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來源是什麼?

用戶375548947544


它來源於一些人的不正當的經營消費,來源於個別人的貪心黑心,來源於個別人對自然屆生物動物的過分貪用,以至於不擇手段,不講衛生,導致一些動物身上的病毒對人類有機可乘。這次血的教訓應喚醒我們警覺起來!不該用的稀奇動物肉,稀奇海鮮肉,稀奇飛禽肉,堅決不食用!市場,應嚴格監管!(個人觀點,有誤批評)


用戶山澗小溪113A


新冠狀病毒的來源是什麼?

蝙蝠說:冤枉啊!我確實是個超級移動病毒庫,所以我拼命的進化成不像可口食物的樣子,容貌奇醜無比,讓人類不忍直視,而且我白天也從不出來嚇唬人類,我還盡我自己最大努力吃掉一切我能吃的下去的害蟲,我都已經那麼磕磣了,可最終還是上了燒烤攤上的菜單,人類還說:此物烹飪以燒烤為佳,幹炒次之,不得水煮。而今瘟疫肆虐,病毒瘋長,確實罪不在我啊……

穿山甲說:冤枉啊!都說我跑著跑著把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帶往人間,可是我祖輩們從來都是蝸居於九泉之下,藏身於三尺黃土之中,行動遲緩,只有餓了時我們才爬到地面上找些螞蟻,蟋蟀吃,從不招惹人類。可是人類卻說我的鱗片能活血散淤,是治療風溼骨痛的良藥。最後落得扒皮食肉的下場。委實罪不在我啊……

果子狸說:冤枉啊!我明白我身上有非典病毒,可我祖上幾十代世居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生性膽小怕事,終日以野果為食,從不敢驚擾人類,可是現在的酒樓里人類發明了17種做法來吃我,2003年,人類把我當成了非典的幕後推手,實在罪不在我啊……

人說:從以前的非典爆發到現在的肺炎肆虐,不到二十年,我深知蝙蝠身藏劇毒,果子狸也身帶奇毒……可是我實在管不住自己的嘴,收不住自己想要獵奇的味蕾,罪在我身啊,我一定接受教訓,再也不拿嘴賭命了……我要懺悔,我要懺悔……以後不吃也罷……不吃也罷……(圖片來自網絡)(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楚襄蠻


新冠病毒明顯是來自野生動物,科學家們正在加緊篩查具體的是那些野生動物。其中病毒的自然原始宿主,多項研究指向蝙蝠等野生動物。

其中,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石正麗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的研究論文,研究表明,武漢新冠病毒的序列與某種蝙蝠身上攜帶的冠狀病毒序列有高達96%的一致性。他們認為本次武漢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還是蝙蝠,但從蝙蝠直接感染人類,還是通過其他野生動物作為中間宿主感染人類,尚不得知。

為什麼說又是蝙蝠呢?2017年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的研究,就表明當年的SARS病毒就是雲南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重組,偶然感染了果子狸,病毒在野味市場的果子狸之間進一步傳播,最終感染人類。

蝙蝠有著神奇的免疫系統,它可是上百種病毒的貯藏庫,包括流感,SARS,MES,埃博拉還有狂犬病毒。蝙蝠是否能直接感染人類,尚不得知,蝙蝠生活在深山的洞穴裡,很難接觸人類,但確實有人吃蝙蝠,作死喝所謂的“福壽湯”。

當前的新冠病毒,可能也存在多箇中間宿主。其中一些團隊研究認為水貂和蛇都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最近的消息是華南工業大學團隊,通過基因序列的分析,證明穿山甲攜帶冠狀病毒的序列,與人來源的冠狀病毒親緣性高度相似。

華南農大的研究表明穿山甲也可能是中間宿主之一。這個消息對瀕臨滅絕的穿山甲來說,也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量子實驗室


研究表明,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與此前的SARS病毒(SARS-CoV)都屬於冠狀病毒。但基因組測序表明,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此前已知的病毒並不是相同的,所以被識別為新病毒。

那麼,新冠病毒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先來了解一下SARS病毒的根源。

我國病毒學家石正麗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雜誌上刊載的一項研究表明[1],SARS病毒的根源很可能是雲南一個偏遠洞穴內的一群菊頭蝠。根據基因組測序,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組分都可以在那群蝙蝠的身上找到。

不過,SARS爆發點遠在1000公里之外,這意味著那群蝙蝠可能不是直接元兇。雖然那群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可能沒有直接感染人類,但它們感染了果子狸。由於那些冠狀病毒是遺傳不穩定的單鏈RNA病毒,它們在果子狸上可能進行了諸如基因重組等遺傳變異,從而轉變成了能夠感染人類的SARS病毒。

根據石正麗團隊在生物預印本(bioRxiv)上於發表的一項研究[2],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達到79.5%,與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相似性達到87.1%。此外,新冠病毒在全基因組上與蝙蝠冠狀病毒TG13的相似性達到96%。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並不是SARS病毒,這是一種新病毒。只是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是近親,具有一定的序列一致性。

