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农村地区的生活物资如何保证?

阿砂之乡


正好赶上冬天逢年过节,农村地区一般在这个时间段会有储备一些粮食的 ,非常时期受影响不太大,我们还有祖国的保护。


安小静儿


我看了大家的回复,你们太不了解现在的农村了。我们老家在黄冈市罗田县,跟安徽搭界,我们这里还算是比较偏僻的山区,像我们这种乡村,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种田,连种菜的都是老人,生活所需的米面粮油肉蛋菜基本上都是靠买,两万人的一个小集镇,有五家中等规模的超市。可能有些朋友对农村的印象还是原来自给自足的时代,粮食、蔬菜都是自己种,猪牛羊都是自己养,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平时五六家超市可以满足需求,现在抗疫期间,只有一家开业,货架上的东西一扫而空,进货的路也断了,很多居民连米面粮都不够了,只能跟村镇反应,希望他们解决。


阿砂之乡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提的很好,现在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农村的物资到底怎么保证,现在抗疫期间,大家都不能出门,基本都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全国村里都封村了,所以生活水平也下降了,基本的物资也很难保证,但是像在农村的话,会好一些,因为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有种地的,有种粮食的种小麦,地瓜,花生,水稻,玉米,还有种菜的,有菜园,这些粮食只要收回家了,都会储存在家里,像小麦,家家户户都有,可以把它加工成面粉,面粉可以做馒头,饼,煎饼,还有很多地方都会种水稻,水稻收了,收成的时候都会把它加工成大米,储存在家里,这样就不用买了,随时都可以吃,而且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菜园,入冬的时候种的白菜萝卜,到了冬天都可以把他们给收出来,储藏,基本上一个冬天就够了,所以抗议期间农村基本上不缺吃的,不吃大鱼大肉家常便饭还是可以的,农村的花钱花的少,能过的去。

倒是生活在城市,他们没有田地吃的,都是靠去市场上买的,或者去商场上超市去买的,抗疫期间,超市菜市场都是关门的,所以说他们吃的东西,生活的物资会有些困难,而且有些地方物价会上涨,超出平常的2到3倍的个价格,还有些地方是买不到的,所以抗议期间又不能出去上班,而且还有房贷,有车贷,也给生活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希望病毒早点过去,希望大家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小安日記


现在是疫情的第一个拐点,也是各个家庭春节屯菜消耗完的关键点,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集体采购的情况,生活必需品被集体采购后,出现了紧缺,就会造成恐慌的情况。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慌,每天货架上的蔬菜售光只是短时间的情况,后面还会陆续的有更多的蔬菜水果上货架的。这边有三种方式可以提供给你,保证家里的生活必需品的充足。

一、跟附近菜商定菜

买菜和水果的时候会加菜商的微信或者联系方式,这个时候可以提前定一些,第二天去拿或者送到村口。当然价格要贵一些,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是关键时期,相信这个时期不会持续太久的。

二、村里干部进行集体采购

每家每户进行生活必需品报备,然后由村干部领导进行统一采购和分配,因为量大一些,可以直接进行集体采购,这样的话很好采购到,可以避免每户进行采购时造成的聚集和交叉感染。

三、电商平台的采购

天猫和京东都是可以进行生活必需品采购的,包括蔬菜水果等一系列产品都是可以的,派送速度也是很快的,虽然不如之前快,但是关键时期,还是相对较快的,一般两到三天就能送到。

以上三种就是我对于关键时期生活必需品保障的意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要对国家失去信心,相信疫情马上就会结束,加油!希望我这篇回答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一定要转发、点赞、关注走一波儿!个人的经验和认识有限,难免出现不妥之处,亦或者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面指出,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多谢!


