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何安排贾珠夭亡?有何深意?

闲征雅令


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让贾宝玉独得贾母、王夫人之爱,成为荣国府真正的凤凰

在古代长幼有序,尊卑分明,如果贾珠活着,贾宝玉的地位就远低于贾珠,爵位和主房都是长子贾珠继承。

贾珠是宁荣两府里少有的品学兼优的孩子,十四岁进了学,王夫人和贾政对他管教也很严,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很大一部分寄托在他的身上,但他娶妻生子后不上二十岁就死去了。

贾珠死去,贾宝玉成了荣国府第一顺位继承人,地位尊崇,是任何其他人都赶不上的,所以才能独得贾母和王夫人之爱。

二、让王熙凤有理由协助王夫人管理荣国府,平衡大房二房矛盾

贾赦作为贾母的长子,世袭爵位一等将军,但却不能住在主房。次子贾政官职不高,但却住在荣禧堂,管家的也是二房贾政两口子。如果贾珠不死,协助王夫人理家的就是贾珠媳妇李纨。这样大房贾赦这边完全被边缘化了,贾琏和王熙凤也像邢夫人似的,没有发言权。

大房被边缘化,整个故事就是二房的独角戏,就没有这么多冲突,故事也没有这么丰富。

贾珠死后,李纨成为了寡妇,书中写到寡妇是不参与管家的,这样贾琏和王熙凤就被顺理成章地被安排住在王夫人这边,协助王夫人管家。这样才有了王熙凤和贾琏施展的舞台,也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王熙凤的形象。

三、为王夫人选谁为荣国府未来的管家儿媳,制造悬念和冲突

好孩子贾珠死后,王夫人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二儿子贾宝玉身上,贾宝玉之妻也是将来接替王夫人的未来的管家人,谁能胜任管家的重任,也是王夫人所要考量的,或者说比贾珠活着时更为急迫。

相比于林黛玉,薛宝钗不仅身体好,而且更富有心机,不仅王夫人,就是一般的读者也能读出来,就管家来说,薛宝钗绝对是一把好手,所以很显然王夫人非常想选薛宝钗为儿媳,也才有了“金玉良缘”之说。

但贾宝玉心里只有一个林黛玉,他说过什么宝姐姐、凤姐姐都是外四路的,他虽然没有明着告诉黛玉非她不娶,但多次表示,无论活着还是死了都会在一起,甚至说林黛玉要走他要跟去,林黛玉死了,他也活不成,林黛玉死了,他做和尚去…….

而贾母也想让林黛玉和贾宝玉成为一对儿,所以在关于贾宝玉的婚事上,就有“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的长期对抗,故事也更花团锦簇。

四、为李纨搬入大观园照顾年纪尚青的姑娘提供支持

李纨作为寡妇,虽然不参与管家,但贾母安排她另一项任务,照顾各位小姑子。

大观园落成后,奉元妃之命,各个姑娘和贾宝玉搬进去住,他们一人占了一处房舍,但园子里也需要一个实际管理者,这个人选非李纨莫属。

李纨不仅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作为大观园的园长,几乎参与了大观园所有的重要活动,比如海棠社成立之初的咏白海棠、菊花诗会、芦雪庵联诗、怡红夜宴…..

作者对李纨的定位,她虽不善写,但善评,她自荐自己为社长,她当社长评的也极公道,受到大家的推崇。如果没有李纨,还真无法评定诗词的名次。后来林黛玉写了《桃花行》,大家一致意见把海棠社改为桃花社,公推林黛玉为社长,但林黛玉当了社长后,只举行了一次《咏絮》词会,相比于前两次的诗作之盛,咏絮词只是一次小小的诗会。所以李纨在大观园里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我就是竹韵


《红楼梦》中贾珠不到20岁便夭折了,贾珠是个极用功努力的学子,那么贾珠的早亡有何意义呢?

