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国如何继续让人吃饱

本文系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7日文章,原题: 随着新冠病毒中断交通,中国如何继续让14亿人吃饱。 进京车辆上周排起长龙,为中国首都运送食品的卡车也被困其中,等待医疗人员检查每辆车的驾乘人员是否出现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迹象。 即便尚未暴发疫情前,在猪瘟、污染及城市扩张影响下,让14亿中国人吃饱也是北京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发生恐慌性抢购的几天内,中国有关部门就为必备食品和医疗物资开通了“绿色通道”。“任何食品价格大涨都会引发社会混乱,这是政府最重视该问题的原因”,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分析师马文峰(音)说, “食品更重要,(重要性)甚至超过口罩。 ”

疫情之下,中国如何继续让人吃饱

武汉市民在超市选购重庆等省市送来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爱心蔬菜。崔萌 摄 有关措施正在中国首都奏效, 本周对北京某超市的走访显示, 此前曾售罄的新鲜果蔬如今堆满货架。 正在购物的大妈刘莹(音)说:“我们不再有任何担心,能买到所需的一切。”有关部门本周表示,在物价曾明显上涨的一些地区,绿色通道已帮助当地物价趋于回落。 中国在全国各地的储备粮仓里储备了大量的大米、小麦等主粮。 中国的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也要求地方政府确保粮油 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确保粮油市场运行平稳,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的粮食库存充裕,大米、小麦库存超过国内一年的消费量。 此外, 中国不仅已增加猪肉进口,还命令国有食品企业复工以增加供给。 美国CNBC网站2月6日文章,原题:无接触快递、网购杂货以及其他方式,足不出户的中国人正尝试获得食物并保持安全 更多中国人正足不出户以待疫情结束,这为相关快递和电商企业提供了商机。北京亦庄一家快递站负责人本周表示, 以前该公司每名快递员日均在一个小区内递送140至150件包裹,如今超过200件。 随着有关部门全力控制病毒传播, 足不出户并避免前往公共场所的人们,已转向网购日用杂货。 京东旗下的配送平台达达表示,今年10天春节假期的销售额增至去年同期的4倍。在此期间生鲜产品销量 同比增长2倍多。 与此同时,对外卖送餐的需求仍居高不下。北京市表示,目前该市约有2万名外卖小哥在岗,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 日均接单40万。 病毒也为快递尤其是食品外卖带来一些物流挑战。 美团、盒马鲜生、达达、肯德基和必胜客等中外企业都在提供无接触快递选项。“这当然降低了效率”,一名快递员如是说。 分析人士表示, 总体而言,除遭受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地方,物流企业在中国其他地区的运营非常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