新冠病毒的可能根源

初步分析表明,就像SARS病毒一樣,新冠病毒的根源也有可能是蝙蝠。但新冠病毒有可能也不只是直接由蝙蝠傳染給人類,而是經過了中間宿主。

在今年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的共同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與從穿山甲身上分離出來的毒株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9%,這意味著穿山甲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新冠病毒的根源可能也是蝙蝠,而蝙蝠可能並不是直接元兇。冠狀病毒可能通過蝙蝠傳染給了諸如穿山甲等中間宿主,這些病毒在中間宿主身上發生了遺傳變異,從而演變成能夠感染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

不管怎樣,新冠病毒的根源與野生動物脫不了干係。事實上,將近8成的傳染病都與野生動物有關。因此,人類應當避免接觸野生動物,這不僅能夠保護野生動物,而且也能保護我們人類自身。不然的話,人類將難逃大自然的懲罰。

參考文獻

[1] Ben Hu, Lei-Ping Zeng, Zheng-Li Shi, et al., Discovery of a rich gene pool of bat SARS-related coronaviruse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SARS coronavirus, 2017, PLoS Pathogens, 13, e1006698.

[2] Peng Zhou, Xing-Lou Yang, Zheng-Li Shi, et al.,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bioRxiv, 2020, DOI:10.1101/2020.01.22.914952.


火星一號


自然界的野生動物身體上大多數攜帶著病毒,由於是自然宿主,它們可以和病毒共生,並不會生病。但是當到了中間宿主和第三方的身體上時,就會引發疾病。科學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大概率上是蝙蝠,而穿山甲被認為是潛在的中間宿主,並且中間宿主可能並不只單獨的一種。

尋找病毒宿主的重要性

病毒作為一種特別的類生命體,它們需要藉助於細胞結構才能進行繁殖複製。大多數生命體基本結構就是細胞,並且由細胞構成組織和器官,而細胞是生命體能量供應最基本的單元。所有營養物質需要進入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產生能量以及廢物,能量共生物體生存運動,而廢物會從細胞排出進入體液,最後經過腎臟的過濾作用,把尿酸等一系列廢物排出體外。

而病毒就是需要藉助細胞這一系列的功能,才能進行自己的繁殖複製,病毒具有非常簡單的結構,遺傳物質(DNA或者RNA)加上蛋白質外殼。病毒感染細胞的前提是細胞上有對應的受體,讓病毒可以“著床”,釋放出自己的遺傳物質進入細胞內。在潛伏期的時候細胞內有病毒遺傳物質,但是這些遺傳物質並沒有大量複製,而是隨著細胞的複製而複製。但它們開始表達的時候,會利用細胞的全方位功能,開始自己的複製,待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細胞就會破碎了,新生的更多病毒會去尋找新細胞。



病毒在野外有原始宿主和中間宿主,如果提前找到這兩個宿主對於預防治療新性肺炎意義重大,在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之所以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就是因為找到了中間宿主果子狸,禁止與果子狸的密切接觸,才算是真正的斷了源頭。

如何尋找中間宿主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工程,在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研究團隊宣佈,在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的潛在中間宿主。在此之前北大工學院研究團隊曾提出,水貂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科學團隊通過對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進行分析,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穿山甲的潛在中間宿主身份。其實我們要知道這個比例已經非常的高了,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100%,病毒的每一次繁殖複製都伴隨著變異(編碼錯誤),尤其是從一個宿主傳播到另外宿主身上之後。


當然目前只是普遍認為新冠病毒原始宿主是某種蝙蝠,因為在冠狀病毒的大家族裡,大部分都是源自於蝙蝠,並且通過基因測序發現其和SARS親緣關係非常的近。如果把自然宿主看成是A的話,那麼中間宿主為B,還可能為C等等,最後才傳播到我們的身體上。

從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穿山甲和豪豬的熱搜野味達到了50%,而穿山甲這種動物也被人大量的偷獵、偷售,導致在我國境內中華穿山甲被宣佈功能性滅絕。

並不是病毒很殘忍,而是有些人的嘴太欠,把病毒帶到了人類的中間。



科學黑洞


通過這麼長時間的科普以及新聞渠道等方面的瞭解,大家對新冠病毒的直接來源應該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從一開始的專家分析,到後來的逐漸求證,此次新冠病毒有非常大的概率是來源於蝙蝠身上,也有可能存在中間宿主,這個中間宿主的潛在對象,已經有證據表明可能是穿山甲。那麼,如果從更加深的層次進行分析,新冠病毒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新冠病毒也屬於病毒龐大家族中的一員。在地球生命誕生史上,病毒作為一類極其特殊的生物群體,與其它生命體的進化途徑完全不同。地球生命體的進化,總體上遵循著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變化歷程。病毒的誕生史,可以追溯到地球上單細胞生物產生的那一刻,也就是38億年之前。此時單細胞生物的進化呈現了不同的分支,一種向著有細胞結構的方向發展,逐漸進化為多細胞生物,此後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球生物世界。而另一支向著無細胞結構的方向發展,本身處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體內僅有單一的核酸物質用以傳遞遺傳物質,另外體外層包裹著一層蛋白質結構,起到保護內部核酸物質的功能,這一部分生物的代表就是病毒,其生存法則就是尋找可以侵入的細胞對象,利用細胞的物質和能量實現自身的繁衍,是完完全全的“寄生”形式。

