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联防联控 滨海新区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京津冀协同防控战

“守好京津城际交通线,我们责任重大。”高铁滨海站支部书记陈治君说,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铁滨海站持续加强疫情防控举措,目前,对站内旅客接触使用的设备设施,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消毒,确保站内环境整洁、达标,坚决做到严防严控。

“海陆空”联防联控 滨海新区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京津冀协同防控战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春节假期结束后的返程高峰又将到来,防控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滨海新区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加大人力、物力等投入,重点加强高铁站、机场、港口等重点部位的严防严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在防好守好入区门户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性协同协作,互通互联,守望相助,为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区域性一体化防控格局贡献滨海力量。

高铁站:坚决守好入京通道

2月8日下午,记者在高铁滨海站看到,站内旅客不多,但无论是车站工作人员还是出行旅客,全都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佩戴了口罩。在候车大厅入口,每一名旅客都需通过身份证查验、测温、安检之后才能进入旅客候车区。记者留意到,候车大厅里除了原有的分类垃圾桶,还增设了一个“废弃口罩投放处”的垃圾桶,垃圾桶上除了有“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将废弃口罩投放至此,感谢配合”的温馨提示,还明确标注了“已消毒”及张贴了消毒时间表。

陈治君说,目前,每天班前班后都对职工进行严格测温,全员佩戴口罩上岗,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带病上岗造成交叉感染;对每一名进、出站旅客进行测温,一旦发现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旅客立即做好隔离,配合区卫健委做好应急处置;为响应政府延期复工的措施,按照铁路部门相关要求对取消出行的旅客采取延期免费退票举措。

机场:严把民航出入关口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目前,天津机场日进出港航班在380架次左右,旅客运送量在3.1万—3.5万人次。除涉及武汉航线的航班有停飞、调整的情况外,其他航线的航班也有一些调整。”天津机场市场部总经理孙雨说,自1月19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来,天津机场严把民航出入关口。

天津机场既是天津的空中大门,也承担着承接北京疏解运量的重要职责,当前,京津冀区域机场协同作用日益明显,航线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应对返程高峰、密集人流,天津机场已启动体温检测预警。记者在现场看到,天津机场已启动航站楼体温检测工作,已在航站楼口、地铁口及旅客流程关键点位设置新型测温仪,并由承运航空公司对所有来津的国内进港航班旅客实施机上体温检测,实现对进出机场的旅客和工作人员体温检测的全覆盖。同时,天津机场对航站楼进出港大厅、卫生间、母婴室等区域以及办公区进行不间断消毒清洁;对问询、值机、安检、登机等各类旅客服务柜台、自助设备和行李提取转盘,每2小时用消毒药水清洁一次;并对重点航班以及涉及重点航班保障的车辆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针对旅客携带消毒酒精或免洗洗手液出行,天津机场安检站也提醒广大旅客,消毒酒精不得随身携带及托运,免洗洗手液不得随身携带但可托运处理。旅客可以选择随身携带酒精棉片,同时机场在安检服务台配置了免洗洗手液,方便有需要的旅客使用。

港口:开辟绿色通道进口防疫物资“船边直提”

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同时,一场进口防疫物资运输战也在悄然打响。如何能将来自全球的疫情防控救援物资快速运抵目的地,是天津口岸相关部门、天津港的重要使命。连日来,天津港已连续抢卸发运五批共计37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近1000吨疫情防控救援物资,用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拼出“天津港效率”。

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协作,津、冀海关与天津港协同联动,力促进口防疫物资“船边直提”。2月5日23时,靠泊在天津港的“东方强”轮启动承运防疫物资的卸船作业,天津海关、石家庄海关会同天津港集团预先协同联动、快速响应,有关防疫物资在天津港应用“船边直提”作业模式,自进境船舶直接吊装至运输车辆,实现从货物卸船到运输车辆驶离码头的港口提货作业“零等待”。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快速通关,津、冀海关主动进行防疫物资进口信息预判,获知有关情况后立即启动关区协作机制,双方第一时间指定通关保障协调员,详细掌握企业进口货物计划安排,细化责任分工,并与天津港集团共同制定了从船舶抵港到港口接卸等通关监管的全流程保障措施,关港协同保障防疫物资应用“船边直提”模式作业,保障货物第一时间配送至企业投入生产。

目前,天津港已为防控救援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对载有相关物资的船舶实行“四个优先”,即航道优先、泊位优先、作业优先、疏运优先,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救援物资在天津港安全、高效、优质接卸。天津港集团决定,免除自2020年1月24日0时至2月9日24时期间,在所属集装箱码头堆存的进口疫情防控救援物资的集装箱库场使用费。(记者 赵贤钰 杜红梅 何沛霖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