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鹏友程


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绘画,雕塑,影视剧,文学等等都属于艺术,文学是属于,语言文字艺术,我想这里您应该说的是单指架上绘画,我将从以下几个点来做出解答,

首先,艺术和文学具有共同点,好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他一定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我们都听过,艺术源于生活,所以好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定是从生活中而来,反映的是人们普通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情感。都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人们也能从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找到共鸣,净化人的心灵,升华我们的人格,它对我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起到的是一种积极的导向作用用,甚至是引领作用,好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定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由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的一种科学的认识,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艺术和文学有不同的地方,艺术所采取的表现方式是,以图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场景,或者状态,而文学他是以文字的形式来反映真实的生活现状,观众是通过阅读的方式来进入作者所设置的场景中去体会,而艺术作品是观众在观赏图画的同时和创作者进行交流。

所以,综上所述,艺术和文学虽有不同,但有相似,二者是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其一的,它们是同时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可以的。

所以文学带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而艺术带给了我们一种欣赏世界的姿态











又木几


谈一下文学和艺术对我自己带来的帮助吧。

对我来讲,文学和艺术是疗愈的良药,是一双温柔的手抚慰了我内心的很多伤疤。

不好的父子关系大概会是我这辈子都无法愈合的伤口吧。对于一个人,你知道他很爱你,你也很在乎他,可就是忘不了小时候他对你留下的阴影,你爱他,但是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恨他,真的很难受。

去年我无意中读了一本书,是一位日本作家写的《如父如子》,我没有特别读懂这本书,只是在读完这本书后,觉得心里面有一些冰冻了二十多年的小冰块慢慢地开始融化了。

后来我听到一首歌叫《起风了》,真的很难想象,买辣椒也用券唱的也没有让我的心有任何感触,就是在听到吴青峰唱的时候,我感觉到心里面那些顽强的东西凝结在了一起,似乎用手可以触碰到,我努力地把他们往出拽,最后没有成功。正在写这段话的我,此时此刻,我还是可以很清晰地接触到这团小东西。心越来越完整了,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彻底把那些摘除,但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摘不掉。不论怎样,我的创作过程里还是会出现与他有关的字眼,我爱他。

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爱上了写作,那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文章是用来救人的”,至今坚信。我在用心创作,这些创作也在治愈我,我也希望,有一天有人也会被我的创作疗愈。


小阿土


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个令人欣喜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值得思考、一定令人有诸多收获的话题。

第一、给了我们梦想

少年时的梦想是作家、音乐家、科学家、画家。那个时候特别喜欢文学,尤其喜欢读小说,尽管有许多字不认识,还是把《水浒传》读完了。记得那个时候,书特别少,如果看到或者听到某个人或者某个地方有小说书籍,就会千方百计的去借来看,一本厚厚的书几天就会读完,用废寝忘食形容一点不为过。小人书伴随着成长,历史故事让人增长见识,英雄和科学家故事深刻影响着幼小的思想观念,从小就对英雄、科学家树立起敬仰、崇拜的意识,迫切渴望以后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为以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时一分一分的攒零花钱,悄悄地存起来,攒够了已经看好的书就马上去买回来。有时候买一本小人书需要攒好几个月。在以后的岁月里,经过了中学、大学的学习过程,泛读过当代文学很多的作品,给自己的知识注入了不可多得的文学元素。文学和艺术给少年幼小的心灵播撒下理想的种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第二、给了我们持续学习的力量

都知道学习很重要,而坚持学习尤其重要,能坚持终身学习,一定是非常好的习惯,这些需要坚强的毅力支撑。文学和艺术知识,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力量。一是文学艺术里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一个人坚强意志品格的塑造起到了渗透作用。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故事鼓舞和激励了几代人。文学、艺术形式本身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大学毕业以后,分到了单位,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工作。业余时间用来读书,是一种汲取知识的方法。随着知识的积累,阅读力、理解力、思考力日渐提升,阅读的广度不断扩展,深度不断延展。开始阅读一些哲学、社会学等书籍。如佛洛依德、叔本华、西方哲学史等。青年时代是一个极富幻想和浪漫阶段,受到当时朦胧诗的影响,于是开启了诗人的梦想之旅。

