一種推測就是中國華能集團中的某些相應的風電等板塊會與華能新能源合併之後A股上市。

而日前中國華能集團官網相關消息中 “此次華能新能源的私有化,將有助於中國華能及華能新能源的業務整合,助力中國華能在支持華能新能源未來業務發展方面更具靈活性及效率,並且承受從市場競爭、宏觀環境及行業規管的角度下任何潛在的不確定性”的表述也似乎成為此種猜測的一種佐證。

當然早前還有一種猜測認為,華能新能源私有化之後,將與收購的協鑫新能源股權相整合,然後A股上市。 但是隨著中國華能集團與協鑫合作方式的該變,此種觀點不攻自破。 但是中國華能集團收購的協鑫旗下的相關電站無疑也進一步增強了自身新能源板塊的實力。 後期是否會有進一步的整合,還是有所期待的。

對於華能新能源未來之路,也許不需要更多猜測——

迴歸A股成為大家的共識。 所以也有媒體認為,華能新能源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回不回A股,而是什麼時候回。 但是無論接下里的走向怎樣,華能新能源都必將助力中國華能集團更靈活地調配資源,並提供一個更大的資本運作平臺。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