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日本兒童文學著名學者鳥越信曾經說,

一本兒童文學作品,如果不能持續地被兒童閱讀25年以上,就不能說是好書。

根據這個標準,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川李枝子的繪本,可以當之無愧地成為全世界幼兒文學界的名著。

由中川李枝子在1963年創作的“古利和古拉”繪本系列出版以來,至今已擁有老、中、青三代讀者,日文版發行總量超過2000萬冊,並被譯為中、韓、英、法等九國字。

而她的第一本童話《不不園》,被稱為“給兒童文學界帶來了革命性的震驚”,並且為了贏得了厚生大臣獎、NHK兒童文學獎勵獎、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等多項大獎。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是這樣評價《古利和古拉》的:

每一頁、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家的溫暖和快樂。這是從愛中誕生的繪本。

如果說中國孩子的童年記憶,是有著孫悟空、葫蘆娃和黑貓警長的共同回憶。那麼,日本孩子的香甜夢鄉里,則一定會有小老鼠古利和古拉、小青蛙埃爾特在其中嬉笑玩耍。中川李枝子,就是這些經典形象的創造者。

與一般童話作家的出身專業科班不同,她有著17年主任保育員經歷。所以她的文字和繪畫,都是以母親、保育員和兒童文學作家的複合身份,結合自己對兒童教育的感悟來呈現的。

《當孩子遇見書》這本集合了育兒、繪本、讀書的隨筆,就卻蘊含了中川對孩子的無比熱愛,閃耀著她的赤子之心。


《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一、緣起:為何愛上閱讀與繪畫,以及立志當保育員的初心

中川李枝子和家人一起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戰爭時期。孩子們想要的東西完全買不到,所以中村和兄弟姐妹只能輪流讀繪本、玩玩具。繪本已破損,所以母親會經常用紙、剪刀等工具“修繕”它們。物質的匱乏,並不能阻擋孩子們對閱讀的喜愛,只要有機會,中村就會如飢似渴地閱讀童書,甚至是有插畫的大人書。

在札幌老家時,中川經常和姐姐偷偷讀閣樓上的舊書,母親小時候的生活記錄、古舊的《世界童謠集》,都是她們愛不釋手的對象。中川沒有姐姐長輩寵愛,但因為有書相伴,心裡也充滿了明媚和力量。

回到東京和家人團聚的中川,重新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又對畫畫產生了興趣。她不斷按照朋友的“訂單”作畫,樂在其中。父親給予了中川極大的支持,並積極鼓勵她朝著成為漫畫家的夢想邁進。

中川的母親雖然生了5個孩子,但並不是見識粗淺的家庭婦女,相反是家中地位最高的人。

母親愛讀書,也鼓勵孩子讀書,對孩子閱讀的書籍種類也會加以限制,不讓他們接觸矯揉造作的書。父母和孩子,經常會就最近閱讀的書進行討論。孩子覺得有趣的書,父母也樂意去閱讀和了解。

幸福的家庭,會讓家人感受到相互體貼的人際關係,然後才會把愛傳遞出去。《小婦人》、《漫長的冬季》、《秘密花園》這些經典作品裡的獨立女性,也讓中川從小有了獨立、自尊、有愛的超前女性意識。

閱讀經典兒童作品的中川,會仔仔細細地“吃進去”每一個字,連後記、版權頁都不放過,她也總是會被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所吸引。被戰爭年代籠罩的灰色陰影,也因為書中包含力量的話語所驅散。

“人們的生活越是幸福和平,越是會在戰爭中收到重創,痛苦也會更多。”

在她看來,書中小主人公似乎就是身邊的朋友,他們也都為目標而努力奮鬥,雖然過程中會經歷挫折。因為對兒童文學的熱愛,中川對“孩子”這個群體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為她以後成為保育員奠定了條件。

中川為孩子挑選繪本的原則,是必須自己先喜歡,這樣才能不辜負孩子的期待。

“幼兒看起來非常可愛的時候,就是全身心都非常滿足的時刻。”

“通過繪本和故事一起感受到的快樂、細閱,能將玩耍的質量提高,使其變得更為豐富。而玩耍,就是幼兒的能量源。”

“我真心希望能把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所愛的孩子們。孩子們生來便感性敏銳,喜歡的都是真正的好東西。”


《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二、保育員的點滴人生、如何走上創作之路

少女時的中川,就是個“不安分”的人,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他人。少年文庫的經典作品,一直是中川瞭解孩子的最佳路徑,她也不斷給孩子們閱讀其中的精華書籍。

