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你觉得白岩松的这句话有道理吗?

竹篱茆舍墨客


这话放在以前行,现在教育资源比不过,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学习更优秀,更自信,见识更多,到了社会上人脉也拼不过,已经形成循环了


爱科技的码农


没有高考我拼不过富二代,有了高考我也拼不过富二代,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这并不能抹杀高考给中国每年几百万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功劳。高考,未必是一种绝对公平的方式,但一定是相对公平的。

我们的社会阶级不断的固化,相较于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拆二代而言,这里我只是说更多的普通人。读书不能改变我们的阶级,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往平均的生活水平靠近。

我是一个四川人,93年出生在川东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10岁的时候,爷爷奶奶都去世了。父亲念完小学,家里没钱就没有上初中,当年10块钱的学费都负担不起了。父亲成绩很好,班级都是第一,听亲戚讲,父亲小的时候吃饭都在腿上指指画画,说是在学习。

辍学后,父亲就成了泥瓦匠,索性也赶上了房地产蓬勃发展的红利,家里由最初的泥土房,变成了青砖平房,再到后面两层楼的大房子。父亲吃了很多苦,做一行的时间长了,建筑行业灰尘重,烙下了病根—矽肺,手上也都是老茧。工地上居住环境也很糟糕,父母才40多,都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虽然父母长年都在外务工,但是父亲非常重视我的学习。他常常对我讲,一定要上大学,做一个体面的工作。后来,我也争气,从乡村小学再到中学,然后去县里念高中,高中之后来到广州念了一所985高校,毕业后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不觉得我的命运、我的阶级有了多大的改变,但终究是不一样了。儿时的好多玩伴,没有上大学,早早的出去工作,有的去跑线路、有的做了木工、有的做了厨师、有的做了司机。我不认为和他们有多大的不一样,但是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阶级的跨越,一定是几代人的努力。我父亲努力过了,将来我也会努力,也许奇迹就在我的下一代发生了,而这个奇迹就是中国的高考带来的。也许我们国家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书痴旧梦


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你跟他说只喝一碗米汤撑不到中午,他跟你说没有米汤你就饿死了…要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从富二代手上拼回来的,那时候并没有高考。现在人民不满意只能靠高考来拼富二代的时候,居然还有人拿没有高考就拼不过富二代来吓唬人…


成都茂大叔


白岩松的话,狠多我都不看好,但是,唯独这句话,我认为对于普通人家孩子来说,就是真理,绝不仅仅是鸡汤,即使是鸡汤也是营养丰富的鸡汤!

现在,还有多少公平的渠道可以让寒门子弟去拼?也就是剩下高考了。虽然现在高考也不是一个同一起跑线的平台,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公平的平台。

确实,富二代们不通过高考还可以出国留学,但是,国外的名校并不会录取不优秀的富二代,只有优秀的人,才会被名校录取。野鸡大学国内外都有,但谁又会去上呢?

所以,作为普通人家的子弟,你没有其他资源跟人家比拼,人脉的资源、物质的资源,显性的资源,隐性的资源,都无法跟富二代及“官二代”、“星二代”比,能比的,只有用自己的智力,跟这些二代们拼高考了。

有些人总是抱怨客观条件不如人,但是从来不反思自己努力的程度如不如人。那些成功的二代们,其实并非你想象的容易,他们的努力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家的子弟,这才有他们的成功。

在二代们当中,不成功的人,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人,大有人在,比例远远超过成功的二代们。这是为何?努力不够,资源再多也白搭。

寒门子弟,只要努力,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前提是比别人更努力更辛苦。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一样,并没有多大改变。云南贫困山村贫困户家的孩子林万东,并人民日报点赞为自强不息的典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他家的资源是多么匮乏,但通过努力,让自己走上了清华这样的平台。

与其抱怨,不如拼搏,在高考这个平台上,公平还在,公正还在,值得一拼。没有这个平台,普通人家子弟真的就没有什么好拼的了。珍惜吧!