这时候喜欢北岛、舒婷,喜欢泰戈尔、冰心,喜欢余光中、席慕蓉、洛夫。诗歌用于言志,用于抒情,用于歌颂,用于鞭笞,诗歌的空间是立体的,空间是无限的,在诗歌里纵横,可以歌、可以涕、可以心悦、可以愤怒,可以常歌,也可以短叹。诗人在诗里受到激励,同时感受时代的脉搏和呼吸。诗歌,用激情写,激情是诗人灵感最重要的催化剂,激情是诗歌的源流,激情是诗歌推进的助力器,激情是诗歌情绪跌宕的调节器。用真情去写,写心,写情,写灵魂感悟,写灵魂摆渡,写灵魂拷问,写灵魂泅渡。用纯情去写,写纯纯的芳草地,儿时的梦幻,儿时的天空。写时光,写人生旅行。写爱情,写愤怒、烦忧。诗歌,让人有一身正气。这些都来自于学习的力量。

第三、给了我们认识人和社会的基础

人类是复杂的,社会又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封建礼教下的文人墨客早就被历史风化了,但是他们学习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却恰恰说明读书,尤其读文学、艺术书籍的意义和价值。读一本书,就和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和书中人物建立了深厚感情,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所牵挂。一本书,认识一次社会,透析一次人生。这为我们认识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从书中看到的人物,在现实社会中几乎都能找到原型。

第四、给了我们文学、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文学、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无论是文学里的散文、小说、诗歌创作,还是绘画艺术的创作,最根本的基础是生活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诗人的世界了解诗人的情感,从优秀诗歌里学习诗歌创作的手法。从优秀小说学习小说的语言、结构、表现、主题等等。对文学的学习技能满足个人对文学的兴趣,又能学到许多文学知识,历史知识,自己许多生活知识,对认识人和社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从每部作品中都能学到其创作的思想和方法,学到作者的创作思想艺术特征,艺术境界。

有了生活体验和感悟,只是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但是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就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方式方法。日月飞旋,人生阅历增加,对文学、艺术的感悟逐渐加深,随着阅读学习范围的广泛,大量涉及关于绘画艺术的书籍,尤其对中国艺术有了特殊的感情。于是,从临摹古典山水画、花鸟画开始,对国画艺术开始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先后拜萧焕先生、杨小春、潘文安为师学习山水、花鸟、人物绘画。萧焕先生是已故国画大师王雪涛的学生,跟随王雪涛多年,深得王雪涛真传。曾担任美院国画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艺术人才,教学和实践经验特别丰富。萧先生已经八十岁,依然活跃在讲坛上。从萧先生身上可以找到传统文化自信的力量,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以及感染力。萧先生以用自身的高尚人格影响每个人、用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人、用丰富的艺术修养传承人。艺术提升了我们审美意识,给了我们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方法。

第五、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文学开始智慧之门,艺术打开人的想象之门。艺术的学习,在写生中培养人的细致观察力,提升人的绘画造型能力。每一次临摹都是一次审美观的矫正,一次笔墨控制力的锻炼,一次传统艺术修养的强化,一次自信心的提高。每一次写生,都是一次意志品质的锻炼,一次对大自然感情的加深,融自然于一体的天人合一观念的感悟,一次从传统经典而来,到自然中去实践,塑造个人笔墨语言的锻造过程。

第六、给了我们真善美观念

我们从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起了科学的审美观,美学意识提高,美学修养加深,能够辨别美丑。在日后的文学、艺术学习和创作中,能够起到引领方向和矫正坐标的作用。


庄子之水


不止一次被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学文学?或者更直接:学文学有什么用?它既不能换来荣誉,也不能换来面包。难道真如《蜗居》里的台词:“文学就像一盘鱼上的几丝香菜?” 陆幼青在《死亡日记》中说:文学史无非是一些失败人的独白,充斥着怀才不遇和美人迟暮、英雄失路之悲。韩愈也说过“诗穷而后工”,在文学史上留名的人,似乎都遭遇过漫长的人生悲剧。难怪意气风发的青年不愿太多地接近文学。至于现实世界里的春风得意者,哪有功夫缱绻于文学末技? 然而,上了年纪的人知道,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真是不虚。对我们这些“寇”来讲,文学成了我们的避难所:低头欣赏一朵花,沉醉于一夜春风,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发呆,想那些没实现的梦想,搓掉手上洗洁精的泡沫,挺直被琐碎压弯了的腰……这时,文学带我们超越功利去享受人生。 在文学作品里,迎面走来那么多生动的人,时间好像从未成为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他们的镜像里,我们照见自己的人生。然而,还不止如此,文学还带给我们大自由。它敦促我们思考,鞭笞我们警醒,教育我们不要过盲目的一生。 文学是点亮,是启蒙。它让我们选择,它教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不能是任人摆布的阿Q,不能是受人愚弄的华老栓,不能是无法反抗的祥林嫂,但你可以如李白般豪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以似李商隐般深情,“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还可以像苏轼一样洒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你开始反思白居易的明哲保身,开始赞赏魏晋风流,开始怀念盛唐气韵……你从文学的自觉联想到人的自觉,你从五四的旗帜联想到国学的复兴……你不再全盘接受,不再随大流,所有的责任必然是你心甘情愿的担负,任何选择必然是你再三思索的决定。 感谢文学,虽然有点晚,但经过这么多年,我终于感受到自由的重担,开始自己负责的人生。这辈子,比起那些缺少文学这一“香菜调料”的人,我也许平凡,却绝不平庸。


