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第一個提出“中華民族”的人是誰?他的大名,你並不陌生!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但凡莊重肅穆的場合,都會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每當耳邊迴響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時,都會熱血澎湃。所以,“中華民族”一詞,早已深入人心。那麼,“中華民族”一詞是如果誕生的,最早是由誰提出的呢?

1/中華與中國

“中華民族”是由“中華”與“民族”兩個短詞組成的。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中華”與“民族”這兩個短詞的歷史。“中華”的概念古已有之,“民族”一詞,則出現較晚。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中華”一詞最早是源自於中國古代的華夏民族。華夏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發達並且歷史悠久,因此稱該地為中華,此區後來被稱為中原或中國。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只相當於今陝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帶。

在古代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左傳·定公十年》之“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華夏族的服飾很美,故作“華”。久而久之“中華”便成了中國,華夏等意詞。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中華”,原意與中國相通,又與華夏相系。

據《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雲:“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律疏議》雲:“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中華”在歷史上曾專指漢族,這是由於中華與華夏一詞有關。所以,血脈中有著幾分異域血統的唐太宗才有如此感慨——無論華夏之民還是蠻夷之眾,我們一視同仁,我會做個盡職盡責的父母,照顧好他們。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中華與中國,指的雖然都是同一概念,只是,用意上略有區別。按照國學大帥章炳麟理解:“中國雲者,以中外別地域之遠近也;中華雲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稱“中國”是別地域的,說“中華”是為區別文化之高下。

2/現代意義的“民族”

而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一詞,則是在19世紀末葉才從日本傳入中國的,是個“泊來品”。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用來表達類似“民族”概念的語詞,為數不下數十種,既有“民”、“族”、“種”、“部”、“類”等單音詞,也有“民人”、“種人”、“民群”、“民種”、“部族”、“部人”、“族類”等雙音詞,“民”與“族”二字連綴並用的現成詞卻非常少見。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南齊書》列傳之三十五《高逸傳·顧歡傳》中,有“今諸華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濫用夷禮,雲於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國有舊風,法不可變”之語,這是南北朝時南朝著名道士顧歡,因對北朝魏周政權在北中國大力推行佛教的行為非常不滿,遂奮筆寫下的《夷夏論》裡的言論。

其意是說:“現在中原的年青男女,族群身份並沒有徹底改變,然而不戴帽子敞開雙腿側身依靠著(坐姿),生活中,到處使用國外外來的禮節(這裡指佛教禮儀),將頭頂頭髮剃成光頭都打扮成了胡人,國家都有傳統風俗禮儀,宗法禮儀不能隨便改變。”其中的“民族”,意為族群,與現代意義上的民族相去甚遠。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如果要給現代意義上的“民族(nation)”下個定義,是指經長期歷史發展在文化、語言、習俗等方面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所區分的群體。民族是近代以來通過研究人類進化史及種族所形成的概念。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個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

現代漢語中具有現代意義的“民族”一詞,是在19世紀末葉從日本傳入中國的,在“民族”一詞現代意義傳入中國後,產生了“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彙。而最早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人,是清末民初的學界鉅子梁啟超。

3/梁啟梁與“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所以,梁啟超並不只是埋頭苦讀與寫作的舊學究,而是抱有滿腔熱情改造時代的活動家。因而,“中華民族”一詞由他首先提出,就不奇怪了。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1899年,梁啟超在《東籍月旦》一文中,通過對歐洲世界史著作的評介,破天荒地使用了現代意義的“民族”一詞。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1902年梁啟超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先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了說明。接著,梁啟超在論述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思想地位時,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其雲:“齊,海國也。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權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

由“民族”到“中國民族”,再到“中華”和“中華民族”,梁啟超基本完成了“中華民族”一詞的創造。“中華民族”一詞由梁啟超提出後,一直沿用,距今已有118年。

4/“民族”與“國族”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現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國度為區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單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沒有共同的語言、歷史來源的人群。現代同一個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個民族也可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語言。

與民放相對應的,還有“國族”。國族是以政治目的結成的新族群,在文化習俗的融合的情況下,國族不可以直接轉化成民族概念。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按照官方劃分,中國共有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等56個民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同時也是人口最多,地域分佈最廣的民族。漢族廣泛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甘陝以及雲貴川渝等地區。其他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另有一些未識別的民族存在。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誰提出的呢?

我們現代所說的“中華民族”,其實具有國族的性質,是對當代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一個共同稱呼。典型的國族概念,除了中華民族外,還有巴西民族、美利堅民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