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最近和一個朋友喝咖啡,


她大學畢業就進了一家大互聯網公司,連連晉升,在同學裡算出類拔萃的。


問她有什麼竅門,才發現她對老闆相當硬核。

她用難以置信的語氣跟我吐槽:

“我真搞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敢和自己的老闆打交道,不敢使用自己的老闆。


其實越和老闆打交道關係會更密切,你也會更受重視。”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位朋友有三個兄弟姐妹,都很害怕爸爸,


因為父親非常嚴肅,大家沒事都不敢麻煩爸爸。

但是隻有我的這位朋友恰恰相反,


總是簡單粗暴地出現在爸爸房間裡,讓爸爸去給她幹這個那個。


反而她和爸爸的關係最好。


正因為她把這種直接的勇敢的風格帶入到工作中,才得到了上司的重視。

如果你仔細觀察也會發現,辦公室裡也總有那麼一兩個人膽子很大,敢和老闆爭辯,


非但沒有遭到同事們的排擠,反而大家覺得這樣的人厲害,爭著和這樣的人結交。


為什麼這些“不好惹”的人經常佔上風呢?


1


生本能和死本能


你一定見過這種人,基礎條件非常一般,也不是名校畢業,家裡也沒錢,


但是心大、夠狠,以至於一直在職場上勝過所謂的“老實人”。


我那位朋友便是這種人。


她的話讓我想起最近在看的武志紅的《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請忽略這個很知音的書名),

有段話如醍醐灌頂:

“生本能指向成長和滋養,死本能指向攻擊和破壞。”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這是一種很深刻的生本能。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但並不是每個人的生命力都能被外界抱住,並被持續鼓勵:

“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區別在於,它們是否被看見,是否在關係中被接住了。”

有的人一出生就幸運地擁有一對不錯的父母,


他們可以容忍了孩子的反擊,生氣,並且抱持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情緒的表達不會帶來滅亡。


但很多人的家庭教育都沒那麼科學,很多父母非但不鼓勵孩子表現出強勢,甚至會教導孩子“能忍則忍”。


這些孩子長大後,聽話的孩子有時反而沒有不聽話的孩子更成功。


但凡工作過的人都會發現,越是有“殺傷力”的同事,越容易獲得大家的尊重,


而那些不擅長在職場上反擊的人,反而越來越遭人嫌……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生能量多的公司氛圍好一些,你可能和同事關係融洽,甚至離職後偶爾週末還能約飯。


大家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攻擊性是被允許存在的。


死能量高的公司你去過一次不會想去第二次,離職後你會恨不得同事趕緊從世界上蒸發。

這樣的公司通常不允許有任何個人想法存在,這個團隊裡的人也往往死氣沉沉。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比如一些名校畢業的朋友,因為考清華北大的研究生已經復讀了兩三年,終於考上了研究生,出來工作的時候,面對很奇怪的很機械的互聯網崗位,反而陷入了虛無。


即使不說,渾身上下也流淌著一很深的無奈感。


甚至高不成低不就什麼都不想做,或者回歸學校教書去,對整個職場競爭敬而遠之了……


跟他們說話的時候,感覺整個空氣都是潮溼的,好像他們的傷感在我的電腦屏幕上凝結了。


有些像活在夢中的林黛玉,愁思難掩,表情十分苦澀。

這樣的人,跟他們打交道的時候,你會腦袋很沉。


他們腦子裡的理論太多了,像頭顱過大的螞蟻,頭皮油脂分泌過度,讓人感覺很粘稠。


姑妄言之,這或許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死能量。



2


為什麼攻擊性強的人更有魅力


說起攻擊性,首先想到《甄嬛傳》裡的華妃,


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飛揚跋扈的女人印象非常深刻。


華妃縱然心腸狠毒,但是因為烈火般的性格,讓人過目難忘。


相比之下,安陵容一直用乖順的風格爭寵。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皇上也只有在疲累的時候才會想到安陵容。等和其他妃子一和好,立馬忘了安陵容的存在了……


沒有活力,一味自我貶低換取同情,全然的乖順,想不遭人嫌都不行。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安陵容在後宮也是出了名的沒朋友……


安陵容的假、沒脾氣、老好人,這些特質讓人根本感受不到任何生命力。


這個女人就像一潭死水,了無情趣。


換做是你,你也不會想跟她做朋友。


如果一個人在你面前哭不敢哭,笑不敢笑,就會無所謂愛她或者恨她。


究其根本,是我們在這樣人身上,看不到任何生命力。


來到北京後我去A公司實習,發現一個組裡10個同事,8個都是名校(其中2個是清北的,2個是美國TOP2的,剩下4個是國內TOP3的),只有我和剩下的一個同事,我們兩個不是名校的。

當大家在餐桌上自我介紹完了之後,我感覺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簡直就是東非大裂谷。


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們之間豈止是東非大裂谷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A公司這些優秀的同事,也不只是學歷優秀,真正讓我震驚的是他們身上那種生命力……

