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個出入口、85%的外來人口,“返工潮”中這個老集鎮怎麼看住門、管好人?

200多個出入口、85%的外來人口,“返工潮”中這個老集鎮怎麼看住門、管好人?

面對三個“老集鎮”的管理難題,華漕鎮並沒有畏難退縮,而是主動作為、創新方法,用一天時間調研決策、一天時間準備物資人員,短短兩天內就完成了“大區域”集中管理方案制定與實施。

200多个出入口、85%的外来人口,“返工潮”中这个老集镇怎么看住门、管好人?
200多个出入口、85%的外来人口,“返工潮”中这个老集镇怎么看住门、管好人?

“錢書記,外面疫情噶嚴重,伲散居哪能辦?”群眾的擔憂,也是閔行華漕鎮紀王居民區錢偉華的“心頭病”。紀王居委有13個非封閉小區,都是沒有圍牆的散居,出入口倒是有26個,可居委工作人員總共才18個,一個人盯一個出入口都不夠。

同樣的煩惱也擺在了華漕鎮紀王村黨總支書記宋海龍面前。該村在老集鎮區域內有6個村民小組,近500戶村民,更要命的是,村宅內走人的、行車的,大小出入口、弄堂口共有191個。如果漏掉一個口子,整個管控工作就會像一張破了洞的漁網。

紀王村和紀王居委都位於紀王老集鎮,而這樣的問題也存在於華漕鎮諸翟和老華漕等另外兩個老集鎮區域。2000年,華漕鎮由“三鎮合一”而成。20年過去了,諸翟、紀王、老華漕等三個集鎮區域依舊保留著居村混雜、租戶較多、人口密集且內部道路交錯、出入口眾多的形態。單單一個紀王老集鎮,實有人口14000多人,其中來滬人員就超過12000人。

面對疫情防控任務和節後“返滬潮”,這些老集鎮到底如何守好道口、看住門口、管住人口?

兩天之內,將老集鎮整體“打包”

面對三個“老集鎮”的管理難題,華漕鎮並沒有畏難退縮,而是主動作為、創新方法,用一天時間調研決策、一天時間準備物資人員,短短兩天內就完成了“大區域”集中管理方案制定與實施。

紀王老集鎮再加上北友誼河東側紀東村的兩個村民小組,整體作為一個實體小區“打包”集中管理。“一路兩橋”實行全天候封閉,紀中路、紀信路、紀高路和紀鶴路等4個主路口設置24小時管理登記站,一方面車輛單向出入,便於疏導,另一方面人員憑身份證、出入證進入區域並接受體溫測量。

200多个出入口、85%的外来人口,“返工潮”中这个老集镇怎么看住门、管好人?

如今,區域範圍內的兩村一居只要管好了4個大路口,就等於管上了內部200多個小路口。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4個主入口全部開放;晚上10點至早上6點間,再關閉兩個出入口,進一步節省了人力與物力,實現了人員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

同一時段,諸翟老集鎮、華漕老集鎮也同步實施了區域集中管理。諸翟集鎮作為三跨區域,涵蓋民房、商品房、動遷房、農貿菜場、賓旅館、店面商鋪、企業、規模租賃等多種元素,其中居村共有民居700多戶、各類出租房屋3680間(套)、實有人口近萬人。集鎮內原有大小出口27個,實行集中管理後,封閉各種弄堂、人車出入口19個,最終保留人車通道3個,人行通道5個,有效提升了管控工作效率。

老集鎮“新”管理,居民心中有了底

老集鎮實施集中管理是一個新課題,華漕鎮牢牢樹立“一盤棋”思想,由鎮防控辦統一協調指揮,一名正科級幹部擔任協調組組長,落實居村屬地責任的同時,又加上了公安、綜治、人口、城管等部門的聯防聯控力量,條塊聯動,“雙重保險”確保防疫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原本那麼難管的老集鎮被“管”了起來,政府的決心讓群眾增添了信心。

200多个出入口、85%的外来人口,“返工潮”中这个老集镇怎么看住门、管好人?

2月7日早上6點起,紀王老集鎮正式開始實施道口集中管理。彭呈娟拉上“好姐妹”範桂花和杜金鳳,三人一起趕到居委會對居民區書記錢偉華說:“書記,我們都盼著集鎮可以管起來,如果你這裡人手不夠,請安排我們做志願者,登記信息、量個體溫,我們聽你的。”與此同時,鎮水務站黨支部書記王金勇也帶著支部黨員季悅趕到居委,以黨員志願者的身份參與道口管理。儘管天氣溼冷,但4個路口來了20多名志願者,大家每4小時一班堅守一線,共同守護自己的家園。

用最“嚴”的標準、最“巧”的方法,探索實踐集鎮層面的“繡花”式精細管理。華漕鎮通過統籌管理資源和力量,既保證了老集鎮區域的內部循環,最大程度避免居民生活出行受到影響,同時又有效監控了人員進出信息,避免疏漏重點人員,確保疫情管控工作無死角。

4.3萬間出租民房,關鍵是守好“兩扇門”

華漕鎮地處城郊接合部,來滬人員租房居住現象普遍。鎮內有45個規模租賃房項目、房屋7761間,春節前已居住約1萬人;全鎮民房出租43403間,目前已返滬老租客近5000人,民房及規模租賃項目的防疫工作壓力巨大。

2月6日起,華漕鎮防控辦在編髮的《每日工作提示》中新推出了一組數據,即“居村新增人口數據與居村返滬人員數據”,並且每週予以通報,用以提示各居村嚴控人口新增。華漕鎮黨委提出:“農村也要學習居民小區,牢牢管好‘兩扇門’。”

200多个出入口、85%的外来人口,“返工潮”中这个老集镇怎么看住门、管好人?

守好本村道口“大門”。參照全市小區管理模式,華漕鎮各村統一做到“四嚴”,即嚴控出入口數量、嚴抓24小時問詢登記制、嚴查14天內返滬人員、嚴禁非租賃房人員及車輛進入。2月初以來,全鎮16個村119個主要出入口,已經關閉78個,保留開放的41個出入口也都實行24小時設崗查驗、人員登記和體溫測量。各村以春節前登記信息為依據,對所有進村人員統一辦理出入證,並謝絕為新進人員辦理。

管好村民自家“小門”。農村的防疫工作源頭,關鍵要通過管好房東來管好房客。為此,華漕鎮提出“三步”管控,壓實出租房“人口管控”。第一步,守“存量”,控“增量”。按未離滬、已返滬、未返滬三類人員落實日常管理,要求房東通知未返滬的重點地區人員在疫情結束前不得返滬。第二步,分步驟,明責任。華漕提出了落實“0123”工作法,“0”即確保零新租,“1”即為房客開展一次防疫宣傳,“2”即每天兩次體溫測量和房屋消毒,“3”即每天上報三件事,房東將體溫異常租客信息、消毒執行情況、返滬租客數量上報居村委會。第三步,

聚合力,嚴考核。除了每日監測通報和巡查整改,該鎮還提出,疫情期間每新增1間出租房,將減少該村年終農民長效增收平臺的相應分紅額度,以此進一步壓實責任。

△ 閔行區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通告

△ “健康雲”不僅可以申報入滬 ,新升級動態觀察系統對你更有用

△ 閔行慈善募捐情況和使用方向通報

△ “女婿的崗,我來站……”這張朋友圈熱傳照片有著你想不到的故事

△ 決戰疫情!閔行出臺10條政策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200多个出入口、85%的外来人口,“返工潮”中这个老集镇怎么看住门、管好人?

一起堅守,共同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