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善求阴者,阳中求阴,善求阳者,阴中求阳,怎么理解?

江湖一旦皮


中医的阴阳本就模糊不清,恐怕连专职医生也不太明白。但这种理论方法是对的,如果换种说法就很明白了,叫牵一发而动其它。

就是说体外的病可以通过治体内来达到,内脏的病可以通过气血来治疗,肺的病可以脾来治疗,发热的病可以通过降温或升温的手法来辅助,就是说通过治彼来达到治此的方法。

真正中医上的阴阳定义比这个要狭窄要偏执多了,死脑筋的人根本一头雾水。所以中医理论要重新建设。


鄂西农民


比如煤球炉子,连最上层的煤火都快要烧尽了,你再去以煽风旺火的方式补充火力,那就要熄灭了。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要趁着炉膛子还热,把下面烧完的两块煤球轻轻地去掉,让最上面还着着火的煤球慢慢落在最下面,再在这个煤球上加上新的煤球,然后火就可以慢慢的烧上来了。在这个过程里面煤球是阴,炉火是阳,阳的性质是要上升,阴的性质是要下降,所以最好的炉火是要在炉子的下部有火,就像人的肾阳称为龙雷之火非常重要。单纯补火却不供给充足的燃料,是无法真正得到好的炉火的。这就是阴中求阳的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你想要给炉子增加煤球,却不把煤球放在火力能够达到的上部,而是放在最下面,那对于整个炉子的燃烧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这就是阳中求阴的道理。

如果能够使阳在下,阴在上,因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所以二者能够交融和合,这样就形成一个太极图,它就像一个生命体,可以生化化生,繁衍发展。反过来阳在上阴在下的话,那就是阴阳离绝,就像夫妻各走各的,那是家庭破灭,生命消亡的征兆。你看看天地否、地天泰,火水未济、水火既济这样的卦象就明白了。


幻缘居士


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关系。

正是根据中医阴阳相互依赖、不能独存的理论,才有《景岳全书》里"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语。

阴相当于阳的容器,而阳则是阴的作用体现。

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情况。所谓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滋养阳气,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所谓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

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

比如说,阴虚而不佐以补阳,一概从阴论治,岂不真阳亏败,土衰水涸?

换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阴阳互根、互损,单纯只补阳或只滋阴,就会造成孤阴、独阳,缺乏了另一方,就不能生化滋长,也就体现不出原有的作用。或者说,单一补阳或阴,忽略另一方,即使补了,也不能见效。

而从功能性上来说,例如,人体的外部躯体,例如四肢、头部、胸部等为阳,而内部的五脏六腑则为阴。在人体外部,背部为阳,腹部为阴;而在五脏六腑中,大小肠、胆、胃、三焦、膀胱为阳,而肝、心、肺、脾、肾为阴。那么,不论是具体的部位或是脏腑,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的,一损俱损。单纯的补阳或滋阴,就相当于忽略了器官脏腑的关联,在治疗上来讲,属于“治标不治本”,本病未除,病灶仍存,怎么能治疗得好呢。


纯钧LHGR


这种话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利用阴阳无法定性定量,任凭老中医胡说八道,玩弄话术。

同样一个病人,这个老中医说是阴,另外一个老中医说是阳,找谁说理去?病人一脸懵逼,不知道信谁的,以为总有一个老中医会出洋相。

来了第三个老中医,为了不得罪前面两位老中医,就用 “善求阴者,阳里求阴,善求阳者,阴里求阳” 来糊弄一番,竟然毫无破绽,弄得皆大欢喜,事后被前面两个老中医请吃一顿烧烤,还喝了几口小酒,就剩下病人的病没治好。

信不信中医是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考验,如果你知识不够,容易偏听偏信,心甘情愿当上一名中医粉,老中医们一定喜不自禁,他们靠着你不仅可以吃烧烤,喝小酒,还能去KTV唱唱歌啥滴。


我是谁谁是我谁是谁o


一种调治法门,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这次疫情,表面看起来症状比较多,如头晕、咽喉发炎、又发冷、乏力等症状,其实就是上实下虚,难在下虚不敢妄泻上实,解表又气虚,清火又伤元阳,补阳又生湿热……所以老年人或者体质差的人特别难治。人体讲究的阴阳和合,人体阴阳表现越来越明显就预示越来越危险,所以身体见阳证时必阴虚,如低烧、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降火,因为人体已经很虚弱,最好是通过引阳气下行,使人体气机顺畅后自然肾精就充足,阴虚症状会得到改善,这就是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只是同理不同法。中医博大精深,以上个人观点斗胆妄言,欢迎各位批评指正不足之处。


饮食有方


很多人不知道人体中的阴和阳是什么,甚至很多学中医的人,对阴阳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阴,其实就是物质,我们身体里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阴。例如、骨,肉,雪脏器甚至我们的毛发指甲。阴虚,实际是说身体里缺少物质了。 阳,指的是我们身体的功能,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例如,眼睛有眼睛的功能,能看,鼻子有鼻子的功能,闻,肌肉,心脏,肾脏都有各自的功能,阳虚其实就是这些身体的脏器功能衰弱了。说的简单形象一些,人体的阴阳就像汽车,要想拉的多、跑的快,车就要结实,发动机要大,还要加满油。或者像电脑,你想让它运算速度快,就要装高端软件,但是必须要有硬件支持。说完这些,大家对善补阴者易在阳中求阴,善补阳者易在阴中求阳这句话就明白了吧。