我的上司Phoebe,40歲的年齡還保持著20歲的身材。


每天穿緊身蕾絲商務連衣裙,口紅永遠是正紅,高跟鞋永遠不低於8釐米。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Phoebe每天都和同事一起健身1個小時,並且兩個人一起跑步一起練習商務英語……

甚至跑完步,Phoebe換了衣服剛到辦公室,就跟我們分享她剛學到的新詞彙……

後來我才發現,我的同事不是下班去游泳,就是週末去參加半馬、鐵人三項。

而我之前的思維定式裡,感覺週末在家品茶就是非常“體面”的娛樂方式了。

原來那些西裝革履的人,“野蠻其體魄”起來,非常捨得對自己下狠手。

早上7點公司健身房就有人在健身了,等別人來上班的時候,這些人可能已經做完了一套HIT,跑完5公里去吃早餐了;

參與公司的游泳俱樂部,碰上下雨天,還在群裡相互鼓勵著去練一下,也就堅持下來了……

甚至我的一個同事連續1年參加鐵人三項,一次都沒落下。

在朋友圈看到他發的照片,咬著紀念獎牌的他開心得像6歲小男孩,平常那個西裝革履的他也顯得更有魅力了……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村上春樹說,精神和肉體的關係就像騎自行車。


身體和精神都經常被鍛鍊,自行車兩邊才能平穩。


才能給自己打好底子,用自己真實的生命能量迎戰現實世界。


3

為什麼增強攻擊性這件事不能推遲

也許有人會把錯誤都推到垃圾同事身上,認為是公司氛圍不好,全怪自己選錯了公司。


是的,確實有很多公司的價值觀是負向的,對員工之間的惡意詆譭只會視而不見。


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的人不會相信,但真的就是有很多這樣的職場環境,讓我們不得不去參與。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但這無關對錯,只是選擇不同的文化包裝去管理而已,無可厚非。


這個選擇所帶來的經營效果,和員工無關,也不必想著去改變。


如果你恰好進入了這樣的“負面價值觀”佔上風的公司:

“空氣中到處瀰漫著近親繁殖的味道,整個公司的氛圍和電視上演的文明世界截然不同;


上班不再是文明的合作,更多時候是提心吊膽防止被潑髒水而已;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整個團隊裡,個人權力空間已經被壓縮到極致,每天覺得像個廉價機器;

和你以前待過的文明程度比較高的公司截然相反;


領導只想出成績從不對內管理……”

你打算怎麼生存下去?捂著鼻子辭職?

懦弱的,被教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乖乖們,會第一時間陷入恐慌:害怕被別人吃掉。

彷彿一個工作bug的質問,一次本來能潑回去的潑髒水,都能擊碎他們自我內核。

而那些有攻擊性的同事,往往活得很好,敢於耍手段,在職場中站穩了腳跟。


這個時候建立一個有力量的內核就很重要了。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如果你今年27歲,一年賺20萬左右,父母已經放棄了對你的管轄感覺你能謀生了,

你在大學裡學過的所有“仁義禮智信”和“德智體美勞”,都沒有告訴你伴隨出生而展開的劣勢和不幸會相續不斷,

你會回頭向父母哭鼻子嗎?


你會抓住負責給你投胎的人毒打一頓嗎?


你還會相信從小所受的教育嗎?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此時此刻,那些佔據你心靈的人文知識,隨著外界的一次次打擊而出現裂痕,


羈絆你身心已久的父母正在衰敗老去。

好像回到了作為一個動物時代。

有什麼外在的東西還可以來充盈你的生命底色?

我們被告訴了太多“如何做好人”的方法,一直被教育“溫柔、耐心。”

但是一次次被現實打臉告訴我們,如果不強勢一點,有攻擊性一點,


就永遠無法對付同事的挑釁、潑髒水、圍攻,以及上司排山倒海般的焦慮情緒。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說實話,做小白兔沒出路的。


事實是我們已經長大了,甚至開始衰老了,


“大家都是好人”是一種理想童話,


而童話只是一種文學題材,而非人生的判官。


4


好老人背後的暗黑邏輯

那為什麼有人不敢在職場裡展現自己的攻擊性?


像一隻“頭顱碩大的螞蟻”,想了很多,反而寥於行動。

說到底還是自戀,明面上人畜無害,暗處的邏輯是從嬰兒時代揮之不去的自戀。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年我們作為一個小小嬰兒,吃了睡,睡了吃,一哭就有人來照顧,彷彿上帝:

“我一出手別人就會死掉!所以我不想發火,不代表我不敢發火。”

“不出手那是因為我不想出手,如果我出手就是完美的。”

“因為我不想去變得有攻擊性,我怕我太完美以至於招致別人的嫉羨。”

“我懶得健身,因為我不值得變得更好,我怕優秀給自己帶來中傷,我一聽到流言蜚語就頭大。”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算了吧,不想發火就是不敢發火。

不爭執不交鋒就無所謂失敗,顏面完好。

別人的嫉妒和我們有什麼實質關係,那只是他們心靈能量太小的表現,


而這樣的人會隨著我們向前越來越小,他們的能量只能送他們到樓道口,

他們不會達到火車站,不會去認識真正有趣的人,從不敢建立深度關係甚至不知道深度關係的存在,他們的偏見就是畢生疆域。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那些濫好人,總覺得“既然我這麼受委屈你一定是錯的”,一步步將決定權和自尊交給不認同的人去評判。


而且激怒了對方,讓自己越活越卑微。


這樣的日子有意思嗎?


