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麥收購政策穩定 生產年景也非常好

最近幾年,作為我國口糧一大品種的小麥產量總體較為穩定,2019年小麥總產量13359萬噸,同比增加1.64%。2020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國標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2240元/噸,保持2019年水平不變。從目前的小麥生產形勢來看,預計小麥產量將繼續穩定,這對全年糧食大局穩定至關重要。


2020年小麥收購政策穩定 生產年景也非常好

華北地區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冬小麥返青生長形勢有利


入冬以來,北京地區已出現了6次降雪天氣過程,平均降水量15.1毫米,較常年同期(4.5毫米)偏多2.4倍,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多,也是2000年以來僅次於2002/2003年同期第二多。華北地區出現了5次較大範圍的降雪天氣過程,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普遍有5~15毫米,華北南部及北京、天津等地有15~35毫米,山西東南部局地超過35毫米(圖1左);華北地區平均降水量14.5毫米,較常年同期(6.0毫米)偏多1.4倍,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圖2)。降雪雖然對交通運輸產生不利影響,但對冬小麥安全越冬、淨化空氣質量等有利。


2020年小麥收購政策穩定 生產年景也非常好

圖1 入冬以來華北降水量(左)及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右)分佈圖

2020年小麥收購政策穩定 生產年景也非常好

圖2 12月1日至次年2月6日華北地區平均降水量歷年變化(1961-2019)

目前,北方冬小麥大部處於越冬期,黃淮局地冬小麥開始萌動返青。降雪增加了麥田土壤墒情,對冬小麥安全越冬和緩慢生長也十分有利,併為後期小麥返青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條件。

2020年小麥收購政策穩定 生產年景也非常好

圖3 2020年2月1日至6日北方冬麥區降水量

預計未來10天,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氣溫偏高2~3℃,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等地仍將有2~6毫米、局地8~15毫米降水,將進一步改善麥區土壤墒情,利於冬小麥越冬和萌動返青。建議:北方冬麥區要根據墒情、苗情做好分類管理,適時追肥,及時劃鋤保墒,確保西北和華北地區小麥安全越冬,促進黃淮地區冬小麥返青起身生長。

農業農村部日前制定了《科學應對氣象災害確保農業豐收預案》:據專家分析預測,2020年我國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1-2月北方冬麥區氣溫偏高,華北大部偏高1~2℃;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華北中東部和山東半島等地偏多2~5成,利於小麥安全越冬。3月至5月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總體利於冬小麥生長髮育和產量形成。華北東部、黃淮大部小麥灌漿期可能出現“乾熱風”。6月至8月華北南部、黃淮等地降水偏多,黃河下游、淮河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洪澇災害。可以預計如果做好冬小麥的“乾熱風”防範工作,今年冬小麥將繼續實現穩產。


來源:中國天氣網、中央氣象臺,糧食內參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