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相信凡是熟悉我國古代歷史的朋友,一定都聽說過“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句俗話。而事實上從我國曆朝歷代諸多名將的生平戰績來看,實際情況也確實是如此。無論是軍事才能多麼出眾的將軍,觀其一生多多少少也總會有那麼幾次敗績(當然,諸如趙雲、岳飛等這些極個別的案例除外)。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趙雲劇照

因此,一個將軍不管是生在哪一個朝代,偶爾打一兩場敗仗其實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不過,如果一個將軍經常在戰場上打敗仗的話,那可就另當別論了。當然,可能很多朋友也許不太相信,但歷史上還真就有這樣幾乎每戰必敗的“常敗將軍”。譬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漢朝的外戚大將李廣利,他便歷朝歷代“常敗將軍”中的其中一位。

裙帶關係上位的“貳師將軍”李廣利:

說到李廣利這位西漢中期的著名將領,其軍事才能可謂是極其平庸。那麼這個沒什麼真本事的傢伙,究竟是如何一路高升至“貳師將軍”這一大將職位的呢?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如果用我們現代的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靠著“親友關係”一路升遷謀得的職位。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衛青劇照

而且,正是因為李夫人的這一層裙帶關係,更讓李廣利成為了繼衛青、霍去病等這些西漢前期著名的將領之後,西漢政權中期漢武帝統治下級別最高的漢朝軍事統帥。然而,即便當時李廣利統帥的大漢軍隊兵強馬壯,邊境局勢更是遠勝於從前(原本在邊境的大敵匈奴,其實力早已是元氣大傷,西域各國亦是伏首貼耳)。可結果李廣利卻硬是將手裡的這一副好牌,打成了一塌糊塗的局面。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衛青畫像

簡單來說,若拿“貳師將軍”李廣利與“大將軍”衛青做一次比較的話,那這兩位同樣是外戚出身的漢朝大將的水平,可以說確實是存在著十萬八千里的差距。關於這一點,我們從以下李廣利指揮的數次戰役之結果,便能夠看出他到底有多坑了。

一輩子損兵折將的“貳師將軍”李廣利:

一徵大宛:李廣利率領的漢朝大軍由於長途行軍的緣故,所以當大軍在進攻鬱成城(大致位於現在的烏茲別斯坦境內)的時候,早已是人困馬乏戰力大減。而此戰的結果自然也是損兵折將,據記載漢軍士兵經此一役損失了近9成的兵力,李廣利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剩下的兵馬退守駐紮敦煌地區。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漢朝軍隊

二徵大宛:這一次李廣利又率領了整整6萬漢軍出征,結果倒是也逼降了大宛。可此次征戰漢軍亦是折損了近5萬兵馬,而戰後卻只得到了良馬數十匹、中馬以下3000多匹。如此結局說得好聽一點叫做慘勝如敗,說的不好聽一點同樣是一場損兵折將的敗仗。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一戰匈奴:天漢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李廣利率領著3萬漢軍騎兵出征,並在天山一代跟匈奴右賢王所部展開了激戰。雖說,起初漢軍確實是先打贏了幾仗。但是,最後此戰還是以漢軍的失敗而告終。其戰果同樣非常慘烈,據記載漢軍部隊戰死者十之六七,只有主將李廣利兵敗逃生。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匈奴騎兵

二戰匈奴:天漢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7年)李廣利統領漢軍近21萬兵馬出征匈奴。其中包括李廣利親自率領的6萬騎兵和7萬步兵;路博德率領的1萬多兵馬;韓說率領的3萬步兵;公孫敖率領的1萬騎兵和3萬步兵(共計21萬兵馬)。最終,雙方大軍在餘吾水(也就是現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地區)與10萬匈奴軍隊纏鬥,此戰一連打了十多天都沒能取勝。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匈奴騎兵

三戰匈奴:徵和三年(也就是公元前90年),李廣利率大軍出塞,起初戰況也算是非常不錯。然而,由於家中妻兒因劉屈髦案受牽連下了大獄。李廣利一時心急為了儘早立下戰功,因此犯了貪功冒進的大忌。最後,直接導致7萬漢軍精銳部隊在燕然山(也就是現在蒙古共和國的杭愛山)被圍。此戰之後,漢軍幾乎是全軍盡沒,而李廣利本人也投降了匈奴。

同為漢朝的外戚大將,他比衛青差了十萬八千里,最後還當了叛徒

李廣利雕像

最終,李廣利揹負著叛徒的名聲在匈奴生活了一年之後,由於遭到了匈奴王庭重臣衛律的排擠和陷害死在了異鄉。總得來說,李廣利的一生可謂是完美的詮釋了損兵折將這個詞語。而且,跟漢朝同一時期的諸多名將比起來,他的確可以說是一個混在名將隊伍中的“豬隊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