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619分,赋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新高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新高考的赋分制度!如果赋分高了当然会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但是如果是赋分低了,就会痛斥这种制度,因为高三考生的每一分,都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刷题换来的,凭什么“偷走”我的分数?

有个山东省的考生,在网上对这种新高考制度提出了严重质疑和痛斥,原因是在模拟考试中,他的原始分是619分,赋分后是598分,对于失去的这21分,他耿耿于怀,感觉自己很受伤。

考了619分,赋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赋分减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赋分的某些学科,题目过于简单了

这是实行赋分制度的根本原因,因为实行新高考后,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生,完全可以报考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但是命题者无法平衡各科试卷的难度,所以为了公平起见,采取赋分制度,能最大可能地衡量出学生在这门学科中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排名,通过公式运算,给学生赋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数。

举个例子,甲同学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合,乙同学选择了物理化学和政治组合,但是因为生物过难,政治过于简单,所以甲同学生物考了60分,乙同学政治考了80分,如果其他科目一样,那么甲同学肯定吃亏了,而吃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试题的原因,所以通过赋分可以弥补这种现象,甲同学的生物可能会赋分成70分,乙同学的政治可能会赋分成75分,这样的结果就是甲同学感觉自己赚了便宜,乙同学感觉自己吃了亏。

考了619分,赋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第二、赋分的某些学科,竞争对手太强了

赋分后分数变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选择的对手过强导致的,这样的情况下,赋分会更加不公平。这也是赋分制度实施时,专家的上层设计没有考虑到的一点。

比如选择物理的学生,成绩都是中上游的学生,如果把这些学生重新排名后,一些中游的学生就不行变成了“学渣”,最后分数和自己原始分相差很大。

还是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因为选择生物的尖子生较多,而选择政治的尖子生较少,如果实行赋分制度,结果很可能是这样的:选择物化生的甲同学的生物,赋分依然是60分,甚至会低于60分,而选择政治的乙同学,赋分则可能会变成90分,因为政治原始分能考80分,正常情况下已经是高分了,这个分数在赋分时,很有优势,名次靠前,所以赋分更高。这样甲和乙的差距会更大,这对于甲是更加不公平的结果了。

考了619分,赋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所以,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些组合,既然临时没有可能改变规则,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弱势学科补强,让自己的优势学科更强,只要各科都处于“分子”上,你就是赋分制度的获利者。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