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妖镜下的众生相,早被阿德勒说中:教好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完美,有的人出生就已经在别人奋斗一生也无法到达的终点上了,有的人拼死拼活的加班,也买不起158一斤的车厘子,有的人甚至连车厘子都没见过。

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应对。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年轻的医生,吐槽着物价昂贵,追着喜欢的电视剧,白天在门诊给病人治病,回家后做一个普通的父亲。

淳朴的农民,忙活着自家的几亩菜地,盘算着去哪卖菜能卖个高价。忙碌的快递员,开着他心爱的小三轮送快递,嘀咕着这几天快递太多,没时间跟孩子视频了。

疫情来了,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这疫情就像照妖镜,是人是妖一览无余。虽说众生平等,但照妖镜下的妖怪也不少。

照妖镜下的众生相,早被阿德勒说中:教好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

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人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解读了童年时期有不幸经历的人,对待生活的三种态度,这3种态度涵盖了照妖镜下人们的表现。

第一种人,是真正的勇士,努力改变糟糕的环境。

这些勇士,是阿德勒笔下谋求改变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改变世界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的,但数不清的勇士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足以战胜一切困难。

这些勇士没有佩戴铠甲,也没有宝剑傍身,他们是我们身边无数的普通人,普通到若没什么大事,没有人能看到他们的努力。但遇到事儿了,他们不逃不躲不捣乱,坚守自己的岗位,尽微薄之力,做无愧于心的事儿。

年轻的医生放下父母妻儿,换上防护服,进入病毒最多的隔离区去治病救人。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也是儿子是丈夫是爸爸,他们也害怕。但他们没有退缩,在他们心里,他们是抗御病毒的底线,如果他们都撤退了,谁还能帮助病人呢?

淳朴的农民,在蔬菜紧缺的春节,从自家地里摘了新鲜的蔬菜,日夜兼程送到疫区,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心意。

假期延长,号召大家宅在家为国做贡献,可宅在家里的人吃什么喝什么。快递小哥没有宅在家,他们风雪不阻的忙碌,让人们的菜篮子不空,粮食有着落,让人们安心宅在家。这些普通人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照妖镜下的他们是大写的人,熠熠生辉。

照妖镜下的众生相,早被阿德勒说中:教好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

第二种人,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种人总觉得自己最可怜,做什么都情有可原,他们总是被亏欠的人。他们就是常有理,永远不会错,不管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是受害者。即使在照妖镜下已经丑态毕露,依然不放弃为自己开脱。

从疫区回来的公公婆婆,对家人隐瞒行踪,导致怀孕的儿媳感染病毒;已经发热的病人,若无其事地参加聚会,导致成百上千的人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会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我去过疫区有什么错,怎么能因为我去过疫区就不让我回家,不让我出门呢?

还有那些尸位素餐,居庙堂之高却从不忧国忧民的人,整天盘算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置大众安危于不顾。虽然他们把道歉挂在嘴边,但他们从不会真正反省自己,还会觉得自己无辜,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身上,我怎么这么倒霉。

世界上的不完美不是针对一个人,地球也不会围绕一个人转。如果谁都以自我为中心,只扫自家门前雪,还责怪他人不帮自己,那这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坏。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其实是自私透顶的人。

照妖镜下的众生相,早被阿德勒说中:教好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

第三种人,是不会善待世界的人。

这种人认为生活对我如此不公,我又何必要善待这个世界,他们总是想让被人吃他们吃过的苦,甚至去伤害无辜的人。

有的人啃老不成对医生下狠手,有的人确诊感染肺炎病毒却对着医生护士吐口水,有的人趁物资短缺兜售假冒伪劣的防护用品,有的人自己不想活却滥杀无辜的人陪葬。他们的心被邪恶控制,泯灭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线。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杀人犯李晓明的妈妈,在面对舆论铺天盖地的压力,百般探究儿子杀人原因却百思不得其解时说,“天底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的时间培养一个杀人犯。”

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么形成的呢?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很难有同一个梦想。同样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人和人却大有不同,不同的关键就在家庭教育。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的生活经验就决定了他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一个人五岁之前受到的教养绝大多数都来自家庭。

照妖镜下的众生相,早被阿德勒说中:教好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

养好自家孩子,就是给社会做的最大贡献

阿德勒认为,有身体残疾、被溺爱和被忽视的孩子,容易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儿童长大了,自然就成了问题青年和问题老人。

很明显,这不是绝对的,很容易找到例子反驳阿德勒的观点。比如,贝多芬就有身体缺陷,却谱写出盖世名曲,成为流传千古的音乐家。达芬奇父母离异,从小被忽视,却画出《蒙娜丽莎》这样的旷世名作,还精通古生物学和建筑,是令世人仰视的杰出人物。

阿德勒的说法也有大量的案例佐证,身体残疾无法人为控制,溺爱和忽视确实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踩的坑。

被溺爱的孩子,容易产生“世界围着我转,我是宇宙中心”的想法,就像上面提到的第二种人。因为被溺爱,被无底线的包容,他就觉得他应该得到全世界。如果不能得到,就是全世界亏欠他。

被忽视的孩子,会更强烈的渴望关注,但因为很少被关注,他们缺乏同理心,不知道如何跟人正常沟通。用正常途径得不到关注,他们就会用报复的形式博取关注,让自己一举成名,根本不会考虑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照妖镜下的众生相,早被阿德勒说中:教好孩子,就是最大的贡献

溺爱和忽视,是问题儿童滋生的温床,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的很多病例,都跟他们童年时期被溺爱和被忽视的经历有关。

所以,作为父母,养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给社会做的最大贡献。用心养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别等孩子成了问题青年,再仰天长啸,“为什么是我”?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过一句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明知前方荆棘遍布,依然勇往直前,只为了心中的责任和信仰。真的勇士,不是骑白马穿铠甲的英雄,他们是心中有正义向往光明的普通人。愿每个父母,都能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