飞奔里脊五花肉


关于抗疫期间农民生活物资供应的问题,我想在这方面,农村有很大的优势。

生活物资无非是柴米油盐,柴的问题最好解决,做饭有电饭锅`煤气灶、天然气灶,即使这几样都没有也不要紧,农村到处有桔杆、树枝,柴禾多的是。农民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存粮,一般坚持一年半载是不成问题的,食用油一般要买,但如果供应紧张的话,农民是有办法的,可以少吃,可以吃腌咸菜。农民冬天都有大白菜储存,盐是廉价商品,买上十斤八斤,就够吃一年的。农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凑合,像肉蛋奶等生活用品,便宜就多吃,贵就少吃,没有可以不吃。所以说农村的物资供应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民对物资的贫乏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如果生活物资长期短缺,农民也会吃不消的。所以说,搞好疫情期间的物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证物流的畅通,现在很多村庄道路都封死了,出不去进不来,这种方法不可取。二要保证价格的稳定,疫情期间,物资生产成本增加,适当涨价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漫天要价,对发国难财的人一定要严厉打击!

三要加强对零售网点的支持力度,生活物资的供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关闭零售点,比如说每村只剩一个零售点,不但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容易造成人员聚集,交叉感染,对防疫是不利的。


酸虫


大家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2020果真不是太平年,没办法过个好年,这段时间全国都在团结一心共同抗疫,各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当然生活物质保证也是每个人共同担忧的事,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要相信国家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同时需要城市和农村共同配合。在农村不同疫区采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就我们村来说有以下几点方式保证必要的生活需求:

一、村民自身自己足青菜:

在农村大家基本有地,很多老人自己在家里种了很多青菜,芹菜,大蒜,葱,姜,这些基本够吃。当然并非所有农村人都有种,比如说外地务工人员回村基本有些是没种,都必须采购,其实可以采购一些有根的,临时种地里,日常浇水就好,放冰箱也不够放,即使也放不久,种地里这样可以保证新鲜,需要就拔一颗。就我而言 回村就这样种着芹菜,大蒜,葱,但姜用沙土埋起来就好,不能浇水,否则容易腐烂。


二、村民市场采购其他生活用品:

1. 在疫情期间基本在市场采购些农村生活用品有人担心价格太高,其实大不必担心年后价格并没有上涨,而是保持平稳状态,比如我年前买鸭蛋一斤5.3元/斤,年后是4.7元/斤,而猪肉一斤25元/斤,年后是28元/斤有所上涨,当然城里价格会高些,所以肉类食物可以适当储存多些。

2. 年前村里有人抢粮存粮的事,政府已表态过了,储备粮仓足够的,能够保证大家的基本需求,再说对农村有种地的来说粮食更不用跟风了,自家有储备粮食能撑很长时间,买多反而浪费。


三、村干部统一采购:

为了疫情防控对有湖北地区旅行史、与湖北地区人员有接触史的人员将进行了居家隔离观察,村干部将他们的生活物质保障进行统一采购,保证日常生活进行帮助,如扔垃圾、采购生活用品等。

总之,在肺炎疫情期间,在农村人人应做到在家不串门,配合国家统一安排,储备生活用品按各人需求进行,切勿铺张浪费。国家已经表态正月十五过后对疫情轻地区,超市、农产品及生活用品在消毒口罩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复工,所以农村生活物质保障基本没问题的,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以上是龙泉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留言,谢谢大家阅读


龙泉vlog


提要:抗击疫情非常时期,农村地区如何保障村民的生活物资?

现在正处于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科学兴农本人也因为疫情的原因被滞留在了河南农村的老家,这是本人自上学工作以来在家度过的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五,往年这个时候已经返回工作岗位一段时间了,今年和媳妇依然在老家陪父母。科学兴农就自身的一些经历,谈一下这段时间我们村这边是如何在抗击疫情期间保障生活物资的。

科学兴农所处的村庄在农历的腊月二十六前后开始挨家挨户的统计返乡人员的流动情况的,每家每户的返乡人员都需要到村委进行登记,记录相关返乡时间,从哪里回来的,返乡期间乘坐的交通工具,体温情况等。通过统计返乡人员的情况,重点关注有武汉旅居史的返乡人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隔离。每天村里的大喇叭会进行疫情的宣传。开始这段时间大家只是对疫情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大部分人还都沉浸在春节的过节氛围中。但在大年初二这一天,临近的一个县城发现了有疫情发生,大年初二的中午村里开始全面封村工作。

