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屏"如面 等你团圆|战"疫"医生与家人隔空相聚共度元宵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刘薇 梁淑芳 李晓青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盼团圆,为了守护百姓健康,首府医护人员们舍弃小家,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见“屏”如面,他们和家人通过手机屏幕,隔空团圆,遥送祝福:“待春暖花开,再笑颜相逢。”

心在一起 就是团圆

“今天是元宵节,记得吃元宵,再发张照片给我,就当和你一起吃了,团圆了。”2月8日,陆斌给妻子微信留言后,开始如往常一样坐诊。

他是友好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居民们有了头疼脑热或外伤,都来找他处理,这些天还当起了宣讲员,给居民宣教防疫科普知识。

一得空他就赶紧掏出手机,看看妻子有没有回复他的微信留言。

原来,他的妻子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1月28日作为首批新疆援鄂医疗队成员去了武汉。

“两地本就有时差,加之她在那边工作,一进留观区就是六七个小时后才能出来,我俩的时间很难碰到一起,基本都是微信留言。”陆斌告诉记者,父母年迈体弱,女儿才2岁1个月,妻子报名时向他征求了意见。同为医护工作者,他理解妻子的心情,斩钉截铁地对妻子说:“你去吧,家里有我。”

女儿总是问:“妈妈去哪儿了?”陆斌就会讲他自编的《妈妈勇斗病毒怪兽》的故事,故事里妻子是一个身着白衣的战士,勇敢和病毒怪兽搏斗,打赢怪兽,让人们获得健康。

女儿睡去,他默默地翻看和妻子的微信聊天记录,话语不多却能看很久。“她每天都给我发一张照片报平安,她说一切安好,可看着她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的痕迹,我还是很心疼。”陆斌说。

直到下午,妻子终于忙完,微信上回复了陆斌一句“知道了,节日快乐!”

他在微信上回复“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隔着屏幕,抱抱你

“妈妈,我好想你,咱们抱一抱吧!”2月8日晚上,元宵节,微信视频里,9岁的女儿雷甜誉向妈妈尚华伸开双臂“隔空”要抱抱。

“女儿乖,等病毒被打跑了,我一定好好抱抱你。”尚华眼泛泪光,隔着屏幕哽咽着向女儿承诺。

元宵节是尚华和女儿分离的第十五天,这期间,母女俩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简单交流,女儿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想抱抱你。”

今年42岁的尚华是乌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公共场所与学校卫生监督科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在社区、发热门诊、公共场所等防疫一线奔波,和同事们一起督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由于工作需要不能回家,尚华只能将女儿交给丈夫带回外地部队照顾,一忙起来,和家人连通个电话的时间也顾不上。

“因为我丈夫是军人,女儿从小几乎就是我带大的,从没离开她这么久。”尚华说。

尚华几乎每天都在医院发热门诊、公共场所、社区一线奔走,为了不让丈夫和女儿担心,她从来不提自己的工作内容,他们也默契的从来不问,只是一遍遍叮嘱她,注意防护,不要太累。

“说不怕那是假的,但这是我的职责!群众需要,我就得上!”。尚华说,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她才能和家人安心团聚。

隔屏诉祝福 相望两依依

“宝贝,妈妈还要工作。我在这头吃,你再那头吃,咱们就团圆了,明年妈妈一定给你亲手包汤圆”……这是8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居家隔离患者追踪信息平台工作人员李海蓉与女儿隔空相聚时的约定。

作为负责居家隔离信息平台的医护人员,李海蓉每天打100多个电话,对居家隔离家庭的健康情况回访工作,早晚除了询问体温监测的数据,更精心负责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

这不,一早,她坐在电脑前,开始了忙碌。

电话打通,李海蓉还没等问对方家属的体温,居家隔离的童童爸爸李刚就说,元宵节快乐,李医生。9时刚测过,娃娃体温36.8度,全家人都在家,你放心吧。

李海蓉微笑着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且也说出了元宵节快乐的祝福语。

当下,预防疫情传播,大力宣传居家隔离的重要性,全民要主动配合医务工作者及社区工作,也是发热门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她和同事王敏负责本院就诊患者居家隔离人员的实时体温状况,身体健康情况跟踪,避免遗漏,建立个人档案,核对信息,零点上报居家隔离人员数据等。

“王敏老师,您的嘴巴都上火了,我来。”“每天要打上百号的电话,这不,你嗓子也哑了。”……李海蓉和王敏老师说话间,手机铃声响起。

“老婆,咱妈包了元宵,是爱吃的黑芝麻馅。刚才悦儿和我视频说,她都快10天没见到你了,好想你。闲时,和她视频一下,今天可是元宵节啊。”丈夫徐建军叮嘱道。

从写请战书申请上一线,李海蓉就把九岁的女儿悦悦送到了妈妈家。

“除夕陪妈爸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把把她留在爸妈家了,再没见到孩子……”刚还大大咧咧的李海蓉眼泪涌了出来。

趁着午休,她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视频那头,女儿开心地喊着:“妈妈,元宵包好了,这是你的那一碗”“你搁着屏幕给妈妈……”

短暂的隔空团聚后,李海蓉开始了新一轮的打电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