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619分,賦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新高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新高考的賦分制度!如果賦分高了當然會像中了彩票一樣高興,但是如果是賦分低了,就會痛斥這種制度,因為高三考生的每一分,都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刷題換來的,憑什麼“偷走”我的分數?

有個山東省的考生,在網上對這種新高考制度提出了嚴重質疑和痛斥,原因是在模擬考試中,他的原始分是619分,賦分後是598分,對於失去的這21分,他耿耿於懷,感覺自己很受傷。

考了619分,賦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賦分減少的現象?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賦分的某些學科,題目過於簡單了

這是實行賦分制度的根本原因,因為實行新高考後,選擇不同組合的學生,完全可以報考同一學校的同一專業,但是命題者無法平衡各科試卷的難度,所以為了公平起見,採取賦分制度,能最大可能地衡量出學生在這門學科中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排名,通過公式運算,給學生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分數。

舉個例子,甲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組合,乙同學選擇了物理化學和政治組合,但是因為生物過難,政治過於簡單,所以甲同學生物考了60分,乙同學政治考了80分,如果其他科目一樣,那麼甲同學肯定吃虧了,而吃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試題的原因,所以通過賦分可以彌補這種現象,甲同學的生物可能會賦分成70分,乙同學的政治可能會賦分成75分,這樣的結果就是甲同學感覺自己賺了便宜,乙同學感覺自己吃了虧。

考了619分,賦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第二、賦分的某些學科,競爭對手太強了

賦分後分數變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選擇的對手過強導致的,這樣的情況下,賦分會更加不公平。這也是賦分制度實施時,專家的上層設計沒有考慮到的一點。

比如選擇物理的學生,成績都是中上游的學生,如果把這些學生重新排名後,一些中游的學生就不行變成了“學渣”,最後分數和自己原始分相差很大。

還是以上面的例子為例,因為選擇生物的尖子生較多,而選擇政治的尖子生較少,如果實行賦分制度,結果很可能是這樣的:選擇物化生的甲同學的生物,賦分依然是60分,甚至會低於60分,而選擇政治的乙同學,賦分則可能會變成90分,因為政治原始分能考80分,正常情況下已經是高分了,這個分數在賦分時,很有優勢,名次靠前,所以賦分更高。這樣甲和乙的差距會更大,這對於甲是更加不公平的結果了。

考了619分,賦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所以,既然已經選擇了這些組合,既然臨時沒有可能改變規則,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弱勢學科補強,讓自己的優勢學科更強,只要各科都處於“分子”上,你就是賦分制度的獲利者。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