封村之后村民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只是走亲戚这些春节活动都因为封村的原因取消了,因为临近的村庄都进行了封村封路,大家都不能走亲访友了,也就没有太大的异样感觉。

封村刚开始期间,村民对疫情的严重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大家依然喜欢聚到一起聊天、干农活,在村里的干部多次警告后,现在这些情况已经没有了,村里已经见不到聚群聊天的情况了。

而说起来生活物资的话,个人认为农村相对城市还是好很多的。就拿科学兴农自己家来说,回家的时候母亲在家屯了几十颗大白菜,地里面还种了油菜、蒜苗、菠菜,家里面的红薯窖当中还有不少的红薯,地里面还埋藏的萝卜、大葱等,馒头更是不用发愁,过春节定的馒头够吃到正月十五,家里的面粉也充裕,面条、干菜也都有。如果全家人不出门,一家六口人能够吃一个月是没问题的。

当然,每天都是吃这些也是会有吃厌烦的时候的。大概在封村的第十天左右,母亲到村里的小超市购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鸡蛋、瓜子等。据母亲说村里的超市蔬菜也不多了,大白菜从封村前的一斤5毛左右,涨到了一斤1元,并且一个人只让购买两棵大白菜。但鸡蛋的价位出奇的低,一斤2.3元左右,因为村里的养鸡场无法购进饲料,鸡蛋全部低价抛售了,母亲一口气买了三十多斤。

从科学兴农这段时间在农村的生活情况来看,村里面的生活物资还是能够做到短期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当然我们都期盼着疫情能够早日解除。


科学兴农


要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结合冬春蔬菜生产特点,统筹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一是丰富品种类型,各地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叶菜和速生蔬菜生产,保障蔬菜均衡供应。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加强田间管理,落实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三是及时采收,通过设施生产和栽培技术管理,促进在田蔬菜早发快长,加强蔬菜生产基地间的互助合作,对成熟蔬菜及时采收,及时上市,增加供应。四是加强质量监管,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绝不能出现因市场急需而忽视质量管理的情况。


福记红旗合罗面砂锅面


很高兴为您回答:我们广西防城港,是广西首个先实施,关于物资生活问题每家每户两天可派一人出门采购!

防城港全市范围居(村)民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派一人出门采购!

“2月2日,记者从防城港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了解到,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最大力度控制疫情传播,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根据自治区、市有关要求,决定自2020年2月2日12时起至2月8日24时,在全市范围实行居(村)民出行管控措施。

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控制居(村)民出行。全市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其他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在保障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上班外,原则上不要外出。

二、各社区、物业小区、村委会要切实担起责任,加强对居(村)民出行的管控。特别是已发生疫情的小区,要严格按照服务管理规定做好居(村)民出行管控工作。

三、各社区(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群众健康负责,以防控大局为重,严格做好本社区(村)居(村)民外出管控工作。

四、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全市干部职工要带头执行人员出行管控措施。

五、所有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发挥带头作用,管好自己、亲戚,带动朋友、邻里,协助社区(村)工作人员劝导居(村)民按要求少出门、少上街、不串门、不聚集。

六、对拒不听从社区(村)工作人员管理劝阻、聚众闹事的,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凡发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不服从管理,不听从劝阻,参与聚众闹事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问责。

七、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减少外出活动,全面动员群众自觉居家,以更大范围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八、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延长居(村)民出行管控时间。

九、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部署实施。





广西边境啊水


抗疫期间首先我们要做到不给国家添乱,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能做的就是不乱转,不扎堆,最好是足不出户。

老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过年库存的口粮都吃的差不多了,是能凑合一顿就凑合一顿,不过现在好了,我们的村干部了解了情况后做出了解决。

只要你听话,不要出去乱跑把饭菜送到家。

现在是每天定点新鲜蔬菜送到家门口,菜是市场批发价,运送饭菜的钱村委会拿,村委会还专门派一个人一天在村里走访,怕谁家有什么急事好妥善解决。

现在我们的生活物资已经得到了全部解决,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不添乱,足不出户就是对国家尽力了。

让我们一起打努力打胜这场仗。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