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人是什么?

人,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不过是短短几十载中的一个存在,仅此而已。

只有敬畏死亡,才理解活着的意义。

这场疫情,将会写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也必将会写入中小学生的教课书。

春节后,线下教育一片哀嚎,线上教育一片狂欢,大大小小的机构都投入到这场抢食教培市场的大战中去,本人所关注的许多教育公众号平台都在推送各年级新学期教材,“停课不停学”,一时间,人人皆知。

然而这的确是不应该的,在这场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当前形势下,应让孩子重新规划关注学习,更应让孩子接受一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后者更重要一些。

在这场关乎每个中国人的战“疫”面前,让孩子们认识到读书的价值,如何让孩子熏陶中修正自己的行为规则,将来做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等等,都应是这场战役对孩子们影响最深远的意义所在。

平常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我,在这个寒假,让孩子把“每天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列入了学习规划,且每天必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从业者,今天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灾难教育课”,以安吾心,以尽天职。

首先,送给天下父母一句话, 请放下手机,为孩子做个榜样。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教育教育孩子就是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未来,救救未来就是救救我们自己。

教育从来都不是单面体。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寒假注定是其人生历程中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假期,请我们的父母放下手机,静心来,好好与孩子相处,为他们做个生活和人生的榜样。

请教会我们的孩子做好学习生活规划。规划是什么?规划就是把自己的努力放到一个个时间的小格子里去。父母可提建议而非决策,孩子要写下来,贴在墙上去,每天按照规划去推进。也要让孩子学会自律。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让自己的努力在这些小格子生枝散叶,而不能跑到其它格子里面去。

请陪孩子读一本书或是看一看《诗词大会》。读书是让心静下来,心只有静下来才会变深,变深了才会容纳更多的知识。诗词是打开孩子学好语文的一把金钥匙,是成年人修身养性的一副良药,请陪孩子看一看《诗词大会》,即便你觉得没有意思,亦或是看不懂,也请坐在那里。

请让孩子学着操持点家务。包括但不限于煎一个鸡蛋、炒一个菜、洗一件衣服等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而不能讨价还价。也要让孩子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书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寒假过后,检验父母教育智慧的将是孩子的综合表现,学习是否进步,习惯是否改善,认识是否提升等等。有的父母陪孩子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有的父母则是抱着手机在追古装剧、打游戏中也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第一堂 从学习冠状病毒知识学会“生命间的相处之道”

造物主造就了世间万物,也制定了运行规则。病毒,这个特殊的生物体,比细菌体积小100倍,没有躯体,没有呼吸,却有一定的“思想”,可以变异,其轨迹永远向着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方向发展。即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病毒也依然是陌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病毒也是一种生命。我们永远都无法去消灭病毒,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与他们“和平共处”,这就是我们对生命必须要心怀敬畏,也要深谙生命之间的相处之道。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发起的疯狂的报复,源于人类无底洞般的贪婪,跨越了规则的边界,才招致这般灾祸。

今天的孩子,平常天不怕,地不怕,关键时刻就会怕,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与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应和平相处。就如楼下那群流浪的小猫,它们寄宿于车棚屋檐下,觅食于垃圾筒中,可以不和它们玩,也可以不给它们零食吃,但绝对不允许向它们扔石子,它们也是一只只鲜活的生命。

这场疫情,就像滔滔江河中的那一朵小浪花,终究会过去。我们应教育孩子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灾难,敬畏疾病,敬畏规则,唯有懂得敬畏,才会倍加珍惜。

第二堂 从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身上领悟“读书的意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没有一个民族是平平坦坦走过来的。

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人,必是心怀良知、身具大贤之人。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担起这次战役的重任,当我们看到这位老人噙满热泪的双眼,看到这位老人动车上闭目休憩片刻的图片,怎不心生敬仰之情?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来了,第一位强烈建议武汉封城,都七十多岁了带领团队,争分夺秒,研制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与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每天休息只有3个小时,难道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向这位老奶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吗?

