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肾脏有损害的中药有哪些?

乐圣杰


就我知道的就有:

马兜铃酸的药材都对肾脏有损害,川贝母、关木通、知母、朱砂、莲寻骨风、半夏、细辛—华细辛、栝楼、枇杷叶、前胡、木通、苦杏仁等都属于。防己自古以来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两大类,一般习惯所称的汉防己实际上是防己科的粉防己,而不是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商品木防己则为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和汉中防己,有时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现时中医应用防己的经验是:汉防己偏于利湿走里,可利小便以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而走外,用于祛风湿以止痛




波波不懂


一、对肾脏有损害的植物类中药



雷公藤、草乌、关木通、厚朴、细辛、丁香、芦荟、广防已、马兜铃、青木春、使君子、苍耳子、苦柬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马儿铃、土荆芥、巴豆、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甘遂、千里光、铭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腊梅根、柴胡、芫花、益母草、胖大海、土贝母、千年健等。

二、对肾脏有损害的动物类中药


鱼胆、蛇胆、蛇毒、斑蟊、蜈蚣、海马、红娘子等

三、对肾脏有损害的矿物类中药


含砷中药(如雄黄、砒霜、砒石、红矾),含汞中药(朱砂、轻粉、升汞),含铅中药(铅丹)和明矾等。

综上,有可能导致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的中草药约有20多种:如雷公藤、木通、马兜铃、草乌、雄黄、朱砂、全蝎、鱼胆、蜂毒、砒霜、巴豆、苍耳子、棉酚、山慈菇、苦楝皮、天花粉、土贝母、牵牛子、芦荟、益母草、土荆芥、海马、昆明山海裳、野百合和使君子等。其中典型的为:过量应用木通致急性肾损害,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雷公藤(含有雷公藤碱)能直接损害肾小管,出现蛋白尿、血尿、尿素氮升高、电解质紊乱等,大剂量可导致快速死亡;汉防已和厚朴均含有马兜铃酸,能直接损伤肾小管及肾间质,致肾性糖尿病和低分子蛋白尿及肾小管酸中毒,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斑蝥为辛寒大毒之品,有破血散淤、蚀肌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所含斑蝥毒、斑蝥素有毒,外用或内服斑蝥能直接损害肾小管,可致中毒性肾炎,并伴有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巴豆、芫花可致溶血性尿毒症等等。

中草药肾毒性引起的药物性肾病重在预防。首先必须根除传统的“中药无毒”的错误观念,不滥用中药,用药严格遵照医嘱,特别是对上述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不随意轻信民间的所谓“偏方”、“秘方”,抵制形形色色的假药和劣药。


紫竹飞宇


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主要负责人体的排毒工作。中药其实对肾脏的危害,是没有西药大的,但是对肾脏也是有一定的负担。比如川贝母,关木通,知母,朱砂,连寻骨风,苦杏仁,枇杷叶,牵牛子,大风子,芦荟,土贝母,黄连,巴豆,大黄等等。



爱生活的肥羊


近年的确有许多中药相关性肾病的病例报道。老话说“是药三分毒”,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但也有必要正确认识中草药造成的肾损害,纠正天然药物无毒或毒性很小的偏见,同时也要避免以偏概全,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扩大化。以下是可能引起肾损害的中药或成药:

 1、植物类中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莲、马兜铃、寻骨风、细辛、泽泻、雷公藤等。

  2、动物类中药:如鱼胆、蛇胆、斑蝥、蜈蚣、海马、红娘子等。

  3、矿物类中药:含砷类(如雄黄、砒霜、砒石、红矾);含汞类(朱砂、轻粉、升汞);含铅类(铅丹)和明矾等。

  4、含马兜铃酸的常见成药如: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丹、排石颗粒、石淋通、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十香返生丸、止嗽化痰丸等。

以上中药或成药如一次使用量较大或长期小剂量使用,均可造成肾损害。





云尚鹃子


马兜铃,木通,苍耳子,雷公藤。


燕子140411008


 第一个是雷公藤

  雷公藤主要治疗风湿,但毒性很大,可以引起肾小球的急性病变,导致血尿、少尿、甚至无尿。

  第二个是巴豆

  巴豆泄泻,但是如果泻多了就会导致失水,可以引起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不要把巴豆当作泻药。

  第三个是关木通

  关木通按照它的药性来看是清热利尿的,它的毒素可以引起肾小管的坏死性病变,所以长时间服用会引起尿毒症。

  第四味药是粉防己

  粉防己本身是治疗风湿、关节疼的,但它也对肾脏有很大的损害,它可以引起肾小球的坏死,导致血红蛋白尿,最后引起少尿无尿。

  第五味药是草乌

  草乌本身也是治疗关节疼,它本身不仅有镇痛的作用,还有麻醉的作用,但是草乌是剧毒药,它可以引起肾小球的急性坏死,血球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第六个是马兜铃