當然此處的攻擊性不是上街打人,是對侵犯你的人進行回擊。

我們被教了很久要做個好人,實際上你要補課的可能是如何做個元氣滿滿的“壞人”。


5


如何培養攻擊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越長大,越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自己握著方向盤,周圍一個人也沒有。

一些文學家非常喜歡美化孤獨,彷彿孤獨和他們的藝術理想相吸,和“粗糲的現實”相斥。


這樣的書可以看,但是別當真。

設想自己是一顆永遠沉睡在豆莢裡的豆子。


躺在豆莢裡做遍美夢,然後會得到什麼?會影響誰?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沒有人出來為你的軟弱買單,這就事實。


你不想參與大咖小咖雲集的飯局,怕被嘲笑;


不敢和朋友深談太久,怕被背叛;


去健身房也堅決不結交朋友,寧願忙成八爪魚也絕對不給同事添麻煩……


我們活得比刺蝟更小心翼翼。


明明是個漢紙,非把自己活成拇指姑娘……


其實多得是方法增強自己的攻擊性,而不是一味等著別人來踩自己。

比如:

1、加入group,用團體的力量推著自己向前走。


比如寫作group,每週約定寫一篇,用寫作梳理思路。


也可以純粹是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交友團體。


我們不能選擇在工作中遇到多少個討人厭的同事,


但是可以選擇和什麼樣的人一起分享心得,一起成長。

2、找到一個能抱持你情緒的朋友。


你從TA那裡得到正反饋,激勵你進一步行動。


TA相當於你的容器,有TA在,你能感知到自己的力量一直是被接納的。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3、看一些心理學書籍,畢竟這個世界上很多書並不關心你。


精彩的書很多,給你各種知識、情節體驗,但是真正關懷你“開心、不開心”、你的“想毀滅別人、想自毀”的書並不多。


文學作品當然可以寓理於事,但是一個作家的在大部頭的最後一頁想告訴你的那個道理,


可能需要你用2個星期的時間讀完,抽絲剝繭後收穫未必多。

4、積極尋找能讓你有力量感的活動。不管多小一件事,都可以試試。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生活已經麻木,連那種失望的感覺都懶得形容,可以尋找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


如果你感覺OK,不妨試試健身、繪畫、飛鏢、射擊等等有攻擊性的事情。

5、如果讀書讓你感覺腳不著地,少讀點。


最近一個朋友建議我未來1年都不要看書。這句話是出於我天天在看書的習慣的。


精神上頭腦上規劃1萬次,如果不去真正行動一次,就是赤裸裸的內耗!


看書也是一樣,頭腦中勾畫很多,行動跟不上,


身心會因為你太熱衷於跪舔大腦忘記現實世界而抗議,


你腳下的自行車踏板會歪到一邊去,會翻車的!


6、永遠健身,永遠沒有肚腩


健身是一件非常aggressive的事情,健身的過程就像是動物在爭取自己的領地。

一次plank,一個波比跳,都是在說:“此時此刻,我的全身心我說了算。”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所以,不要等到別人搶走你的項目,佔據你的地盤才哀嘆:“我做錯了什麼!”

不要扮演弱者來獲取大家的同情,


大部分人都喜歡依附於強大,人性的“反脆弱”機制,只會讓大家感覺你太脆弱,從直覺上厭惡你。

壞人會趁機踩你一腳,優秀的人似乎也懶得幫你,


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你“生能量”太低,和木頭打交道又有什麼意思呢?


而所謂的“順從”、“好人”,這些標籤其實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能拆穿。


嘴上不說,但是討好總歸是討好,從第六感也能感覺得到:“這個人只是怕我,並非對我真誠。”


為什麼我勸你當個不好惹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

如果說人第一個自我來自“量子世界”,也就是我們所存在的物理世界。

那麼長大後,多少會有人恨你甚至想打死你讓你全家死光,


這甚至不算最狠毒的詛咒,多的是蠅營狗苟,市儈煙火,爾虞我詐……


這是我們能經歷的“經典世界”。

武志紅曾經提到過一個很經典的案例,是他的一個女患者的肺腑之言,大意是:

缺乏攻擊性的人會一直遊蕩在“虛幻世界”和“經典世界”之間,他們感覺自己無力處理發生在現實世界裡的矛盾。

因為沒有一個聲音歡迎TA抱持TA。

但是請相信,一旦開始嘗試讓自己變得有攻擊性,一定能漸漸聽到那個聲音:

“歡迎來到經典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