我们要告诫孩子们,从小要多读书,学好语文为修己身,学好数学、化学与物理为增技能。要从小要立大志,践于行,累积于日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孩子们,学习的确很枯燥,不如游戏好玩,但终究有一天,你今天的付出将会为你赢得多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这个冬天,我和孩子们经过楼下那株白玉兰时,都会让他们去看看那毛绒绒的花骨朵。那株白玉兰总在每年开春第一个报道春天的到来,盛开出大如碗口的白色花朵。

我对孩子们说,其实那花骨朵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寒冷中逐渐积蓄力量,会越来越丰满,一旦闻到春的气息,就在一夜之间盛开满园景。只有熬过了漫长的冬天,才会开出那么美丽的花朵。

第三堂课 从两座神山医院建立感受“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精神”

春秋时,湖北一带属于楚地,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本次疾病为新型肺炎,按照五行论,肺属金,而火克金,雷神也属火,故将这两座医院命名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为什么平常需要2年才能建的一座医院会在短短10天内交付使用?那是因为整个中国14亿人在做同一件事情。愚公移山,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传说,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上万人现场施工,上百部机器,日夜鏖战,只为早一天建成,还有几十万人的后方支持,这种场面让我们看到了当中华民族重大时刻时所迸发的巨大力量,我们要特别感谢那些工人叔叔们。

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也需要疼自己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被人疼的孩子。今天只为做一件事情,奋战在一线工地,累了困了倒头就睡,请看看下面这些让人泪目的图片,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向他们致敬吗?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却做着不普通的事情,他们是靠力气来养家糊口的人,却倍让我们敬重,他们不会夸夸其谈,或许也不懂大道理,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在做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做着一件关乎百万人民生命的大事,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请告诉孩子们,平常遇见那些身着脏泥的农民工,一定向他们心存敬意,他们更应该值得我们去尊敬。

第四堂课 向英雄人物的行动上学习“什么是奉献与责任”

在大灾大难面前,较其他人更早迈出第一步的人,谓之英雄。

几天前的《焦点访谈》报道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事迹,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院长每天跛着足奔波在抗战的第一线,与时间赛跑,每天睡眠不到三个小时,带领全院同仁奋战在各个岗位上,去抢救更多的病人。而这位跛足的原因竟然是渐冻症,医学界的绝症,还无法照顾受感染的妻子,这更让我们对这位大英雄肃然起敬。

参与这场战役的每个人,都是英雄。我们应感谢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有人行前写下“遗书”,有人行囊里带着成人尿不湿,有人随身带着家人的照片,他们都是逆行者,都是不折不扣的战士,还有那些解放军战士、警察叔叔、外卖小哥,为医院免费提供饭食的劳动人民们,他们都是我们华夏最优秀的好儿女。

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一个民族的繁衍与强大,必然会有更多的英雄的存在,奉献热血,播撒汗水,将使命牢记在心底,将责任镌刻在背影,正是他们塑造了这个时代的铮铮铁骨,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

这些英雄就是孩子们未来人生的坐标。

第五堂课 向小人物学习“人生的终极意义”

这场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观世音,也照出了白骨精。

他们是平常生活里的小人物,今天却在我们心中变得伟岸起来了。

在这里,特别向李文亮医生致敬!!!原因无多,只有一个,说真话!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恰恰缺少讲真话的人。我们应告诫孩子们,踏实做人,务实做事,讲真话,不违心,一生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在精神层面绝对能够“大富大贵”。这是做人最为基本的信条,也是一个社会运行最为根本的规则。

在众多的捐赠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曾很熟悉的名字——林生斌,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林生斌是谁?就是那个发生在2017年6月震惊全国的“保姆纵火案”中失去妻子和三个孩子的人。经历过失去亲人巨痛之后,他皈依了佛门,将妻子与孩子相片纹在自己的背上,灵魂中重生,这次他捐助了5000个口罩,价值9万元,他经历过坎坷,经历过悲痛,但他又站立起来了。

在新闻中,还有一位山东的环卫老大爷,来到银行,扔下一个纸包就走了,上书:捐给武汉!金额一万两千元!我们很难想象这些钱老人得攒多久,但对于这位环卫老大爷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实,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的。

第六堂课 从其他国家众生相感悟“君子自强不息之道”

这次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都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异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国家与国家的相处,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样的道理,别人困难时候去拉一把,当自己困难时候别人也会拉自己一把,但如果别人在你身处逆境时,没有伸出援手,也不要去责怪别人,他们自己也有自己的难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生活着,我将生活下去。

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

特别备注:以上人物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刘同强硕士 党员 一位来自文言短篇小说之王蒲松林故乡的专注语文的教书匠人是什么?