  马兜铃本身是抗癌的,但是它的毒性很大,它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也会损害肾脏和肾小球。

  第七味药是甘遂

  甘遂在中药方面记载的是泻水的,但泻水以后也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伤肾的中药,中医认为这些中药对肾伤害很大,所以我们在服用上述的这些中药时,一定要注意量,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用户8852944140293


何首乌细辛厚朴还好多。


董芳142365933


是药三分毒,中药多少都对肾有损伤。


郭志忱


1.雷公藤又称水莽草、黄药、黄藤根、菜虫药、断肠草等。含多种生物碱和双萜类三环氧化物及细胞毒类烷化剂,毒性大。用于杀菜虫,虽临床上用于治疗关节炎、肾炎、皮肤病、肿瘤等,但其毒性可致多系统疾病,如胃肠道、肝、心、肾及中枢神经。肾毒性表现为腰痛、尿少、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酸中毒、PSP下降。病理:肾小管变性、坏死、中毒性肾病、间质性肾炎和(或)肾乳头坏死,急性肾衰;一组214例中毒者死亡64例,其中44例死于急性肾衰,中毒者多用去皮不净之煎剂。雷公藤多苷毒性虽小,但也有肝、肾损伤者,其中有致ARF者。 2.木通善治湿热淋病、小便不利、肾脏病、闭经及乳汁不行等。木通皂苷水解后得长春藤皂苷元等。木通导致肾损害集中表现在肾小管及间质,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坏死,表现为肾性糖尿及低分子蛋白尿,同时有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临床上初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研究表明:关木通中含有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是一种很强的肾毒性物质。大量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急性肾衰,有报道7例服60g以上,7~10日内死于ARF。临床上发现长期服用甘露消毒丹、龙胆泻肝丸(药中均含关木通)也可造成急、慢性肾衰。 3.益母草又名坤草、茺蔚草。功能为活血调经、行血散瘀、兴奋子宫、利尿。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外科痈肿等。所含益母草碱、水苏碱、氯化钾、月桂酸、油酸等,毒性较低。但有报道一次水煎200g服后24小时头痛、腹痛、腰痛、血尿、蛋白尿、消化道出血,死于休克及ARF。 4.苍耳子含毒蛋白、苍耳子毒苷等。可损害肾、肝、心等细胞,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1例服50g后6小时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尿素氮、血肌酐增高,7天后死于ARF。 5.草乌燥湿、逐寒。含乌头碱,大毒。内服0.2g即可中毒,3~4g为致死量。毒由肾及唾液排泄,有致急性肾衰竭及死亡报道。6.天花粉实验证明给成年犬肌注天花粉蛋白粗制剂0.2~2mg/kg,3~5天后肾实质细胞可出现轻度变性;在3~4mg/kg组,肾功能可能严重损害,同时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肾脏病理可见近曲小管大片坏死。 7.马兜铃其损伤的部位在肾小管,以近曲小管为显著,尿渗透压降低,静脉注射3mg/kg马兜铃酸于雄性大鼠,可引起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素氮上升、血肌酐上升、肾小管浓缩能力下降。 8.土牛膝土牛膝含皂苷,可引起溶血及急性肾衰。 9.棉花子含棉子油酸,是一种细胞原浆毒,能使肝、肾实质细胞混浊、肿胀,引起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 10.补骨脂小鼠分别灌服补骨脂酸0.125、0.25、0.5、1.0mg/kg,连续1~4周,均可引起肾脏病变,大剂量组可见进行性肾损害。 11.斑蝥为毒性昆虫类中药,用于堕胎、发疱、防治狂犬病等。含斑蝥素,服1.5g即可中毒;表现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无尿、ARF、死亡。尸检肾脏混肿、充血、出血、曲管内有管型。 12.鱼胆胆毒鱼类的鱼胆含有胆汁毒素,可降低肝、肾、脑等脏器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抑制细胞的氧化磷酸化,造成肝、肾、脑的细胞广泛中毒坏死。又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胆毒素取代了去甲肾上腺素,以致小血管扩张,有效血溶量下降,肾血灌流量不足,引起少尿或无尿,从而促使肾功能衰竭。 13.海马别名水马、马头鱼。性温、入肾经,有温肾壮阳、活血散瘀作用。提取物含雄激素,治肾炎、肾阳不足。煎服后可引起皮肤紫斑、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 14.蜈蚣能祛风镇惊、攻毒散结。含似蜂毒的有毒成分,为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有报道煎服二条蜈蚣后引起非少尿型ARF,最终死亡。 15.蛇毒近十年来,蛇毒制剂广泛地用于临床。曾有因牛皮癣用常规量蝮蛇抗栓酶1个疗程后出现蛋白尿;3个疗程后发生肾功能不全。


八零後的虎哥


任何东西过量都会加重肾脏负担或损伤肾脏,比如短时间大量饮水,肾脏负担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