灵兮小馆馆主


文学、艺术给生活最大的馈赠是摒除油腻感。

在90后也开始步入中年的今天,油腻感似乎成为大家避之惟恐不及又避无可避的洪水猛兽。

普通人经过求学、工作、婚姻、买房买车、抚儿、养老层层压力,难免心态变迁,面对金钱、权力、资源两眼冒金星,好像没有什么是不可交易的对象,这就是油腻感的来源。

拿婚姻举例,你看有的夫妻婚后越活越累、越活越老,男的啤酒肚也出来了,女的毫无轻盈气,这就是油腻,这样的婚姻也与爱情无关。

而文学和艺术往往与“爱情”这样可贵的品质有关,与油腻站在两个极端。

文学、艺术让人仍对无用之美抱有欣赏和敬畏,让一颗在世俗里浸渍了沧桑的心还能泛起珠宝的光泽,能感受到清晨的薄雾、林间的微光,能留意到生命中那些因为无价而被人忽视的瞬间,这些体验是金钱和资源换不来的,是我们对自己内在美的追求。


生活旅行家


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环境有多么的不同,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所有人都所需要面对的,那就是感受和表达,文学与艺术能够提升我们的感受和表达能力,这是人类社会中相互交流的密匙,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所处什么样的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文学与艺术能够教会我们的很多,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这是一个有关于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生活释放的洗礼,我们都是生活的学生。

文学艺术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两个世界:一个是由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组成的外部世界;一个则是内在于我们自身的心灵世界。而它们的作用,就是让这两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与和谐。

如果要说文学艺术对我们最大的好处,这个回答其实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借助文艺,我们观照天地万物,在明净的物象或优雅的韵律之中,获得片刻的精神愉悦和自由,让疲惫的心灵得以安放、舒展,休养生息。比如,读王维的诗,听一曲《高山流水》,看看文人戏曲,你也许可以感受到山明水秀的空灵意境,犹如在草木清新的自然环境里做深呼吸,释放一部分都市生活的压力,清心静气,陶冶性情。有时候真的特别需要慢下来,调节一下生活的节奏,腾出空间去思考。慢慢走、慢慢品,而文学艺术就是一种上好的选择。











茶人满常觉


文学艺术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两个世界:一个是由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组成的外部世界;一个则是内在于我们自身的心灵世界。而它们的作用,就是让这两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与和谐。

如果要说文学艺术对我们最大的好处,这个回答其实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借助文艺,我们观照天地万物,在明净的物象或优雅的韵律之中,获得片刻的精神愉悦和自由,让疲惫的心灵得以安放、舒展,休养生息。比如,读王维的诗,听一曲《高山流水》,看看《花笺记》之类的文人戏曲,你也许可以感受到山明水秀的空灵意境,犹如在草木清新的自然环境里做深呼吸,稀释掉一部分都市生活的压力,清心静气,陶冶性情。现代人太难了,忙碌可能意味着心死。有时候真的特别需要慢下来,调节一下生活的节奏,腾出空间去思考。慢慢走、慢慢品,而文学艺术就是一种上好的选择。

当然,文学艺术的价值远不止于这些。它像一个万花筒,又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各种不一样的人生,透视社会,照见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艺术描绘人生百态,揭露真伪美丑,帮助我们去辨别什么是人性的善,什么是人性的恶,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生活,以及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表象背后的本质。我们往往看到文学艺术抒情的一面,可是否想过它为什么会激起我们内心的波澜呢?那是因为这些作品和我们的生活情感体验产生了共鸣,跟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所对接。同样,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能够滋养我们的情感,引领我们的三观,其中饱含着的深层感染力,令人自省、自爱、自强。

最后想说,文学和艺术都是充满爱的,即所谓的人文关怀。其中有一份自我实现性,造福现实生活;另外,就是美学意义上的精神震撼。精神上得到感性的“爱”和“震撼”,并且使我们克制,拥有理性。如果说自然科学是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上开疆拓土,文学艺术就是在精神领域的深耕细作,点亮文明。


