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独揽大权数十载,为何斗不过崇祯?

hh0423


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人称“九千九百岁”,万岁之下就是他了。那时“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可想而知这权利是何等之大。可在天启年间如此有能耐的魏忠贤,为何在17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悬梁自尽呢?

且不说这原本叫李进忠的赌徒如何在穷途末路自阉入宫,成功转型为不可一世的史上著名阉人魏忠贤的。分析一下跨入崇祯时代的门槛,魏忠贤失去了哪些,就能解答为何自杀才是他唯一的抉择。

魏忠贤是靠客氏这棵大树走上历史舞台的,这客氏乃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奶妈,而且朱由校十分尊敬她。

朱由校继位后,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并且赐婚与魏忠贤,这样魏忠贤与客氏就成了合法的“对食”夫妻。此后这夫妻档密切配合,势不可挡。

魏忠贤一方面引诱朱由校玩乐,让朱由校一心去干他喜欢的木工活,另一方面结党弄权,排挤东林党人,控制内阁和六部。

而客氏则把控后宫,养美女进献给皇帝,但是绝对不让他们生出孩子,有了身孕皇后也得堕胎,这也是朱由校无子嗣的主要原因。

说白了,天启年间朱由校心理也跟明镜似的,他也知道魏忠贤是个啥情况,可他不想得罪奶妈或者让她难堪,况且魏忠贤还能帮自己干点事,所以也就听之任之。

但换了岁月,客氏不再是皇帝的奶妈了,在崇祯的眼里那就是一个不干好事的下人而已,不说控制皇上,她连新皇上的面都见不上。

从前的主子朱由校都是魏忠贤领着玩,让他玩啥就玩啥,皇帝也乐此不疲。

如今新上任的却是一位立誓要救大明于水火的勤政皇帝,他玩不转了。所有的事情他都亲力亲为,原本就不识字的魏忠贤完全是多余的。

而且崇祯上任改变了宦官独断的局面,东林党又占据了上风,魏忠贤统领的宦官集团已经处于崩盘的局面。

丧失了上面这些从前的优势,魏忠贤不再是那个人人惧怕的“九千九百岁”了,看到新皇帝的一系列动作,从前恨他怕他的人腰杆也硬起来了,就敢扔起手中的石头砸向井底的魏忠贤了。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很好的台阶,因为此时崇祯皇帝已经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完成好了稳固政权的一系列动作的朱由检,就等着收魏忠贤入笼了。

此时的魏忠贤已成丧家之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别人千刀万剐了,自缢是他最好的结局。可惜,他的愿望没有实现,已经死了的魏忠贤依然被朱由检诏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她“老婆”客氏也被鞭死于浣衣局。


古今说史


魏忠贤根本就没有和崇祯斗。

为什么没有斗?我个人认为,魏忠贤是大明的头号忠臣,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到这里,魏忠贤的死,悲壮得有些像岳武穆了。

首先,我们看看魏忠贤的奸臣名号由何而来。

魏忠贤当权时期,开始向江南士族恢复征收矿税和工商税,用强权,用武力,用鲜血开始暴力征收,这笔税收最高时曾达到国家财政的90%。要知道江南士族是当时中国文人以及明朝官员的主要来源地,因此,魏忠贤几乎得罪了所有的文人和官员。正是这些官员和文人掌握着国家的舆论和历史的编撰,所以魏忠贤的恶名就这样传播开来。直到魏忠贤丧失权力的那一天,魏忠贤也没有向农民开刀,征收农业税。但遗憾的是农民没有文化,不懂也无法传播魏忠贤的良苦用心。魏忠贤倒台后,文官开始执政,魏忠贤的政策被废止,于是有了天下大乱、义军四起。说实话,崇祯的废掉了魏忠贤的政策,就算没有满清入侵,大明王朝基本上也一定完蛋。在朱由校弥留之际,对崇祯说:

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当崇祯在煤山歪脖子树上自决的时候,痛恨的说了一句:

文臣皆可杀!