目前世界上的已知病毒種類多達幾千種,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只是一個大有機分子的狀態。在長達幾十億年的歷程中,病毒從結構上看的確沒有發生多少的改變,但這不代表它們不發生著進化,推動它們進化的是與宿主免疫系統的對抗以及周圍環境的改變,在以極快速度發生基因變異的情況下,將有利於它們生存和繁衍的有利突變,完整地保存在自身核酸中,使種群得以源源不斷地發展和演化。

病毒雖然能夠使被感染的物種發生疾病甚至死亡,但病毒本身對於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它們是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劑和調節劑。在長期與宿主的共存歷程中,很多野生動物與病毒之間實現了一種反覆實踐條件下的動態平衡,而每種野生動物之間在棲息環境、行為特徵上既有重疊和相似的地方,同時也存在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的情況,這樣就可以為病毒的穩定發展以及基因交流提供很多基礎性的保障。

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對自然環境的干擾程度也逐漸增加,很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的擠佔,甚至很多野生動物淪為人們的“盤中餐”。這此過程中,病毒為了生存,本來對人體沒有多大影響的病毒,不得已使自身基因發生突變,改變了適應侵入人體細胞的性狀,從而使人體受到感染。與此同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在自然資源、能源的不斷輸入條件下,向自然環境系統中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表面上看是汙染了環境,實質上是破壞了生態系統穩定存在的基礎,使地球自我恢復的能力逐漸降低,不但很多生物因此而數量大減甚至滅絕,同時也迫使很多病毒必須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加速了病毒的變異過程,因此很多以前人們聞所未聞的病毒,越來越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使人類社會反過來受到了影響。

想起了魯迅的一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由此想到了病毒,可以借用這句話引申一下,那就是病毒還是原來的病毒,只不過人類走得太近了。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目前只知道病毒起源於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由於市場已經被關閉消毒,所以到現在還無法追溯是什麼動物傳播的!網絡上各種傳言紛紛!

最早說是因為蛇,那是因為新冠病毒偏好的密碼子與銀環蛇、中華眼鏡蛇兩種動物偏好的密碼子最相似!

然後是蝙蝠,因為與此前在雲南中華菊頭蝙蝠上檢測到的蝙蝠冠狀病毒相比較,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有百分之96的一致性!

近期又有研究人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和穿山甲的病毒庫相似度高達百分之97,超過了和蝙蝠的百分之96!

想真正瞭解病毒的來源,我們還得耐心的等待國家的發文為準!


夢幻a閒魚


這是一種戾氣,假設人是一個地球,身上的細菌氾濫,隨意破壞人類身體,人類就會找一種藥,或者抗生素治療,對人類是好事,對於細菌就是新型病毒,但是任何藥都有一個時效,到一點時間就會消失,失效。歸根結底,是人類隨意破壞地球環境,導致平衡傾斜,一切的根源還在人類自己,和大自然比起來,人類太渺小了。就像我們人類對身上的細菌根本感覺不到,但是它卻真實存在,細菌過度氾濫,隨意破壞人類身體,人類就好想方設法消滅細菌,道理一樣,唯一的辦法就是順應自然保護地球,也是為了人類自己能夠安全生存之道。


雲水禪心金點易學


大部分的共識,還是應該來自於野生動物。

這個中間宿主,大概率是蝙蝠、穿山甲、松鼠、或者刺蝟。

用排除法,穿山甲,基本滅絕;刺蝟,和人親密接觸的可能性也小。那剩下的可能就是蝙蝠或者松鼠。武漢當年引進松鼠,還建了一個松鼠樂園,松鼠的嫌疑也不小。

當然,這都是猜測,還希望專家們早日找出真相!


除雲


新冠狀病毒來源問題,依科學觀點,現在很難立即確認。但我個人認為冠狀病毒的疫情,最初是從武漢市發現,時間去年溼冷的冬季,這導致冠狀病毒過快發展,這好比一朵蒲公英成熟的花朵,在等待疾風!元旦將至,或許人們在打掃庭院,室內暗處,也可能平常衛生死角,無意中起抖動了病毒栽體,結果如蒲公英種子一樣飄飄灑灑,病毒直接傳播感染了首例病人,這才導致了此次疫情。我既不是醫生,更不是科學家,這隻能算是一種理性的淺顯理解,希望科技工作者與醫生們能正確理解我個人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