在擔任保育員期間,中川感受到了幼兒們旺盛的生命力,永不枯竭的創造力、勇敢和豐富的感情。對於任何事,孩子們都是先用感性的心去接受,之後才用理性去理解。

在中川看來,教育的本質,是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基礎上,在讓他們朝著正確方向成長的思考。我們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呵護孩子們的生命力而存在,為了讓他們在玩耍中成長。

孩子們的特點更有不同,但從不掩飾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但又和別人相互連接,互相接納。

需要負起養育孩子的最大責任,是在家庭。與其讓孩子去學提高智商的英才班,不如保持和睦的夫妻關係,更來得重要。因為父母的不安、焦慮,都會反射到孩子身上。

在面對教養焦慮時,父母要學會不被外在噪音所幹擾,要用心和頭腦去對待孩子。

父母要想加強與孩子的情感羈絆,親子共讀絕對是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爸爸或媽媽,把孩子摟在胸前,共同分享一個故事的瞬間,是世上其他任何巔峰時刻,都無法取代的。

中川所在的幼兒園,也會有專門的閱讀時間。孩子們要求中川一遍又一邊地讀《小黑人桑泊》,看孩子們玩小黑人的遊戲,學著大老虎地步態。感謝這些豐富的經歷,中川創作出了小老鼠為主人公的繪本《古利和古拉》。

那些可怕的女巫、食人魔的恐怖故事,也是孩子們的最愛,但是之後一定要搭配溫暖的故事做結尾,才算整個流程結束。

為了滿足孩子“老師”的興趣,中川必須不停尋找一切有可能喜歡的繪本。“老師”們很嚴格,不會遷就聽不喜歡的;他們也很專一,會反覆聽那些中意的繪本。

中川發現,比起故事,孩子們更喜歡故事帶來的畫面感,這也促使中川把對幼兒的美好願望表達了出來,與妹妹一起創作了《不不園》。

對於兒童文學作家這份職業,中川李枝子曾說過:

“我的工作就是讓孩子成為有名的“玩耍大王”,為此需要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三、那些孩子教給我們的事

1.“吵架”也會讓感情加深

孩子們的臉,說翻就翻。但是等到中川調解時,女孩們反而嘲笑老師,然後手拉手回家了。


《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2.必須有幽默感地和孩子相處

面對心靈若軟、自由孩子們,我們要放棄成人世界的規矩,用寬容的心和他們相處。

3.孩子們希望“被看見”

幼兒園召開母親會,讓媽媽們更加了解孩子的平日生活。帶著蒐集的情報與孩子相處,會讓小傢伙們感到被重視的快樂,自信也會自然而生。

如若不然,孩子們就會感到失落。

4.相信自己的母性直覺

在教養海子時,我們因為缺乏經驗,會依賴書本和專家的話,其實這是本末倒置的表現。自己孩子脾氣秉性,只有自己清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5.父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時,不要妄自菲薄

有好多家長認為自己不夠專業,不敢指導孩子閱讀繪本,其實大可不必。

在嬰兒期,要和他們多聊天,多介紹周圍的環境、事物,同時用身體接觸喚醒寶寶的錢潛能,“貫注”母愛。

到孩子大一點了,媽媽們就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講述孩子愛聽的故事,並積極回應他們的問題。

“繪本是為了誰而存在?其實是為了眼前的這個孩子而存在。”

親子共讀時,父母也不要太過於注意繪本的建議年齡,而是要從孩子的喜好出發,“請相信這份母性感覺,並繼續磨練。”


《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四、當孩子遇見書,是最美的存在

在當今中國,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瞭解了親子共讀的價值和意義,並且不遺餘力地在實踐。

我只想說,關於親子共讀的價值,如果僅僅用功利性地角度來形容,那未免會玷汙很多家長的初心。

耶魯大學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曾經對孩子讀書有著精闢的評價:

“從最實用的角度來說,閱讀好書可以讓他們長成對自己對他人而言都更有趣的人。只有通過變成一個對自己對他人而言都更有趣的人,一個人才能真正發展出獨立和獨特的自我。所以,一個孩子若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個體,看電視、玩遊戲、聽搖滾,是辦不到的;只有在書的陪伴下,在威廉·布萊克或者A.E.豪斯曼的詩的陪伴下,在北歐神話的陪伴下,在《柳林風聲》的陪伴下,他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

從世界上第一本

《彼得兔》誕生至今,已經有了140多年的歲月吹拂,為孩子所喜愛的藝術形式上已經有了許多新的創新。但是經典童書、繪本對孩子的影響,仍是巨大的、無可估量的。

有好書,不孤獨。


《當孩子遇見書》:見小荷萌生,是最美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