或者,这就是对魏忠贤最好的肯定。

其次,我们看看魏忠贤的人品。

魏忠贤做事光明磊落,人品高尚。魏忠贤年少时家境贫困,挥刀自宫当的太监,所以他非常了解百姓生活的艰难。当天启皇帝被人遗弃甚至有生命之忧的时候,魏忠贤不离不弃,所以说魏忠贤为人非常的忠义;宁远之役魏忠贤启用了并不是心腹的袁崇焕,出任辽东经略一职,魏忠贤认可东林党人推荐的熊廷弼。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魏忠贤是能够摒弃个人恩怨,以国家的生存发展的大局为重。

最后我们看看魏忠贤的死。

《明史》对魏忠贤被崇祯发片配凤阳有这样的记载:

十一月,遂安置忠贤于凤阳,寻命逮治。忠贤行至阜城,闻之,与李朝钦偕缢死。

意思是十一月,把魏忠贤安置到凤阳,不久就下令逮捕治罪。魏忠贤走到阜城,听说了这件事,与李朝钦一同上吊死了。作为一个权倾朝野的人,没有任何反抗,甚至直接自杀,其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传魏忠贤有八个字的遗言“我死之后,大明必亡。”,魏忠贤知道当时大明已经危机四伏,如果因他再起内乱,则大明灭亡更快,因此他选择自杀,这样也避免了自己的死党以他的名义谋反(这个出发点有点像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另外一个方面是对朝廷和皇帝的彻底绝望,他应该感到就是自己苟且地活着,也无法应付将来朝廷面临的危局。

作为贫下中农的我,当我读到魏忠贤的时候,心中无比的悲凉;他做了和岳飞一样的事情,本该功垂千古,却被谩骂到了今天,这里面有那个时代高高在上的士族原因,有满清谩骂大明皇帝的原因,但最可悲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族没有文化见识,忘记了在当时那个时代下,真心对农民好的英雄!而又在人云亦云,大骂那个曾经善待自己祖先的英雄。


布衣修禅


纵观历史宦官当权至使朝廷衰败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最终的下场也是很凄惨。魏忠贤是明朝末期的宦官,他为了飞黄腾达不惜走捷径自阉为太监,试想对自己下手如此之狠的人将来必定是个狠角色。入宫之后他靠巴结进入了皇上身边,自此他阿谀逢迎皇上深得皇帝的宠爱而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由于皇帝的迂腐不理朝政而使得大权旁落魏忠贤之手,此后他专擅朝政,排除异己,建立党羽独揽大权数十载 ,祸害天下弄得全国上下乌烟瘴气。从此不可一世的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那么魏忠贤的势力如此之大为何斗不过崇祯皇帝呢?

分析下原因:

1:魏忠贤是造成明朝末期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不得民心

2:魏忠贤再大也只是臣子,是臣子必须服从皇帝

3:崇祯皇帝即位后不断嘉奖魏忠贤麻痹他的思想等候时机暗暗设法削弱魏忠贤的影响力

4:崇祯皇帝勤于政事“亲贤臣,远小人”所以忠臣们得以施展抱负对魏忠贤是个打击

5:卓一突破魏忠贤的党羽使其党羽动摇,忠臣们纷纷弹劾魏忠贤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是个市井混混他能够得势其实是借了明熹宗的势,因为明熹宗的纵容他才能只手遮天,而魏忠贤想要为所欲为只要哄住明熹宗就行了。而崇祯皇帝是一个勤于政事,厉行节俭的好皇帝魏忠贤的那一套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只是昙花一现。崇祯继位后开始实行中央集权清算阉党成为他政治上的头等大事不容小视,为此崇祯帝先后任命曹师稷、颜继祖、宗鸣梧、瞿式耜等人为给事中,任命吴焕、叶成章、任赞化等人为御史,以纠弹魏党为职责,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清算风潮,在定阉党逆案的同时,崇祯帝逐步展开平反昭雪活动,为一些受阉党迫害的东林党人恢复名誉。从理论上讲,褒扬正义,铲除邪恶,崇祯帝都一一做到了。除恶扬善,求的是上下齐心,一心向善。然而,理论用之实践的结果却让崇祯帝品尝到了政治的苦涩。


正因为崇祯皇帝步步为营的真确决策才使得魏忠贤党羽的灭亡,本以为除掉魏忠贤后可以从整朝政,可留给他的是一个千穿百孔的王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后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终年三十四!


