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六亲不认”家庭聚集就忍忍吧

防疫以来,大多数人每天都会关注自己所在城市自己所在小区的新冠肺炎感染情况,这些人因何染病,到过哪里,住在何方,都被大家“放大镜”一般反复转发。

截至2月8日24时,成都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0例。120例确诊病例中,涉及聚集性疫情24起,占总病例数的55.83%,其中20起为家庭聚集性疫情。

放眼全国,家庭聚集性病例也在不断增加,2月3日,江苏南京通报新增5例,其中4例为家庭聚集性疫情;截至2月6日24时,广东东莞市累计报告新型肺炎确诊病例53例,有30个属于家庭聚集性病例,占比超过一半。2月8日浙江金华通报的新增病例,1人就感染了7位亲人。

家庭聚集性疫情成为防疫当下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虽说我们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但必须承认,尽可能小型化、个人化的家庭生活,可以大大降低病毒的传染几率。

防疫以来,我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少出门……可谓想尽办法,为家庭筑起牢固的防疫网。只是,百密一疏,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家庭聚集是防疫过程最难防的疏漏,而这一疏漏,很可能造成整个家庭“溃败”,必须严防死守。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元,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成员,始终处于家庭的关系之中。我们对家族血亲高度认同,天然对亲人、熟人亲近,甚至自然而然地将他们的危险系数降低。但非常时期,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新冠肺炎是传染性极强,它从来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血缘亲情而降低传染性。相反,它会在你们举办家庭聚会时放一个“大招”,可能造成“一人感染,全家传染”的后果。

一起起鲜活的案例已经在人们身边发生。关键时刻,我们一定不要存一丝侥幸心理,不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相当比例的家庭聚集性病例出现,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杜绝家庭间聚餐、聚会,尽可能培养和适应分餐式用餐成为最优选择。

我们无法做到离群索居,但物理的空间从来割不断情感的交流。非常时期更要坚信,情感也不会因“少聚一次餐,少串一次门”减弱。

此时,春风中还蕴含着阵阵寒意,为了以后长久的相聚,让我们保持克制暂时忍耐。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