一、末世之家,非一柱可擎

贾府之中,并非贾珠一人可担大任,贾敬、贾珠,亲戚中还有林如海。但不是出家,便是早逝,贾珠之死恰如脂砚斋所批:略有可成,便已早亡。

这说明在大家族的男人全部不成才时,只有一、两个努力的是远不够的,大厦将倾,非独木能支。这一、两个带头人所承受的压力不是别人能想象的,所以贾敬中了进士,却躲去炼丹,贾珠十几岁中了秀才,却身体甚弱,承受不了家族的重担,和父母的苛待而死。

二、为贾宝玉的性格养成提供条件

由于贾珠的早亡,当粉团儿一样的贾宝玉诞生后,受到贾母无底线的溺爱时,贾政和王夫人都不敢说话,王夫人也不再想指着贾宝玉给她挣诰命了,先得保住宝玉,才有她在贾府中的地位,连贾元春都说,过宽则不成器,过严则不虞。给了贾宝玉一个在脂粉堆里生长的环境。形成了轻视仕途经济,对女儿博爱的心性。

但是对贾政说,贾珠又是自己家丢失的那个孩子,贾宝玉处处被和贾珠比较,处处不入贾政之眼,因为贾母的保护,平时只是责骂。

碰上了紧要关头,蒋玉涵的事,金钏的事加在一起,就引起心中积聚的不满,如果没有贾母和王夫人的阻拦,就会把宝玉打死。


旁观者岚


贾珠虽然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子,但他终究只是《红楼梦》中的次要人物,他的早早去世也有着很多的寓意,他一个人的消逝,影响了三个人的命运,宝玉、李纨和贾兰的命运都随之改变,这或许就是他消逝的意义。

第一,宝玉成为新的继承人,他的命运随之改变

贾珠是贾政和王夫人非常骄傲的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他就好像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他去世很久之后,王夫人和贾政都一直记着他。贾政因为宝玉的不成器而打他,王夫人能够为宝玉求情的话也只有一句。

王夫人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王夫人会这样说也只能说明,贾珠很优秀但是宝玉就很差劲,不然为什么王夫人会想到这样的话。王夫人还曾经说过,她之所以不对宝玉严厉管教只是因为她年过半百才重新得到了宝玉这个儿子,宝玉又柔弱,不然的话她早就狠狠管教宝玉了。

如果贾珠还活着,那么宝玉就可以过他想要的生活了,也不会冠以那么多的责任,就算他不成器也不会受到家人的诸多责备,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义去生活,虽然不会得到如此多的宠爱,但是他也可以过得更自在一些,现在他只能在家人给予的小小空间里放养生活。

第二,李纨的生活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集团中心人物变成边缘人

贾珠去世影响最大的人还是李纨,李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贾珠还活着,那么李纨就是贾府的大儿媳,管家的重任顺理成章会交给她,如今王熙凤得到的所有风光和赞誉都是她的。

可是如今贾珠去世了,李纨的生活只能变成如今这样自甘沉默的日子,任何事都不能管,任何人也不会在乎她,她不能打扮也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从此她便只能如冰块的活着,竹篱茅舍自甘心,只是意难平。

如果不是李纨足够聪慧抓住了了贾母的喜欢,那么她和儿子贾兰的生活不知道要落到何种地步,或许差到不行。

第三,贾兰嫡长孙的地位递减,他的艰辛从此开始

如果贾珠不去世,那么他的儿子贾兰所享受到的生活就是完全不同了。贾兰是贾府事嫡长孙,但是他却处于一个完全被忽视的地步,他和母亲都被众人忽略,他们虽然衣事不愁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如果不是贾政记得他,包括贾母和王夫人在内的人都忘记了他和母亲李纨的存在,如果他的父亲贾珠还活着,那么贾府的人恐怕谁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存在。可是如今他只能够默默努力,他自己努力才能给母亲和自己好的生活。



小说红楼


沒人接令,我也闲聊几句。我认为,曹雪芹要把贾宝玉写成宝二爷,必须死去珠大爷。为什么要写成宝二爷呢?我说过,这宝二爷是有所指的。指谁呀?指弘历。弘历之前有个兄弟叫弘时,让雍正弄死了。弘时死了,弘历不就成了宝二爷了吗?



朵朵佬爷


红楼梦:贾珠是被贾政打死的,还是病死的?曹雪芹3个事例给出答案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诗绿凤每天与你分享红楼精华。

贾政的大儿子贾珠一出场,曹雪芹就让他离世了,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甲戌侧批:略可望者即死,叹叹!]