历史新人小Q


魏忠贤何许人也?发达之前就是一市井无赖而,为何他能做大做强?就是因为他会活人。在木匠皇帝天启的时代,魏忠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威风的不行,猴子猴孙更是数不胜数,党羽遍布朝野。
魏忠贤(图片来源:网络)

《明史》: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

他能在天启手下做大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天启本是一个建筑系高材生,他对政治是没兴趣的,这也给魏忠贤有了发挥的空间。但天启也不是低能儿,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魏公公已经是羽翼丰满之时,所以他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干掉魏公公。天启驾崩召见朱由检的时候,对朱由检说过魏忠贤可信,不知道这是不是天启的真实想法,亦或是用反话提醒朱由检。



崇祯(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崇祯上台,魏忠贤的权力大的已经可以废立皇帝了。在崇祯登基的前一天晚上,崇祯被魏忠贤吓的一晚上都不敢睡觉,也不敢吃宫里的东西。可见当时的魏忠贤有多可怕。上台后,崇祯装孙子装了很久,魏忠贤也试探了很久。经过一段时间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崇祯于是召见魏忠贤,命人读给他听,魏忠贤吓得面如土色。后来魏忠贤辞职,没想到崇祯一概批准,还把他发配到凤阳看坟去,走的时候金银财宝带了无数,更带着一批自己养的死士亡命之徒,崇祯得知后大怒,命锦衣卫去抓捕魏忠贤。魏忠贤得知消息后知道难逃一死,于是上吊自杀。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

《明史》:“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迄乎恶贯满盈,亟伸宪典,刑书所丽,迹秽简编,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

魏忠贤的死也说明了官宦权力再大,也需要依附皇权才能生存。在封建体制下,不管是官宦干政亦或是权臣摄政,都离不开皇权,皇权是一切权力的总和,皇权下的各种权力都不可能从皇权中分割出去。


野谈杂论


魏忠贤不是斗不过崇祯,是斗不过天下百姓,汹汹民意!


天启七年,木匠皇帝朱由校在划船时落水,虽被救起但落下病根,久治不愈。八月十一日,皇后张氏趁魏忠贤等人不在,问熹宗:“陛下万一不讳讳,大事如何?”,熹宗皇帝说:“吾弟信王可为”!

不久后,信王朱由检被召至宫中,熹宗摸着他的手说:“吾弟,当为尧舜”。就这样,皇储的事便定了下来,不久之后信王朱由检再次被召入宫中,这次熹宗皇帝真的不行了,他含着泪千叮咛万嘱咐要保全张皇后,另外还告诉他魏忠贤勤勉任事,可以大用,之后不久便驾崩。


九千九百岁的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此人没什么文化,本为市井以无赖,因欠下赌债,狠心切下“小弟”进宫发展,由于溜须拍马把一个太监头子魏朝拍的不错,所以天降鸿运安排他伺候上了朱会常洛的长子朱由校。

熹宗皇帝登基后,魏忠贤又与皇帝乳母客氏勾搭成奸,把他的恩人魏朝勒死,一步步走上了内宫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随后,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内廷几乎被此二人掌控。天启三年,魏忠贤开始在外朝培植势力,短短数年,朝臣中反对他的势力几乎被他一扫而光,整个大明朝就连皇帝也不如 他的如意。

到了熹宗皇帝病危时,从内廷到外朝,从边关武将到朝中阁老,无不唯他马首是瞻,整个大明朝俨然是“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的局面。


魏忠贤之死

正是这种“满朝遍布阉党”的情况下,崇祯帝诚惶诚恐的即位了。说实话,当时魏忠贤要反对崇祯帝上位,他这个皇帝能不能当成真是未可知,幸好信王在即位前对魏忠贤表现出极大的善意,甚至传说他在魏忠贤面前下跪,很显然,权倾朝野魏忠贤只是把这个十六岁的小皇帝当成一个傀儡罢了。

很快魏忠贤便感觉到了不对,朱由检在登基诏书中并没有诵读他安排的诏书,朱由检在即位诏书中说:“朕以冲人传承鸿业,祖功宗德,惟只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这个小皇帝一上来就拿吏治开刀。