当代师说


没有高考我拼不拼得过富二代我不知道,考上大学拼不过富二代是普遍旳。

白岩松高考旳时代还好,一年才收五六十万大学生,考上大学毕业了怎么都能分配一份工作,好好努力一番,也能有所建树。

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始年代,是制造富人的时代,社会上富人还比较少,富二代更少,富人也富不到哪儿去,而大量的富二代正在孕育中。

而大学生是天之娇子,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几个富人及其后代怎能入他们的眼,所以大学生不肖跟富人拼。

三十多年过去后,到了现在,当年孕育的富二代都已经长大成人,现在的富人已经不是八十年代的小富,而是动辄几亿,几百、几千亿资产的也不少见。而现在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也上八百万人了,一部分学生出了校门也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是找上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年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又怎么能跟手握亿万的富翁比呢,更别说那些一年只赚几万块钱糊口的年轻人呢。而且富二代比普通人家旳孩子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没有什么可拼的,我们该上大学上大学,该找工作找工作,该养家养家,该贡献社会贡献社会,用不着跟谁去拼,富二代也不会跟我们拼的。活好我们自己,让自己踏实就行。



平淡的光阴ZYP2019718


…通俗普句,

无多奥秘,

稀少地栖,

老奢哲理,

今年5月被包装的什么沈大师,一出来我就觉得以脏诟作基,古传炫酷,给人视觉落尘,死不舒服,,

连起码的干净和美的道理都没弄明的人,邋遢论左传,岂不是咖啡里拌蒜,人儿骚窜…

就这样,大媒体还去专访…并叹出…(有钱难买喜欢)…烧几日后熄火,真让憨实庄稼人为之捂脸,,

其实同样的诗句,不同的人念来味差千丈,,

记得同样去北大礼堂说词,为何敬一丹,周星驰受宠,掌声呱呱…同去的岩松遭哄,还有后来的于丹在昆曲专场来大谈,昆曲之古道,照被北大学子哄得不要不要的…羞羞哒死个人,,

嘛原因呢?明一个理儿即可,,

宏壮哲句,可别正经师语,

柔曲巧奏,妙趣诗意…

(什么“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高考是论学业之道,艰辛之浩烟…而富二代专是富和钱的用意,并无多少为国筑瓦缮屋之美,略偏褒意太缺…

因此,以上论调,朦胧搏眼球,起哄混理曲,败笔,,就此


不笑牙疼


高考是一条出路,但不是必经之路。况且,不屑与富二代拼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要拼谁钱多呢?这个价值观真的正吗?

1、富二代只是表明他的身份是富人的孩子,并不代表一个阶层,如果把富二代当作一种阶层,未免有些搞笑

2、富二代中有不少败家子,如果跟败家子拼,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比得上

3、富二代如有学识涵养值得尊敬,但光有钱,那就另说

4、如果没有富一代,哪来富二代?富一代中有许多人是没有经历过高考的

5、高考确实改变能改变人的命运,这个得承认

6、但把高考这个来衡量我们知识储备的工具,当作是拼得过富二代的筹码,未免可笑

7、钱财是不定的,来去不是谁说了算,其中自有运和命


暖遇亲子学习社区


家里很有钱的富二代上个二本,你凭本事上个985 211,这时候你会告诉自己“没事,我学历高,都是凭本事得来的。”

如果富二代每天吃喝玩乐,靠家里上了个985211,而你拼死拼活只上个一本,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呢?


吾所承之道


不止是富二代,是所有特权阶级吧。在某些大人物来看,高考应该就是一个所谓给底层人向上爬的希望的方法,所谓平息民怨的阶级矛盾出口,即使在他们看来就像一个笑话。那些难进的大学在某些人来看不就是一句话就能进的,别说不是,是知道你能怎么样呢,人家所拥有的资源不是靠你读个书就可以比肩的,这就是阶级固化不可说的事实。在现实点,跟人家比肩考试,最后赢了还是出来给这些人打工,真有多少马云这类人,时代变了。


花样小猫男


高考依然是打通阶级通道的最好方法,一个农村孩子依然可以高考来改变命运。只不过门槛比原来更高了,原来有一个本科学历就足以,现在至少是一个211的学校,而且最好有硕士以上的学历。

因此来说,虽然大学在不停的扩招。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比例并没有变得更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还在缩减。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因为广大的城市工薪阶层,害怕自己的孩子未来没有更好的出路,把自己微博的工资,尽可能的往教育上砸。而真正的富二代们,完全可以凭借父辈的财富,过得非常好。今年罗振宇说的一句话都是说出一个事实:现在的富二代败家子的概念变了,原来是花天酒地,现在是拼命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