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参加一个志愿服务,被安排一天工作15个小时?

Stylishqueen


向志愿服务的热心人致敬!

志愿服务,应当说是从事的公益服务,是根据志愿者的责任心,来确定具体的工作。

一般没有工资报酬,但是相关组织单位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伙食、交通保障。

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志愿者服务实际上是助人、乐己,传递爱心。

因此,我们在从事志愿者服务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不一定跟在单位工作一样,必须要服从单位要求。

如题目所说,被安排一天工作15个小时的情况,绝对不能是常态的。志愿者有爱心,然后以爱心带动责任心,但是爱心和责任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必然是跟工作一样,保障志愿者身体安全和健康的情况下。

遇到这样的工作安排,如果自己确实承受不了,应当照实向相关组织者或单位进行反映。

不过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抢险救灾这样的重特大危情,各种人手、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咬牙也会坚持下来的。

志愿者服务,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愿意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6700万人,预计2025年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数量将超过1亿人。


暖心人社


一个志愿者一天被安排满15个小时进行服务,这个大家从字面理解,肯定是存在争议的。作为一个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经常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也是志愿者,参加一些其他志愿服务,就以自己的经验和见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志愿者的含义。志愿者是指以自愿服务一定事物,不以取得报酬为目的而进行一些辅助性工作的人员。

再次,我们明确志愿者服务的类型。 志愿者有分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是指拥有专业技术而提供服务,如大家熟悉的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非专业志愿者是指服务不需要专业技能,就可从事的服务,如慰问孤老,残疾,参与环保植树等。

随后,志愿服务又可分为低偿补贴和无补贴。如参与世博会,世园会等服务,这种周期长,对志愿者素质要求高,主办单位一般会给予一定的交通,餐补等。而像组织学生参与种花,文明劝导等时间较短,不需要专业能力等类型是不会给补贴的。

文中讲到工作15个小时,就要具体分析你是那种性质服务了,如果报名参加的本短暂服务,只是服务方拿你当免费劳动力,你可拒绝继续提供服务(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例外)。

如果本身告知是长期服务,你也是自愿参加,自己不能胜任,可以选择退出,也可继续执行。不过最好坚持执行,因为长期志愿者服务主办方对志愿者服务培训力度大,要求高,如果临时退出,可能影响活动方的进程。


浅谈谈


志愿服务,是根据你个人意志,在你自身条件许可下,为他人、社会提供无偿帮助或援助的行为。如觉得不合理,可以选择不参加,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