浴火重生之凤凰2018


中医里面的阴阳学说

一阴阳相对平衡

如果我们假设人体的阴阳值分七个等级

即阴40阳40,阴50阳50,阴60阳60,阴70阳70,阴80阳80,阴90阳90,阴100阳10O

这时身体不会有生病症状出现

但低于70为亚健康状态

高于70为健康状态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阴阳是处于一种动态的阴阳平衡

阴阳会产生偏离值

也就是日常环境、受寒热邪的影响

假设其偏离值超过5%的话人体就会生病出现症状

那么阴阳值低的则抵抗力低下

受寒热易生病

这就是中医讲的掋抗力或免疫力

所以

要想抵病毒能力强

生体健康不生病

就必须身体气血充盈

中医里,善求阴者,阳中求阴

如一个人由于阴虚火旺

津液不足口干

则应补阳让身体热起来

这样身体的气化功能好了

则冰饮湿邪气化后输布全身

自然津液充足

这就是阳中求阴

善求阳者,阴中求阳

如人阳虚畏寒怕冷

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

好比小的花盆栽花

浇一点水就多了会流出盆外(土少不保水)

如果我们换个大盆

就是一次浇很多水

盆里的土还没湿润

所以

我们把阴补足补到很多

阳会自然随着增加

因阴阳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双胞胎

否则不平衡的话人就会出症状生病

这就是阴中求阳


余贯三大道至简学中医


这就是中医的话术,也就是用一句话把所有的疑问都封死,让别人不能质疑,就是有人(比如皇帝询问治病的逻辑)质疑,也可以进行狡辩,包括一些懂一点中医理论的人的质疑。

中医的话术很多,我们常听见的有“药医有缘人”“医治不死病”“医不叩门”都属于中医的话术,目的就是告诉你并让你接受“医不好也不关中医的事,是你自己倒霉”!

你所提问的是属于为理论诡辩,我举例的是为技术诡辩!

你如果完全接受了中医的这些说辞,被骗就是大概率事件了。不过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化解“医患矛盾”,现代医学也可以借鉴一下。


中年思觉醒


有网友高手回答得完美,俺就不扯了,就发表点自己看法。

人体是一动态的生化的多重皮肤及器官血管体液的生命,半封闭组合体!这点必须正确认识和客观全面考虑。

阴阳者,在中医是一个综合分析概念和表征里容的认识及分析观!

阳为动为气为热,阴为静为液为冷,阳为虚阴为实。也有阴阳同虚实,如肿瘤内外伤。

中医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这是针对西医的消化系统的,吃蕴吸三个阶段及其功能。

又把心肺功能与肠胃功能的互动与驱使作用,概括为少阳。把肝肾脾的辅助消化吸收解毒蕴藏归为厥阴。把大肠小肠吸收排泄藏化称为少阴。把人体整体阴沉为太阴,如忧郁,把人的过度阳亢不正常称为太阳,发烧,颠狂。把人的阴阳互动的状态称为阳明。

一年有四季,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对应人体生长运化吸收存贮能量之变化。相应的也对应人体器官的功能及相互关系。故春天易发生肝病和流行疫症,秋天也是如此,但偏向于腸胃病,夏天秋天易发生阳明病,忽冷忽热所至。和肠胃消化系统病症,腹泻,正常的冷热感冒等。如果不同的季节得与之相佐的病症,多为沉疴和急重症。

所以古人有春夏秋冬,得病者,本季不治,下季或减轻得愈(春夏)严重(秋冬春)之说。

弄懂了人体内部的功能及外在的表现。和一年四季的轮回规律!自然也就了然于胸,潜心研究和印证药理和人体反应,自然也能妙手回春。


非才


这个简单,其它的回答貌似有道理,但没人看懂。

首先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

物极必反,比如一天当中,阳到了极点,必然转阴,比如中午的太阳,一定会落下去,你若想要太阳落下去后这个阴,你必须先有中午的这个阳,有中午的阳了,接下来你一定能得到阴。就这么简单。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的,比如有人觉得今年挣了10万块钱,以为是个起点,到了老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人生巅峰!关键是没把阴阳判断好。

中医里的阴阳,是象征着自然界的阴阳,象征着人体的阴阳,人为干涉的阴阳,是指人体的阴阳,干涉是有幅度的,比如寒证要用热,热到极点是火,不能把人放火里烧吧,可以生个火烤一烤,病就会减轻,人就会舒服一点,这是寓意,火象征着中午的太阳,就可以中午晒太阳,中午用热性药,喝热水,运动增热,这样,你会发现,药只用了一点点,病却明显减轻了,比如冬天,一个人冻伤了,肯定要用阳,用火,要求这个阳,就要病人冻伤这个基础,而且不能一下就热起来,要以正常人为标准,比如正常人觉得20℃左右是不冷不热的,冻伤是0度左右,我就给他搞个10度的水搓搓,然后再慢慢把水温搞到30度,这个10度,对正常人来说是阴,30度,对正常人就是阳,我若需要30度的阳,就必须先搞10度的这个阴,这就是阴中求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