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永乐十四年的一天,朱棣突然接到蜀王朱椿的上奏,上奏说谷王朱橞宣称建文帝藏在他的府邸,即将谋反。朱棣闻讯大惊,立即派人持诏书招谷王入朝。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妃,他和蜀王朱椿、代王朱桂都是一母所生。他自幼聪颖好学,深得朱元璋的器重。

洪武二十四年,在朱橞十二周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谷王,统领上谷郡地和宣府镇。朱橞在宣府期间,虽然十分年轻,但是他能自律,工作责任心强,用人得当,在他的领导下宣府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朱橞到任的第二年,宣化城扩建,在他的主持下并参入下,宣化城扩展为周边24里有奇的城垣,并沿城设“一关七门”,城外建有吊桥和皇堑,城上设角楼和铺宇,颇具攻守兼备之功能,成为明代早期城防建筑的典范。

在宣府期间,朱橞还参与构筑了常峪口至大境门60余公里的明长城,并兴建了独石口和锁阳关的关隘,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巩固明朝疆域 ,做出了贡献。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但是他毕竟年轻,没有真正在战场上磨练过,靖难战役刚爆发,他就放弃了自己的封地,仓皇跑到南京,向自己的侄子报告燕王造反,建文帝见自己的小叔叔还算忠心,把他留在了京城,委以重用。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围困南京。此时,朱穗和曹国公李景隆奉命守卫金川门,二人见燕军势大,于是打开坚如磐石的金川门,迎接燕军入城,朱棣不费吹灰之力进入了南京,登上了帝位。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朱穗的卖主行为,换来了自身的荣耀,朱棣即位后,赐给他一支七人的乐队,这在古代是皇帝对大臣的最高褒奖,还有三百人的亲兵卫队,并把他的封地从冰天雪地的北方边关,调到温暖如春的南方重镇长沙,他的俸禄也增加到每年2000担。

朱穗自此自恃有功于明成祖,变得骄横霸道,横征暴敛,在他的封地里更是横行不法,欺男霸女,“夺民田,侵公税,杀无辜”,长史虞廷纲多次劝谏,他却诬廷纲而杀之。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永乐六年,兵部尚书忠诚伯茹瑺路过长沙,按照大明祖训,茹瑺应该到谷王府拜见谷王朱穗,但是,茹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拜见他,朱穗非常生气,于是上表弹劾茹瑺,茹瑺因此入狱,最后竟死于狱中。

朱橞日趋骄横,本来他贵为亲王,身份尊贵无比,但他还不满足,竟又萌生了做皇帝的念头,于是大肆招兵买马,造战舰弓弩器械等行军作战用具,并让手下护卫练习兵法战阵。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朱橞还称呼都指挥张成为“师尚父”,宦官吴智、刘信为“国老令公”,几人天天筹谋造反事宜,打算元宵节的时候,向皇帝献灯,并选一些勇士教给他们音乐,把他们带到皇宫,寻找机会刺杀皇帝。

朱橞还想勾引蜀王,结盟造反,蜀王责备他,他不听。蜀王的儿子崇宁王朱悦燇犯了罪,逃到了朱橞的封地,朱橞因此宣称说:“往年我开金川门出建文君,今在邸中。我将为申大义,事发有日矣。”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朱穗入朝后,朱棣把蜀王的奏章让他看,朱穗跪在地上自称死罪,希望皇帝能留下一命。朝中大臣们上书弹劾朱橞,三番五次上章要求将朱橞“割恩正法”。

永乐十五年正月,明朝宗室周王朱橚、楚王朱桢、蜀王朱椿等也上书:“朱橞违背祖训,图谋不轨,大逆不道,诛无赦。”

谷王朱橞:先背叛建文帝,再反叛明成祖

思考再三后,朱棣最终做出决定:

“谷王橞以谋逆,削爵为庶人。革其护卫及长史司等衙门。”朱橞及二子皆废为庶人,宣德三年,朱橞在狱中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