邓帅侃大山


文学以文字让人感知社会进步,文艺以表演激励人心。

文学来源于生活,用各种写意表达社会的进步,用以激励人们走向文明。文艺用歌舞形式夸张或者情景模拟来褒贬社会中的真善美。文艺,文学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净化。从而有着积极向上,感知自身不足效果。文学,文艺也能让你,对社会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及自身的修养,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平常心69280613


喜欢这个问题。人类让文学艺术存在,文学艺术也让人类存在。

生活需要情绪和肉体的结合。

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无论是儿时的校规校纪,还是长大后的柴米油盐、买房买车,生活让我们产生了诸多情绪,但无法帮我们排解情绪,好像大脑更愿意留在理想的天空,但身体依然要在不完美的生活里“但行好事”,为了好好生活,总是需要把情绪拉回肉体,而如何做到,将会是一生的课题。

文学艺术在反哺人类。

人类创造了文学与艺术,比如埃及人的金字塔,我们的诗词歌赋,梵高的《向日葵》,而这些作品永远可以反哺人类自己,我们在上班路上听一首提神醒脑的歌,在柴米油盐的间隙读一本可以引起共鸣的书,在文学与艺术中把情绪拉回肉体,理解人间烟火的真谛,包括新型肺炎严重时期,也需要为文学艺术安慰情绪。

文学艺术在记录人类。

文学与艺术延伸出的行业和经济链有目共睹,从更远的是视角看,文学与艺术更在记录我们人类的文明,在很久以后的史册上,文学与艺术将是描述人类生活的重要线索之一。

总之,我们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时,文学与艺术自然会在心灵深处等我们做回自己,安心存在于万般境遇中。


猫船长见闻录


首先谈一谈文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所谓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文学能让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晴,便于洞察世间的是非、美丑、优劣、善恶、黑白;文学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营养、鲜明的观点、正确的思想、深邃的哲理和美好的记忆;文学能让我们穿透迷雾,拨云见日;文学更能让我们提高眼界,阅尽人生喜怒哀乐,为心灵找个寄托,为现实发现清泉,高兴时告诫你要注意乐极生悲,难过时告诉你阳光总在风雨后,顺境时告诉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逆境时告诉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文学更能让你“文能提笔安天下”“腹有诗书气自华”。备受大家喜爱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从主持人到点评嘉宾,从台上选手和后备选手,大家对诗词歌赋的掌握张口就来,信手拈来,掀起了全民学习文学特别是诗词的新热潮。节目的成功举办,让文学走进了平常百姓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因此文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无穷的,比如没文学底子的人看到彩霞只会说“哇哦,真好看!”而有文学底子的人就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文学底子的人看到壮观的瀑布只会说“哇塞,好大的水啊!”而有文学底子的人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总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追求文学,只会让你更优秀、更儒雅、更阳光、更积极、更卓越。

其次谈一谈艺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艺术就是创造,不人云亦云,不一犬吠形,百犬吠声。艺术因为凝聚着人们的理想、愿望、需求、焦虑等等情感而成为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艺术是对人类超越存在困境和以想象性的方式满足现实缺憾的一剂良药;艺术还是一种人类诗意存在的象征系统。那么这个对人类及其个体如此重要的艺术到底是什么?他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艺术之于生活显然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广大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也开始追求文化艺术方面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思就是广大百姓已经从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在追求美好生活。“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已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

(2)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基于此,很多艺术家便把目光转向民间。比如艺术家吕胜中就在陕西安塞偏僻山沟的窑洞里看到,老乡用身边的材料营造出了诗一样的生活,“暖瓶内胆的碎片、鸡蛋壳都成了艺术表现的材料,它们被用来像马赛克一样镶嵌在墙壁、灶台四周,组成各种花卉的图案”。这不仅提高了居家艺术档次,而且点缀了自己的慢慢人生。

为此,人人都要虚心向广大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多彩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今年,我们国家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国人对传统艺术精神也有新的见解和认识。比如在质朴平淡的民间艺术中,传统艺术的情趣和真实生活早已交融在一起,活脱脱地闪烁着令中华儿女心驰神往的光彩。于是,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美”,它是艺术与“石崇心理”的切割,也是艺术的生活化转向。大家开始充满信心地审视传统,满怀热情地关注日常。如今走进千家万户,总能看到很多家庭大门外镶嵌着牌匾和对联,墙上悬挂着书画及其他艺术作品,玄关上、茶几上置放着各式各样艺术摆件,艺术让家变得更有文艺范,使家庭成员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变得更有光彩、更有修为,更有涵养、更有素质。

综上,文学和艺术不仅让我们变得风雅、儒雅、文雅,而且还让我们变得清朗、开朗、爽朗!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以下是用我的石头画诠释文艺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