于是他借着新皇整顿之名,先将魏忠贤的死党阁臣黄立极辞乡,又让李朝钦等人去职。魏忠贤感觉不妙,假装辞去东厂厂督一职,崇祯故意没同意,极力的挽留下来。

虽然此事看来不大,看似新皇上任点了把火而已,但其实已经造成了魏忠贤内部分化。以前追随过魏忠贤的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上书状告魏忠贤心腹崔呈秀:“

内谀厂臣,外擅朝政,贪淫横虐”,魏忠贤看事已至此,就直接舍弃了崔呈秀,由此,魏忠贤内部完全分裂。

崇祯帝看着他们狗咬狗两嘴毛,还是没作出任何决定,照样对魏忠贤毕恭毕敬,暗地里却鼓动受欺压的东林党对阉党发起攻击。于是多年来受压迫的东林党人爆发了,大量奏书从各地送至京城。魏忠贤终于怕了,他托崇祯帝身边的太监徐应元代为向崇祯求情,愿意辞职告罪归乡,这次崇祯顺水推舟同意了魏忠贤的辞职。

同时迅速派出自己的亲信控制了东厂,锦衣卫等要职,把魏忠贤党羽崔成秀、吴淳夫等人下狱,由此崇祯帝终于掌控了朝廷。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一,崇祯帝再次发布全国诏书。

朕览群臣屡列逆恶魏忠贤罪状,俱已洞悉,魏忠贤不报国酬遇,专逞私植党,盗弄国柄,擅作威福,难以枚举,本当寸磔,念梓宫在殡,姑置凤阳,家产籍没入宫……

魏忠贤看到这封诏书已经意识到自己会不得好死,于是在去往凤阳途中,上吊自尽,自此在大明呼风唤雨,权倾一时的九千九百岁,短短三个月便烟消云散。

当然,崇祯帝也没有放过所谓的“奉圣夫人”客氏,查抄客氏家中时,发现里面居然有八名已经怀孕的宫女,据说要效仿吕不韦之旧事,崇祯帝更是大为恼怒,将客氏与这些同党一并处死。

就此,除了各地少许残存的生祠,一切魏忠贤的痕迹都将要被抹去,大明朝又出现了一丝久违的曙光,然而东林党的罪恶在前方等着崇祯,他尽心竭力,奈何无力回天。


结语:明朝制度的使然,阉人必依附于皇权之上才可坐大,但像魏忠贤者已经远远超出了历代阉宦权利,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宦官,对于大明朝,他就是是那个最用力的掘墓人。


望风瑟瑟


魏忠贤终究不是帝王之才,就算他的权力已经是万人之上,但终究不能得民心,不能成为天下共主。崇祯是皇室正统血脉,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为了除掉魏忠贤隐忍了多年,积累了自己的实力,魏忠贤专权独大,树立了很多敌人,就是自己的势力中也没有多少人是真心跟他的,当皇帝羽翼丰满之后,名正言顺的要决定除掉他时,他的一切都挡不住了,只能土崩瓦解,一命呜呼。


奇怪的石子


明朝的宦官(包含他们的东厂、西厂和内行厂)都是依附皇帝生存的,平时权力再大,但是他们的生死存亡只是皇帝一句话。


霜天寒江秋月明


厂卫是皇家的厂卫军队听命地方,在明朝权利再大得权臣都斗不过皇权。


宇智波野原新之柱


中国历史,

讲究: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无论魏忠贤是九千岁也好,

九千九百岁也罢,

都不是万岁,

跟万岁差点。

崇祯不管是有没有能力,

崇祯都是朱姓子孙,

是正统,

是万岁,

这是最大的政治资本,

也是魏忠贤斗不过崇祯的根本原因。

另外,

虽然魏忠贤大权独揽几十年不错,

但其实,

魏忠贤也是树敌几十年,

树敌几十年,

墙倒众人推,

树倒猢孙散,

再正常不过。

历史屡次证明,

权臣特别是宦官受宠,

结局都是只有一个:

刀,

绳,

鹤顶红。。。

不管是崇祯上台,

还是其他人当皇帝,

魏忠贤都是只有一条出路:

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