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祝願,飛向“金銀潭”

一千個祝願,飛向“金銀潭”

“么兒”——

當匡振彬在這兩個字後面打上“冒號”後,心裡想說的話就“咕嘟咕嘟”一串串冒了出來。

六十歲的他“老花眼”嚴重,端過槍的手使用微信打字已經非常吃力。女兒說,爸爸你發語音或者打電話吧。但是,他堅持認為,只有文字才顯得莊重與正式。

春節以來,他每天就做兩件事:看新聞、給女兒發微信。每當他看到“金銀潭醫院”幾個字時,神情就高度緊張。

2020年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

匡振彬看完新聞,得知重慶144名醫護人員即將馳援湖北孝感,就急切地問女兒:名單上有你的名字嗎?

女兒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工作,擔任醫院放療科病區護士長,是腫瘤專科護士、ICU專科護士。

女兒理解父親的心思。在軍人出身的匡振彬眼裡,“大戰”當前,只有最優秀的戰士才配得上作先鋒。

然而,首批人員名單裡,並沒有“匡雅娟”三個字。

1月25日,匡雅娟得到通知:立即準備,馳援武漢金銀潭醫院。

這本是匡振彬希望的信息,但他突然緊張起來。他知道,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醫院,是這場全民抗“疫”之戰最早打響的地方,也可能是感染風險係數最高之地。

輾轉難安,匡振彬一口氣給女兒發出了數百字的微信。

——么兒(重慶人對子女的愛稱):爸爸在家為你祈禱,平安,順利,凱旋,成功……

——么兒:你前去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是一場戰鬥,是為戰勝疫情作貢獻,你要努力工作。

——么兒:爸爸願你遠征平安,希望你按照武漢醫院的要求和程序,嚴格要求自己,千萬預防感染。

——么兒:你要注意休息,身體健康才有免疫力和旺盛的精力投入緊張的工作……

匡雅娟告訴父親,自己被分配在“外圍”上班。

匡振彬急了,大老遠跑過去,怎麼能在“外圍”呢,你要爭取到裡面去。

她所在的綜合一科,主要負責確診患者的護理和防護物品的清潔工作。理想的工作目標就是一個:確保不往重症病房轉移病人。

她們每天的日程,早晨六點半起床,七點早餐,二十分鐘後到達醫院。

接著,花去整整半個小時穿戴防護用品。接觸病人要求三級防護,由內到外洗手衣、防護衣、隔離衣,戴上雙層橡膠手套,靴套、帽子、口罩、眼罩,等等。

此後,穿過內走廊、緩衝間,層層“突破”,進入病房。

將重點特殊事項標註在黑板上,然後依次完成治療工作,輸液、打針、喂藥、測體溫血壓血糖,完成臨時或者緊急醫囑……

完成出入院病人床位準備,更換床單、被套,全方位地清潔消毒……

完成兩次病區消毒,病人的床欄、床頭櫃、椅子、地面、窗戶、走廊……

普通、簡單、瑣碎,然而非常吃力。

在層層防護下,同事、護患間的交流必須大聲喊叫、不斷重複確認、外加手腳比劃;由於戴了雙層橡膠手套,對血管的深淺、彈性狀況判斷不準確,輸液、採血等操作難度大大增加;由於病房設置的特殊性及防護裝備透氣性差,口罩被浸溼、面屏充滿水霧模糊不清。

一天下來,鞋底都被汗溼透了,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脫下防護設備,同事互相笑稱“老虎臉”:護目鏡、口罩等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鼻樑、面頰被壓紅壓傷,就像臉上被刻了只老虎,只差額頭印個“王”字。匡雅娟在日記中描述:耳後勒痕深深,耳朵就像被月亮割了——小時候大人總說指了月亮會被割耳朵,可能就是這個樣子吧。

下班之後,終於有時間向父親解釋何為“外圍”了。

手機打開,又是一段段“么兒”先跳出屏幕。

“么兒:在保護好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應當事事衝在前面,為武漢的防控阻擊戰做出貢獻。”

“么兒:你要圓滿完成這次戰‘疫’任務,保重身體,平安歸來!”

匡雅娟向父親解釋:由於傳染病房的特殊性,工作區域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各區間設有緩衝地帶,不能走回頭路。護理工作也根據區域進行劃分,主要分為兩個板塊,外圍護士直接接觸患者,為患者提供治療,裡面的護士主要負責準備工作。自己在“外圍”,那裡也是真正的“火線”。

匡雅娟告訴父親,自己遇上了一名特殊的患者。

他拒絕問話、拒絕吸氧、拒絕測血壓、拒絕翻身檢查皮膚……對一切都極不耐煩,多問兩句他就側身假裝睡覺。

然而這名患者呼吸急促、頭面部微汗,必須趕快測量生命體徵瞭解缺氧情況。幾個人不斷用普通話哄勸,他反而兇巴巴吼道:你們真煩!

匡雅娟乾脆拿重慶話“懟”他。沒想到患者對重慶話很敏感,半推半就配合起治療來。匡雅娟趁勢要他吃飯,但他說心裡難受,吃不下飯。

由於患者喘累、乏力,匡雅娟為他準備了輪椅和氧氣袋,推著他去檢查,路上要經過一段長斜坡,由於他身高一米八以上,匡雅娟累得出了汗,面屏內滿是霧氣。

這時候,這位輪椅上的患者突然指著匡雅娟身上的一行字笑了,豎起大拇指,大聲地說了句“謝謝你!”

原來,在厚厚的防護服下,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患者看不到親切的笑容、聽不見柔和的細語,無形之中,有了障礙。匡雅娟她們為此想了一個辦法。每天穿好防護服後,相互在衣服上畫畫寫字。因為是鼠年,畫是米老鼠,字是現場發揮的,諸如“加油加油”“請放鬆”“你很棒”。

匡雅娟今天穿著的字,恰好是“其實我很瘦!!!”

患者會意一笑,隨即說起心事:自己是武漢江岸區人,家裡一兒兩女,1月14號開始生病,轉診三家醫院,生病期間子女沒來看望,心裡十分難受,已經好幾天沒吃下飯……

回到病房,匡雅娟告訴他:我推不動你,下回檢查得自己走著去,所以你必須吃飯。

這樣,患者順從地端起了盒飯。

這天,匡振彬給女兒發了長長的微信,中心意思只有一個——

“么兒:爸爸認為你很優秀。作為一個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我期盼你能火線入黨。”

2月2日,是匡家父女對話心情最為愉悅的一次。

這一天,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有三十七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出院。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截至當天,該院出院人數最多的一天。出院病人年齡最大者八十八歲,也是該院出院患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人。

匡雅娟問父親:女兒有貢獻沒?

女兒截了圖,證明剛剛有個叫“禮敬”的人,申請添加她的微信。

這個“禮敬”,就是她在金銀潭醫院看護過的首位出院病人。

匡雅娟還說,她們在“火線”有不少小發明。比如,防護服沒有口袋,護理工作需要記錄,要攜帶小物品如筆、記錄本、剪刀、膠布……姐妹們利用休息時間,用一次性治療巾自制了小布袋。

2月5日,匡雅娟引用了一首詩,在微信裡表達自己的心情:

那雙手絕對不會把春天剪壞

手術刀靈巧

一剪下去就是一個口罩

護目鏡。防護服。防護罩

一剪下去就是一朵桃花

一個春天……

匡振彬回覆:“么兒!爸爸有一千個祝願,飛向你,飛向金銀潭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