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戰國中期,發生了一件對當時天下形勢影響深遠的事情,那就是五國伐齊。簡單來說,就是當時國力日漸強盛的齊國,在國君齊愍王的推動下一舉兼併了當時人畜無害的宋國,這招致列國公憤和畏懼,進而導致秦、趙、魏、韓、燕五國聯合伐齊,致使齊國險遭滅國。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五國聯軍由燕將樂毅統領,將齊國攻殺的僅剩莒和即墨兩座城池,最終田單以火牛衝陣,從即墨一舉殺出,並輔之以離間之計迫使樂毅離開燕國,恢復了齊國。然而從此以後,曾經強盛的齊國便一蹶不振,再難與列國爭鋒了。至於齊愍王,也在逃跑的過程中死於楚人手中。不過,這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素來以虎狼之國著稱的齊國,卻很早就承諾自己不要齊國一寸土地,並於戰局穩定後不久就班師回國了,這與秦人一貫的風格大相徑庭。畢竟在烽火連天的戰國時代,出兵打仗這種需要付出錢財和傷亡的行為,不求回報是難以想象的。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若想要弄明白秦國行為背後的蹊蹺,我們就必須從當時的全局背景進行探討。在經歷了數百年的激烈競爭之後,當時華夏的諸侯國基本分化成了三個梯隊,即以秦、齊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包括韓、趙、魏、楚等國家的第二梯隊以及諸如燕、宋、魯之類存在感極低的第三梯隊。這當中,秦國和齊國是戰國中期左右天下局勢的核心,其中秦國不論是軍事水平、經濟實力等均位列戰國群雄之首,綜合實力獨佔鰲頭,然而其財力卻遠不如齊國。

齊國坐落於山東丘陵地區,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此外它還背靠渤海與黃海,擁有十分充裕的漁業和海鹽資源。在當時的社會,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幾乎可與當今社會的石油資源相提並論了。另外齊國的地理位置連接南北,交通樞紐作用明顯,商業貿易十分發達,其首都臨淄更是當時名列前茅的大城市。所以,齊國的強盛主要體現在經濟、財富層面。據《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就是說,臨淄當時有七萬戶富裕居民(大約幾十萬殷實人口),這些人竟能發展自己的娛樂愛好,齊國富裕可見一斑。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另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曾喜好聽吹竽演奏,並酷愛集體吹奏,所以有人混入其中,濫竽充數。這恰恰反映出當時齊國人的娛樂愛好有多麼的廣泛,以至於齊國吹竽者人才濟濟,即便有人混入也不會認真勘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齊國的刀幣甚至一度通行於周邊,換言之對於其他國家的百姓而言,齊國鑄造的貨幣信用度更高,從金融、經濟學角度觀察,其中影響不言而喻。

問題在於,在經濟層面幾乎碾壓其餘所有諸侯國的齊國,在其他方面都有所欠缺。比如軍事方面“齊人長於技擊、疏於陣站”,也就是說鬥毆勇猛、打仗疲弱;行政方面,或許是齊國太過富裕,統治階層缺乏改革的動力,當其他國家正在如火如荼推行變法運動之時,齊國只在齊威王時期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弊政改革,以打擊官員貪腐,並提拔了一些平民官員,但並未觸及到管理制度和社會結構的根本。甚至齊愍王時期的丞相,即孟嘗君田文的封地,幾乎就是國中之國,完全不受齊廷約束。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在趙國胡服騎射改革,對趙軍的軍事實力未見成效的時候,秦、齊兩個超級大國相互制約,給予了夾在中間的中小國家足夠的外交縫隙和生存空間,這在秦國看來並非一件好事。畢竟作為綜合國力最為強盛的秦國而言,東出函谷、吞滅六國才是自己的基本國策,然而有齊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東面制衡,並持續為羸弱的三晉和楚國給予補血,秦人的願景將變得可望而不可即。當然,齊國對如此局面同樣不滿意,畢竟幾乎坐擁天下財富的齊王也想成為天下之主。

齊愍王時期,除了宋國的經濟尚能與齊國略較一二,其餘諸侯國皆遭碾壓。從實力上來看,齊國也的確是除了秦國之外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國家(地緣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拋開不談的話)。不過此時齊愍王最應該做的並不是發動軍事實力對外擴張,而是利用手頭充裕的資金,一方面擴大經濟領域的優勢,另一方面儘快將齊國的短板領域補全。除此之外,齊國還應該藉助山東列國對秦國虎狼之名的畏懼,不斷策動組織合縱伐秦,以達到不斷孤立和削弱秦國的目標。只要齊國能夠將天下戰亂動盪之處集中於華夏西陲、秦國邊境之處,就能夠進一步提升齊國的經濟優勢。畢竟,在自身周邊穩定的大背景下,天下人才、財富將會在“虹吸效應”的作用下聚集於齊。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這種在短期內難以見到收益的舉措,從長遠來看卻能為齊國創造一個足夠廣闊的發展空間,並等待時機成熟之後,齊國將有可能大出於天下。可惜的是,齊愍王並不這麼認為,他是一位期待投資儘快贏得回報的人,所以就將商業貿易同樣富裕的宋國視作自己的盤中餐,在軍事實力存在嚴重短板的情況下貿然攻宋,併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宋國位於今天河南省東部的商丘一帶,交通樞紐地位較之齊國更為突出,國力卻十分羸弱。作為商朝後裔的宋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中原諸侯嘲笑的對象,所以在齊愍王的眼裡是一個手到擒來的軟柿子。但是,正是因為宋國的地緣位置和富裕程度,使得它不可避免的被許多國家所惦記,齊愍王的行為不僅撕裂了這些二三流國家原本在東西制衡局面下的安全感,更搶走了眾人的眼紅之物。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當齊國佔據了富裕的宋國土地,卻因攻宋而導致元氣大傷,軍事實力不足以保護到手利益的時候,那些因齊愍王行徑而產生畏懼之心的諸侯國與秦國聯合伐齊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在一夜之間,齊國就成為了天下諸侯的公敵。既然東西兩強制衡的局面是秦國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那麼徹底打破這個僵局,其最大的獲益者自然就是秦國自己。秦國之所以率先表明不要齊國的一寸土地,一方面在於秦齊並不接壤,一塊飛地不利於管理防衛;另一方面在於,已經獲得戰略宏利的秦國必須儘快推動伐齊事宜,以防止齊國恢復滅宋時損耗的國力,並整合好宋國力量,更為了趁其他國家尚未反應過來東西制衡僵局一旦被打破的後果時,造成既成事實。最終,齊國衰落,秦國繼續強大,即便此後趙國憑藉胡服騎射,其軍事實力能夠與秦軍匹敵,也難當“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鐵騎。

秦、齊兩國戰略眼光差異巨大,“五國伐齊”成為戰國格局的轉折點


綜上所述,戰國中期之所以會出現“五國伐齊”的戲碼,是因為在秦齊東西制衡的大背景之下,齊愍王不懂得利用手中的經濟優勢去填補軍事等其他領域的短板,而是隻顧眼前利益的貿然攻宋,以至於齊國陷於天下公敵、自己身敗名裂的局面。與其相比,秦國的表現堪稱卓著,秦昭襄王很清楚五國伐齊意味著什麼,所以很早就捨棄了佔據齊國的“小利”,以謀求稱霸天下的“大利”,兩相比較之下,給予後人很大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