人,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不过是短短几十载中的一个存在,仅此而已。

只有敬畏死亡,才理解活着的意义。

这场疫情,将会写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也必将会写入中小学生的教课书。

春节后,线下教育一片哀嚎,线上教育一片狂欢,大大小小的机构都投入到这场抢食教培市场的大战中去,本人所关注的许多教育公众号平台都在推送各年级新学期教材,“停课不停学”,一时间,人人皆知。

然而这的确是不应该的,在这场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当前形势下,应让孩子重新规划关注学习,更应让孩子接受一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后者更重要一些。

在这场关乎每个中国人的战“疫”面前,让孩子们认识到读书的价值,如何让孩子熏陶中修正自己的行为规则,将来做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等等,都应是这场战役对孩子们影响最深远的意义所在。

平常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我,在这个寒假,让孩子把“每天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列入了学习规划,且每天必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从业者,今天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灾难教育课”,以安吾心,以尽天职。

首先,送给天下父母一句话, 请放下手机,为孩子做个榜样。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教育教育孩子就是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未来,救救未来就是救救我们自己。

教育从来都不是单面体。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寒假注定是其人生历程中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假期,请我们的父母放下手机,静心来,好好与孩子相处,为他们做个生活和人生的榜样。

请教会我们的孩子做好学习生活规划。规划是什么?规划就是把自己的努力放到一个个时间的小格子里去。父母可提建议而非决策,孩子要写下来,贴在墙上去,每天按照规划去推进。也要让孩子学会自律。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让自己的努力在这些小格子生枝散叶,而不能跑到其它格子里面去。

请陪孩子读一本书或是看一看《诗词大会》。读书是让心静下来,心只有静下来才会变深,变深了才会容纳更多的知识。诗词是打开孩子学好语文的一把金钥匙,是成年人修身养性的一副良药,请陪孩子看一看《诗词大会》,即便你觉得没有意思,亦或是看不懂,也请坐在那里。

请让孩子学着操持点家务。包括但不限于煎一个鸡蛋、炒一个菜、洗一件衣服等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而不能讨价还价。也要让孩子学着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书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寒假过后,检验父母教育智慧的将是孩子的综合表现,学习是否进步,习惯是否改善,认识是否提升等等。有的父母陪孩子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有的父母则是抱着手机在追古装剧、打游戏中也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第一堂 从学习冠状病毒知识学会“生命间的相处之道”

造物主造就了世间万物,也制定了运行规则。病毒,这个特殊的生物体,比细菌体积小100倍,没有躯体,没有呼吸,却有一定的“思想”,可以变异,其轨迹永远向着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方向发展。即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病毒也依然是陌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病毒也是一种生命。我们永远都无法去消灭病毒,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与他们“和平共处”,这就是我们对生命必须要心怀敬畏,也要深谙生命之间的相处之道。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发起的疯狂的报复,源于人类无底洞般的贪婪,跨越了规则的边界,才招致这般灾祸。

今天的孩子,平常天不怕,地不怕,关键时刻就会怕,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与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应和平相处。就如楼下那群流浪的小猫,它们寄宿于车棚屋檐下,觅食于垃圾筒中,可以不和它们玩,也可以不给它们零食吃,但绝对不允许向它们扔石子,它们也是一只只鲜活的生命。

这场疫情,就像滔滔江河中的那一朵小浪花,终究会过去。我们应教育孩子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灾难,敬畏疾病,敬畏规则,唯有懂得敬畏,才会倍加珍惜。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第二堂 从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身上领悟“读书的意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没有一个民族是平平坦坦走过来的。

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人,必是心怀良知、身具大贤之人。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担起这次战役的重任,当我们看到这位老人噙满热泪的双眼,看到这位老人动车上闭目休憩片刻的图片,怎不心生敬仰之情?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来了,第一位强烈建议武汉封城,都七十多岁了带领团队,争分夺秒,研制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与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每天休息只有3个小时,难道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向这位老奶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吗?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我们要告诫孩子们,从小要多读书,学好语文为修己身,学好数学、化学与物理为增技能。要从小要立大志,践于行,累积于日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孩子们,学习的确很枯燥,不如游戏好玩,但终究有一天,你今天的付出将会为你赢得多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这个冬天,我和孩子们经过楼下那株白玉兰时,都会让他们去看看那毛绒绒的花骨朵。那株白玉兰总在每年开春第一个报道春天的到来,盛开出大如碗口的白色花朵。