贾珠就是李纨的丈夫,是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十四岁进学,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优秀种子,但还不到二十多岁就一病夭亡英年早逝了,只留下他与李纨的结晶儿子贾兰。脂砚斋在此特批:略可望者即死,叹叹!也就是说,靠武将起家的贾府好容易出了一个成器的读书秀才,不料却一病死了,实在是家门不幸,非常可惜。那么贾珠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真的是一病夭亡?很多人对此大为存疑。

要说清楚贾珠是怎么死的?还真像拆鱼头一样复杂,需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大脑和一个成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才能把贾珠之死给读者说清楚。下面诗绿凤就来拆鱼头,说清贾珠的死因。

【一】武将出身的贾府,教育孩子历来喜欢粗暴简单的方式

赖嬷嬷是贾府老资格非常有体面的老仆人,连王熙凤、李纨等人都要让她三分,赖嬷嬷年轻时是贾母两个儿子的奶妈,因此她对贾府里的主子们是怎么管教自己的孩子可谓是门儿清。

因又指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象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

赖嬷嬷的这段话就告诉我们贾府不愧为武将出身,贾府的家长们管教孩子有个传统的家风,那就是对待自己的孩子,非打即骂。

荣国府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贾母淘气的大儿子贾赦,都没少挨贾代善的打骂。宁国府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清虚观打醮一回贾珍是怎么辱骂自己儿子贾蓉的,直接叫人朝他儿子脸上吐口水。这样的管教方式,连赖嬷嬷都看不下去,觉得管得不得要领。(管的到三不着两的)

【二】贾政打宝玉,李纨放声大哭透露玄机

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




白衣雾藏


红楼

我不想从书外去找偶像,以小说而论:否则越说越糊涂。从通常来说:贾珠早逝是贾府的一大损失,也可能是成败的关键损失。贾珠是荣国府啇长孙,故称大爷。贾珠是贾府的孝子贤孙,真人君子,如不死是贾府大厦的顶梁柱,是正真能夠做到,诗礼传家,荣宗耀祖。正因小说著者予定要落败告终,那么贾珠早逝,是在小说的按排之中。哪么乘下来的败家子,贾宝玉才有他的地位,实現叛逆行为的全过程。如贾珠不死红楼的经历要换一个世界。哪就不附合著者的原意。比如:贾琏夫妇也不会住到西府来当家,东府贾珍也不会出現二代婚的丑事,尤氏三姐妹的命运也可能改变,贾宝玉的婚姻也可能如愿(因为老太君有贾珠的长曾孙在),对待宝玉的一人倚托思想也会改轻,望曾成龙的思想也淡薄,所以玉石旧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为黛玉毕竟是她亲外甥,可在权衡全府利益和外甥利益的同時,换任何人,也必然放弃外甥利益。

。所以红楼在贾珠生死问题是涉及红楼全书的大局。


老龚166916589


红楼梦是用密码写成的清宫闱秘事。贾宝玉的原型是胤礽,胤礽有一未序齿的同母兄,胤礽乃行二。贾珠并未出场,一子贾兰。兰者“烂”也,是一烂货!贾兰考试考了一百三十名。一百三十,顺看,一百三十就是二百五的一半,逆看(倒看),十三就是十三点。所以“贾兰”就是还不如二百五的十三点,是个烂货。而兰桂齐芳,如同衣锦还乡一样,是反语。因此,贾家家道如初是不会出现的。所以“曹雪芹”让贾珠有其名,而无其实。只是影射胤礽有个未序齿的同母哥哥“贾珠”而已!


连璧155616156


《红楼梦》中荣国府二老爷贾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贾珠,己娶妻生子,但不幸因病早亡,二儿子贾宝玉,是衔玉而生的公子,三儿子贾环为赵姨娘所生,是庶岀,作者写了老大虽可靠但命不长,三儿子虽康健但人品不堪,这就突出了二儿子贾宝玉的人物形像,首先写他衔玉而生,是个奇人,其次写他长相岀众,不同凡响,其三写他能诗会赋,且悯弱惜下。老大的短命,老三的不堪,让我们更对宝玉的存在印象更深!


智风林


贾宝玉是二房次子,爵位爵产都跟他没关系,凭什么受万千宠爱?仅仅因为颜值高吗?显然不可能。如果贾珠死了,庶出的弟弟又不成器,才能更突出宝玉的身份,一个丰神俊逸、秀色夺人的继承人才更让人喜欢。

没办法,贾珠先死吧。


清淡滋味坊


贾珠的原型应该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顒,这个曹顒是康熙为了让曹家尽快还清欠款,在曹雪芹的爷爷死后,让曹顒接任江宁制造,但是曹顒不幸英年早逝,康熙又让曹顒的堂弟曹頫接任。

曹顒死的时候,他的妻子马夫人还在怀孕期间,这个腹中的孩子就是曹雪芹。

曹雪芹在写小说的时候,把他的父亲以“贾珠”的形象表现出来。但是小说不是写实,有影影绰绰的意思,所以不能按图索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