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千帳燈 守護華安萬家門 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社區家長”

夜深千帳燈 守護華安萬家門 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社區家長”

夜深千帳燈 守護華安萬家門 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社區家長”

早晨5點多起床,7點多出門上菜市場買菜,為居家觀察戶送菜。8點,開始上班,晚上10點回家,偶爾還得忙到半夜……在華安,很多人都叫她“社區家長”,平時在小區經常能碰見她。這些天,“社區家長”明顯更忙碌了。

而大家口中這位的“社區家長”,就是華安縣城關平湖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李青。她家就在這個社區,但忙起來,家沒回,吃飯的事幹脆就用泡麵來解決。

“有人談疫色變,但是,防控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就要衝上去。”2月7日,李青告訴導報記者。連續的工作,她的聲音帶著嘶啞。畢竟“社區家長”一工作起來,是樓梯跑斷腿,話裡磨破嘴。“社區這些居家觀察戶,很配合,感到很欣慰,付出值了。”

“您好,出入請登記相關證件”,華安平湖社區的都市景園小區大門口,志願者正對進出小區的居民進行測量體溫並登記相關信息。

其間,來自華豐鎮的民兵應急排和縣直部門130多名黨員幹部也加入到城關4個社區志願者行列,“駐守”在小區。24小時在崗,一刻不停歇,“冷了就喝熱水,餓了就吃泡麵,困了就原地走動走動”。

“這幾天天氣較冷,坐在樓道口有點冷,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都會給我們送來熱水和零食。”民兵楊李銘說,兩班倒,一人12個小時,24小時不間斷。而這是全縣夯實五級責任鏈條,“守好門”的一個側影。在縣級,聯防聯動,守好全縣。投入400多萬元用於物資採購,設立10個檢查點嚴守“華安大門”,防止疫情輸入。在鄉鎮,落實屬地責任,守好全鎮。做好排查、留觀等工作,從縣直派170多名幹部鄉鎮、社區開展管控工作;在村級,自發守好本村。各村居自發設置檢查點102個,還取消各類廟會民俗活動;在每戶,守好自家。嚴格控制婚喪喜慶活動,喜事不辦、喪事簡辦,引導群眾取消聚餐,實行城區居民出行管控;在個人,守好自己。全媒體24小時宣傳防疫防控常識,發放宣傳材料2.2萬份,懸掛橫幅標語近300條,做到宣傳全方位、全覆蓋,引導全縣群眾做好防護。

而夜深之時,簡易的帳篷映照出昏黃的燈光,也映出他們仍堅持在崗位上的身影。深夜的小區略顯幾分冷清,因為有他們的付出,增添幾分暖意。(文、圖:楊永峰 黃建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