我对孩子们说,其实那花骨朵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寒冷中逐渐积蓄力量,会越来越丰满,一旦闻到春的气息,就在一夜之间盛开满园景。只有熬过了漫长的冬天,才会开出那么美丽的花朵。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第三堂课 从两座神山医院建立感受“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精神”

春秋时,湖北一带属于楚地,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本次疾病为新型肺炎,按照五行论,肺属金,而火克金,雷神也属火,故将这两座医院命名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为什么平常需要2年才能建的一座医院会在短短10天内交付使用?那是因为整个中国14亿人在做同一件事情。愚公移山,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传说,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上万人现场施工,上百部机器,日夜鏖战,只为早一天建成,还有几十万人的后方支持,这种场面让我们看到了当中华民族重大时刻时所迸发的巨大力量,我们要特别感谢那些工人叔叔们。

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也需要疼自己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被人疼的孩子。今天只为做一件事情,奋战在一线工地,累了困了倒头就睡,请看看下面这些让人泪目的图片,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向他们致敬吗?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却做着不普通的事情,他们是靠力气来养家糊口的人,却倍让我们敬重,他们不会夸夸其谈,或许也不懂大道理,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在做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做着一件关乎百万人民生命的大事,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请告诉孩子们,平常遇见那些身着脏泥的农民工,一定向他们心存敬意,他们更应该值得我们去尊敬。

第四堂课 向英雄人物的行动上学习“什么是奉献与责任”

在大灾大难面前,较其他人更早迈出第一步的人,谓之英雄。

几天前的《焦点访谈》报道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事迹,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院长每天跛着足奔波在抗战的第一线,与时间赛跑,每天睡眠不到三个小时,带领全院同仁奋战在各个岗位上,去抢救更多的病人。而这位跛足的原因竟然是渐冻症,医学界的绝症,还无法照顾受感染的妻子,这更让我们对这位大英雄肃然起敬。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参与这场战役的每个人,都是英雄。我们应感谢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有人行前写下“遗书”,有人行囊里带着成人尿不湿,有人随身带着家人的照片,他们都是逆行者,都是不折不扣的战士,还有那些解放军战士、警察叔叔、外卖小哥,为医院免费提供饭食的劳动人民们,他们都是我们华夏最优秀的好儿女。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一个民族的繁衍与强大,必然会有更多的英雄的存在,奉献热血,播撒汗水,将使命牢记在心底,将责任镌刻在背影,正是他们塑造了这个时代的铮铮铁骨,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

这些英雄就是孩子们未来人生的坐标。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第五堂课 向小人物学习“人生的终极意义”

这场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观世音,也照出了白骨精。

他们是平常生活里的小人物,今天却在我们心中变得伟岸起来了。

在这里,特别向李文亮医生致敬!!!原因无多,只有一个,说真话!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恰恰缺少讲真话的人。我们应告诫孩子们,踏实做人,务实做事,讲真话,不违心,一生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在精神层面绝对能够“大富大贵”。这是做人最为基本的信条,也是一个社会运行最为根本的规则。

在众多的捐赠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曾很熟悉的名字——林生斌,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林生斌是谁?就是那个发生在2017年6月震惊全国的“保姆纵火案”中失去妻子和三个孩子的人。经历过失去亲人巨痛之后,他皈依了佛门,将妻子与孩子相片纹在自己的背上,灵魂中重生,这次他捐助了5000个口罩,价值9万元,他经历过坎坷,经历过悲痛,但他又站立起来了。

在新闻中,还有一位山东的环卫老大爷,来到银行,扔下一个纸包就走了,上书:捐给武汉!金额一万两千元!我们很难想象这些钱老人得攒多久,但对于这位环卫老大爷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实,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的。


这场疫情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六堂“灾难教育之人生大课”


第六堂课 从其他国家众生相感悟“君子自强不息之道”

这次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都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异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国家与国家的相处,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样的道理,别人困难时候去拉一把,当自己困难时候别人也会拉自己一把,但如果别人在你身处逆境时,没有伸出援手,也不要去责怪别人,他们自己也有自己的难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生活着,我将生活下去。

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

特别备注:以上人物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刘同强硕士 党员 一位来自文言短篇小说之王蒲松林故乡的专注语文的教书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